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国家品牌计划时代背景下,在城市品牌建设和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文化元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城市品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恰逢"一带一路"峰会的召开,福州被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永久会址,为福州的城市品牌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笔者通过对福州城市品牌建设的现状的了解,以及对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渊源的追溯,发现了福州在文化城市品牌建设方面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由此提出以"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文化元素为主的城市品牌建设建议,希望能为福州文化城市品牌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每一座特色历史建筑都是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建构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空间媒介,因此探究城市特色历史建筑的文化记忆建构与保护发展路径,始终是社会与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议题。文化记忆被激活与回忆的过程,就是被建构的过程。因此,从文化记忆的理论构型出发,对福州特色历史建筑进行记忆再现与叙事展开,挖掘其背后深藏的文化记忆与深厚的史学价值,再借助象征性文化符号与文化实践活动,探讨合理有效的保护与发展路径,以期提高群体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促进福州文化记忆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3.
福州广电集团成立于2000年10月,是在原福州电视台(含有线电视台)、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含广播二台)、文化生活报社、福州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中心、福州市广播电视服务公司、福州广播电视发展中心等6家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单位基础上组建起来的,集团作为福州市宣传系统的改革试点,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福州广电集团作为省会城市福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宣传阵地和喉舌,以新闻宣传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经营广播、电视为主业,以电台、电视台、网络、文化生活报等四大媒体为主体,兼营其它相关产业,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现代化传媒集团。集团现…  相似文献   

4.
《兰台世界》2013,(S5):29-30
<正>鸦片战争之后,福州作为通商口岸之一被迫对外开放,各国传教士纷纷进入福州开始传教、办学,至民国时期,福州教会中学的发展已具规模。在这期间,福州教会中学经历了与社会的冲突、融合、再冲突、再融合的波浪式发展过程,并不断本土化、世俗化,逐渐走上独立自主的办学道路。一、福州教会中学概况在福州办学的有美国美部会、美以美会、英国圣公会,其中美部会最早在福州办学,并开设了福州第一所中学性质的教会学校。1853年,美部会传教士卢公明在福州成立"福音精舍",即福州格致中学前身。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电影产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产业资本涌入电影的发行、放映领域,成为推动影院建设和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影院高票房的利益驱动下,不少投资商纷纷"试水",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影院投资风潮.然而在影院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一些由资本盲目扩张而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现.  相似文献   

6.
电影与城市在高速城市化进程和影视文化大繁荣的今天被放到了一起讨论,于是碰撞出了文化的灿烂火花——城市电影.城市电影因其独有的商业价值被慢慢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研究城市电影的城市文化书写对这一电影类型的创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城市电影的解读,结合迪士尼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的具体影像案例,分析电影与城市的关系,研究城市电影中城市文化的书写与表达.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美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好莱坞、迪士尼等大型影业公司生产的影片大批量输出.在这种背景下,法国电影产业成功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据了解2015年法国影院观众数量高达2.06亿,高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数.截至目前,法国仍旧是欧洲第一大电影市场,拥有2020家影院、5653块银幕,位居欧洲国家之首.面对美国电影产业的冲击,法国电影产业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不断转型,提高电影拍摄技术、理论和制作手法,并增强了法国文化内涵,成功提高了国内市场份额和国际竞争力.法国电影产业面对电影全球化发展趋势,内外兼修,成功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8.
郭丽静 《视听》2016,(12):47-48
"现代性"是18世纪西方社会启蒙运动的产物。中国文化中"现代性"的起点则是晚清时期。至建国初期,革命话语取代了现代性话语,许多革命电影中依然隐含着现代性的元素,这种现代性元素既是对晚清至五四以来"新民"思想、"个性解放"等现代性追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包含着对五四现代性的否定和超越。本文通过对农村电影《李双双》中李双双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来探究建国初期电影中的现代性元素。  相似文献   

9.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地与文化旅游服务具有融合互促性。城市书房作为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的重要创新形式,是城市文旅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书房研究及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城市书房建设的起源与建设特点,剖析城市书房建设面临的困境,以构建共生型组织的视角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书房建设的优化维度,以进一步完善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谈起北京,人们如数家珍的有闻名中外的故宫,有八达岭长城,更有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等十大建筑。这些文化设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新中国五十年代建设成就的骄傲。 然而,当人们谈到近10年的北京文化建设,便会生发出许多困惑和遗憾。北京的文化设施建设虽然也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落后于上海、广州等省市,与首都“文化中心”的地位相距甚远,不那么相称。 旧的在消失 新的难上马 剧院、影院是现代城市最基础的公共文化设施,是人民群众社会艺术、文化生活最主要的场所,是文化城市的标志之一。城市影剧院的数量、水准和作用直接反  相似文献   

