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梁素文 《出版广角》2015,(17):154-155
影视剧字幕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主要分支,这种字幕不仅具有译文的主要特征,并且具有实用性。本文以美剧《摩登家族》为例,分析目的论视角下电视剧字幕翻译的特点以及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2.
电影字幕翻译是随着外国电影引进中国而出现的,是世界文化经济碰撞的必然产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水平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欣赏能力在不断提高,电影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电影字幕翻译工作,指出我国电影字幕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德国翻译学派的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以电影《集结号》的字幕翻译为素材,研究译者在该影片字幕翻译中所选取的翻译策略,试图分析该理论在指导字幕翻译中的可行性。本文认为,在功能理论的指导下,字幕翻译可以符合翻译目的和实际需求,发挥最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伟 《青年记者》2017,(21):83-84
在网络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影响下,电影字幕翻译体现出了明显的娱乐化倾向,其目的在于通过字幕翻译传达网络文化与流行文化,使电影能够被观众更好地接受.在这种倾向的作用下,当前的电影字幕翻译原则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即更多的口语运用替代了一一对应翻译的原则.本文对于这种翻译倾向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并对如何适度把握电影字幕翻译娱乐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语言文化的概念和电影字幕翻译的实际作用进行解释和阐述,提出以《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为例探讨语言文化传播的意义,接着从语言功能的传播、语言符号的传播、语言性质的传播三方面分析在《功夫熊猫》的两部电影的字幕翻译里,是如何体现英语文化传播的,通过对电影字幕翻译与英语文化传播的分析,作者总结了中英文双语杂志编辑在工作中应注意的与文化传播有关的问题,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读者理解英语文化传播的过程和现象提供帮助,也能够为双语杂志编辑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电影文化交流过程中,字幕成为最为重要的工具.相对于配音而言,字幕可以摆脱音节的束缚而专注于语义的传达,因此成为电影文化交流过程中翻译领域关注的重点.字幕翻译就是将源语言译成目标语言并置于屏幕下方,同时保持电影原声的过程.字幕翻译是语言转换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源语言化、口语化、集中化的笔译.电影字幕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种,所以它与一般的文学翻译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当然字幕翻译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简洁性、通俗性、广泛性、综合性和文化性.①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本土影视字幕翻译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当下,国内观众对外语影视的需求持续走高,中国优秀影视内容的对外传播需求亦不断扩大,提升本土字幕研究数量与质量以服务字幕翻译实践的迫切性日益显现.在此语境下,学界有必要及时回顾国内影视字幕翻译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并为其发展建言.本研究旨在系统评述国内近二十年在字幕翻译研究领域的成果与不足,并对其后续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国内字幕翻译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佳优 《今传媒》2020,(2):116-118
纪录片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其字幕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有着重要意义。萧寒执导的纪录片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豆瓣评分9. 4,获得第50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评委会特别雷米奖,第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国世界级的文物修复技术及故宫文物的原始状态,其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张德禄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为指导,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表达层面分别对此片字幕翻译进行示例分析,探究各个模态是怎样相互配合诠释出纪录片的整体含义,有助于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故宫文化。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来,视听翻译领域在无障碍传播理念的影响下涌现出一些新形式,全球化所带来的多语言性和多文化性,也促进了视听翻译形式的多元化需求和多元化应用。文章以实时字幕、口述影像和声音字幕为例,探讨了这三种新加入到视听翻译领域的无障碍传播形式的定义、发展历程、制作过程和受众需求等。其中实时字幕不仅包括语种间字幕和同语种的听障者字幕,更多视听障碍者也在呼吁实时翻译的语种间听障者字幕的出现;口述影像作为一种新添加的叙事内容,不仅可以帮助视障观众"收听"影片和理解其内容,对更大范围的受众如老年人观影者等也很有帮助;声音字幕则是将外语电影中的对话或多语言电影中有规律出现的外语对话无障碍化,促进了视障观众的观影体验。与此同时,外语产品和多语种产品也创造出了一种无障碍传播的整合方案——口述影像+翻译+声音字幕,以期帮助视听障碍者无障碍地享受观影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朱婧妍 《出版广角》2017,(21):78-80,95
在当今国际化、信息化的全球环境下,电影已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之一.电影《老炮儿》扎根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大量使用北京方言,其成功走出国门,并斩获国内外大奖.文章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老炮儿》的字幕翻译,剖析源语和目的语生态环境的不同,依据生态翻译学中“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层面提出字幕翻译策略,以促进中国电影“走出去”.  相似文献   

11.
