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自19世纪80年代钱刚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问世,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灾难新闻报道带着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温度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其后对抗洪救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昆明火车站严重暴力恐怖事件、马航航班失联等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逐步勾勒出中国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轮廓和脉络,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报道环境和呈现方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灾难性新闻报道既有着常规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和特  相似文献   

2.
赵玉芳  刘桔 《新闻世界》2014,(7):358-359
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传媒集团都在推行改革和创新,不断细分受众市场,而地方电视台的改革举步维艰,特别是新闻报道。本文以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为例进行分析,探析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的特点,并从新闻报道内容来解析地方台媒体固化了的新闻报道模式,让新闻报道回归到新闻本位的理念中来。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的形成源于记者个体的采访、组织和写作,其主观意识贯穿新闻报道的始终,本文重点阐述的是新闻工作者的性格特征在新闻实践和媒体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三农新闻报道,是针对农业、农村、农民三个主体所进行的新闻报道。三农新闻既承担着传递最新的惠农政策、信息;又担负着反映农村基层真实情况,提示存在问题,为政府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等诸多方面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工作抓手。怎样才能让三农新闻报道有高度、有厚度、有深度?  相似文献   

5.
周金泉 《新闻前哨》2023,(22):43-44
消息、独家新闻、深度报道可形象地称之为新闻报道的“三板斧”。本文就如何写好“三农”领域的消息、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分享实践体会,为新闻采编人员做好“三农”新闻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的引导力和可视性在于其内容的厚度和思想深度。基层电视台要想创作出精品,让自己的新闻出彩,就必须在厚度和深度上下工夫。这是基层电视台新闻报道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单就新闻理论而言,涉及各类案件的新闻报道只要在采写中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刊发前通过司法机关审核,就是合格的。但如果从“新闻报道要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出发,对肩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宣传重任的新闻工作者而言,就应当学会在案件类新闻报道中与案件当事人“换位思考”,并给予他们必要的“人文关怀”。让新闻报道在揭露违法犯罪、教育广大群众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2003年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施政方针。同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要求新闻报道要实现“三贴近”和“以人为本”,中央领导对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视,凸显了宣传思想文化和新闻报道工作在实现党的十六大宏伟蓝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斌 《新闻实践》2011,(12):F0003-F0003
新闻的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的一条基本准则;新闻的倾向性,是新闻报道的一条基本规律。这两条看起来是矛盾和冲突的,但这恰恰是新闻的两个不同面。只要新闻真实这个核过硬,那么,新闻报道这个果,越多面就越丰富、越多彩。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策划作为一种体现新闻媒体的报道特色、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事物的驾驭能力的有效形式,一直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和青睐。随着新闻竞争的提速,为了追求新闻报道策划的社会效益,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革,那就是越来越注重新闻报道的“后策划”,特别是对那些重要的新闻报道选题的策划。对此我们只要稍加留意.便会有所感受。  相似文献   

11.
“新闻根据”与“新闻由头”是新闻报道中经常涉及到的两个概念,有不少人将之相提并论、等同视之,有的新闻辞典也说“新闻根据又称新闻由头。”其实,这两个概念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辞海》对“根据”一词的解释是:“依据;出处;来源.”新闻根据,即新闻报道的依据,换言之,即新闻报道赖以存在的决定因素。新闻根据是新闻报道的前提与基础,一篇新闻一定要有新闻  相似文献   

12.
第二炮兵某部党委始终把新闻宣传当作开展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展现官兵风采的"重要舞台"和进行对外宣传的"形象窗口",演好新闻报道工作的"三重奏",新闻报道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次被上级机关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人文主义、人文关怀的理解,关注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理念,谈谈媒体、被采访者与受众对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关注。阐述真实性原则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谈谈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下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如何打破新闻报道的“老一套”?我谈点粗浅的体会。我初搞新闻报道的时候,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总以为写新闻就是写好人好事,人家报道什么,我也跟着写什么。结果稿纸写了一大堆,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通过在疫情期间处理大量的疫情报道,在新闻实践中深入观察和思考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现状、差距,并剖析了其成因,此文不仅是对疫情期间专题性新闻报道的回顾和反思,也从新闻规律的高度为提升此类新闻报道总体质量提出了可操作的新闻策划、新闻采写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一些突发事情,而这时新闻报道就应远而生了,在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新闻报道对于人们的作用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新闻报道所要向人们表现的出来的是人性的力量和精神,这些会渐渐引导人们重新改变对于这个社会的态度和感知。近几年,可以看到新闻报道视角日趋平民化,接近群众,了解群众,已经在新闻行业开始蔚然成风。客观地分析了新闻报道中坚持平民化的视角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坚持平民化的视角,就是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和掌握大量现场一手资料,重点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真实报道,运用生动形象的报道手法,打造出非常具有人情味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是当前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本文通过研究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和民生新闻报道的现状,指出了民生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从操作层面对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报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以小见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表现手法,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编辑记者,需要掌握"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善于从小处着眼,捕捉普通人、平凡事背后蕴含的重大意义,揭示较大主题,提升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和表现力。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对"以小见大"表现手法的内涵、作用及运用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对新闻报道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闻报道必须把"执政为民"、"公平正义"、"促进和谐"三者紧密联系起来,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新闻报道理念,积极创新"民本化"新闻报道模式,真正通过"平民化"的新闻报道来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要想实现新闻报道以"民"为本,就必须对以"民"为本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通过坚持不懈的  相似文献   

20.
武警四川总队资阳市支队政委刘家才重视新闻报道工作,关心新闻报道工作,支持新闻报道工作,使支队上下呈现出了良好的新闻工作氛围,连续两年被总队表彰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