11.
古村落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不仅具有使用与认知的作用,而且具有情感与审美的艺术价值。福州林浦(又称濂浦)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南台岛东北隅,旧属闽县开化里,现由仓山区城门镇管辖。它北临闽江,南靠九曲山,与鼓山隔江相望。这里山川秀丽,风光宜人,其传统村落形态在福州传统宗族村落中具有较大的典型意义。林浦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文物资源极为丰富,是福州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村落景观在建筑学、民俗学、美学等领域内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古村落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不仅具有使用与认知的作用,而且…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福建迎来电影发展的又一个高潮。从制片数量、上映数量、影院建设、设备更新,还有电影批评与研究等方面都令人刮目相看,也存在可以回顾、反思和进一步促进的必要性。文章提出要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把独特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电影发展的文化资本,培养本土的电影剧本创作队伍,已经成为促进福建电影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化消费需求旺盛,中国电影生产日益多元化不断创造票房纪录,然而对文化产品的价值判断是多重的,同时也是多维度的。从女性主义视角与现代性思考得出,应该警惕的是不能盲目地以一种商业化的成功去摆脱西方电影商业化的侵蚀,更不能陷入一种盲目的、自恋的、异化的现代性情境迷思。否则中国可以在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推动下迎来电影产业的“小时代”,但很难形成可以持续发展壮大的产业模式,也很难真正在全球电影市场获得应有的一席之地,迎来中国电影的大时代。  相似文献   

14.
文化消费需求旺盛,中国电影生产日益多元化不断创造票房纪录,然而对文化产品的价值判断是多重的,同时也是多维度的。从女性主义视角与现代性思考得出,应该警惕的是不能盲目地以一种商业化的成功去摆脱西方电影商业化的侵蚀,更不能陷入一种盲目的、自恋的、异化的现代性情境迷思。否则中国可以在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推动下迎来电影产业的"小时代",但很难形成可以持续发展壮大的产业模式,也很难真正在全球电影市场获得应有的一席之地,迎来中国电影的大时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中西文化的发展,必然成为一个发展趋势,而在中西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蔡元培具有自己独特的中西文化观念,在新形成的中西文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重要的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主要是追求思想的现代性,虽然反对西方的现代性思潮,但是其发展受到了西方思潮的一些影响,蔡元培的中西文化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为此本文针对蔡元培"中西文化"融合思想下对新文化运动的定位,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现巨大突破,它克服了媒介之间的技术鸿沟,打破了不同媒介之间独立发展的尴尬局面,实现了媒介之间的大融合。在媒介融合潮流下,我国传统的电影文化及其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影人追求的价值观念、传播方式、制作内容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电影文化作为彰显国家精神理念、承载中国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它的发展变化影响着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研究媒介融合下电影文化的转变、认清发展契机,才能真正实现融媒时代电影行业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郝文静 《今传媒》2016,(2):26-27
2015年,国产电影发展迅猛,收入高达271.36亿,占总票房的61.58%,令人欣喜的数据昭示着传统影院的活力.另外,弹幕从二次元空间拓展至大众视野,不仅在各大视频网站运用的风生水起,而且也向传统媒体拓展.传统影院与弹幕的结合始发于2014年,这种与众不同的放映方式自诞生之初就争议不断.本文对传统影院与弹幕的融合基础、弹幕电影与观众的互动体验以及产生的效果进行较深入地分析,以期对传统影院中的弹幕电影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张振玉 《中国博物馆》2001,(2):41-43,11
福州地处东南沿海、闽江下游 ,带江襟海 ,傍水依山 ,气候宜人 ,物产丰富。优越的自然环境给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于是 ,福州的历史至迟在 7,0 0 0年前就已发端 ;就正在建城而言 ,也已有 2 ,2 0 0年了。先民们在这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福州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文化内涵博大精深 ,古有“海滨邹鲁”之美誉。如何让这悠久博大的传统文化融入市民的生活 ,使他们得以认识历史、从而开创未来 ?唯一的答案是发展博物馆事业。民国时期 ,福州有了福建科学馆 ,但未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因而只能算是福州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张争  靖鸣 《新闻爱好者》2023,(11):69-72
数字时代电影受众的感知与体验发生变化,呈现从影院沉浸观影向多维知觉观影的变化趋势。电影从单一的知觉媒介,成为一种能够激发受众多感官、多行为参与的综合知觉媒介。非连续、非线性、多平台的观看方式,创造了一种碎片化沉浸的观影体验。最终电影媒介也从人类中心转向后人类中心,通过赛博格意志将电影受众与技术共生,赋能新的媒介发展。在数字媒介万物勃发的趋势下,电影媒介应积极参与融合,发展出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和"网络化"是电影艺术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融媒过程中,技术革新、文化多元的客观现象给传统的电影生存模式带来了诸多冲击和挑战.本文力图通过对当下国产电影生存环境的全面解析,探索中国电影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