近年由中央电视台国际台、北京可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外名人广告公司联合制作、在数家电视台“木兰剧场”播出的英国电影《麦克白》,片尾字幕显示“翻译:王天红”,但稍加对照就不难发现,这个脚本基本上是参照朱生豪译本改写的(朱译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莎士比亚全集》第八卷)。试比较下面三段译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中国电影业中存在诸如国产电影总量小、资源浪费严重,国产电影票房低、市场竞争力弱,国产电影缺少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人才青黄不接等问题,影响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电影营销观念的逐渐进步,国产电影人愈来愈重视营销领域,甚至有人认为"行销大于影片",这种片面夸大营销的作用、试图以营销手段解决电影所有问题的心理导致国产电影日益形成一种过度营销局面。笔者将对国产电影过度营销现象、形成原因以及危害展开分析,希望电影过度营销能够刹车。  相似文献   

14.
王莉 《大观周刊》2011,(44):148-148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引进的国外影片和电视节目不断增多,字幕翻译作为影视翻译的一种主要形式已经逐渐成为跨文化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几部著名英美影视剧的字幕翻译进行个案分析,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进程促使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纪录片的字幕翻译有利于文化传播。因而,字幕翻译研究价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鸟瞰中国》纪录片字幕翻译的特点以及技巧,希冀为字幕翻译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韩春荣 《大观周刊》2012,(38):27-27,22
本文从传统文本类型和多媒体文本的区别出发,列出字幕翻译的独特性及其制约条件。基于此,作者继而以情景喜剧为案例分析了各种影响译者翻译字幕的各个因素,从而总结出翻译情景喜剧的两大原则和特殊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创新高”俨然成为中国电影的“新常态”,中国电影产业以跨界融合的姿态勾绘出国产电影新图谱,然而在结构化调整与产业融合中也遭逢不可避免的危机。如今,国产电影创作日渐呈现出多元化面向和复杂化模态,IP孵化则为资本与互联网搭建起与电影工业生产跨界融合的桥梁,并渐趋成为贯穿和渗透其机理的关键契机和制衡因素。如若将之视为审视电影产业的横剖面,或可深入其断裂处与理路,进而见微知著,造微入妙,于纵横交织纹理间描摹出国产电影的别样风貌与真实图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女翻译家杨必堪称艺术派翻译的典范。她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语言的综合运用及对原文"神似"的传达,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翻译思想。在翻译实践中,她的译文朴实无华、自然流畅,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吴越  张蓉  赵昱 《传媒》2018,(14):79-81
电影是塑造国家视听形象的重要载体,提升国产电影的海外传播影响力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一环.本文对2013~2018年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影响力指标进行了构建,使用因子分析计算影响力得分,筛选出近五年来影响力排名前20位的国产电影,根据数据解读国产电影海外传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海外受众评价的文本分析提出加强国产电影海外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占年度总票房的比例仍旧不高,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国产电影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文化折扣,致使票房表现不尽人意。本研究以2017年在中国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美国电影《寻梦环游记》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涉及的低语境美国文化、高语境的中国和墨西哥文化,以符号学和"故事"理论为基础解析电影的创作策略,探究其产生于低语境文化,借用高语境文化向高低语境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折扣较低的原因,从而为中国电影的创作提出建议:首先,电影创作者应提高文化认识度,降低文化折扣;其次应立足历史,着眼高语境文化创作;再次应放眼世界,寻求低语境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