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要顺利地作文,必须仔细观察、熟悉生活,积累素材,才能用头脑去加工、创造,也才能表达出来。因而,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与教学目标相关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实现作文教学的“过程取向”。  相似文献   

2.
李静茹 《考试周刊》2012,(29):56-57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策略,才能增强教学效果。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如善于发现作文的闪光点,用肯定的态度去欣赏并利用这些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往往事倍功半,有的学生在教师不  相似文献   

3.
陈福军 《教师》2014,(27):27-27
正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作文的基本功训练。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要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因为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从实践中增长才干。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每一步,又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为只有教师指导得法,才能使学生少走弯路,用最经济的时间,练就最切实的本领。因此,研究作文教学的过程,并按科学的程序进行训练,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一、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过程1.低年级着重训练写话写话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其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途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作文教学.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偏重于甚至局限于作文知识的传授、写作技巧的讲解,忽视了学生道德情操、思想品德的教育.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训练,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兴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也是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作文教学的学科性质,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才能得以摒除,作文教学的各项改革措施才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5.
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据着半壁江山,作文教学是慢工细活,想不做"无用功",一切向高考看齐,对作文教学来说恐怕是行不通的。那么作文教学究竟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并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去发现生活、理解生活、认识生活。此外,还要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把自己读来的"经验"咀嚼消化。再经过一个"改错"的过程,也许你会发现作文就是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就是明确地指出了学语文就是会用语文!一、以读写结合为主线,贯穿作文教学过程实践告诉我们,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那么应该怎样做到读写结合呢?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还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创新及修改习作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这个内因才能通过外因起作用,以达到不断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戴玉怡 《教师》2010,(14):78-7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源泉。要淡化形式,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用自己的心灵去写作,才能真正达到学作文、学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源泉.要淡化形式,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用自己的心灵去写作,才能真正达到学作文、学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培养语文能力成为该学科的核心任务。转变思想 ,打破两个“分离”,形成综合发展观念 ,为作文教学奠定基础 ,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 ,在感悟中去发现美 ,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 ,让个性回归作文 ,让成功回归学生 ,才能迈向一个新的作文天地  相似文献   

12.
正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把批改作文看成自己的一大负担,而很多学生又不去解读教师的评语,只关注分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互相点评、批改作文,把教师单一点评、批改作文的活动变成学生创新学习的过程,学生就能够相互吸取精华,开阔视野,共享成功的喜悦。一、学生批改作文要落到实处首先,教师必须向学生交代清楚批改作文的标准。有了明确的标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批改质量。教师可以  相似文献   

13.
指导学生作文要研究学生心理,这已引起普遍重视;而对指导学生作文的教师的心理,我以为也有必要研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掌握自己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去指导学生作文。下面试就作文批改来剖析教师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杨恩凤 《考试周刊》2011,(38):68-68
目前在作文教学中存在不少误区,作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现的过程,因而作文教学要多些开放,少些束缚。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  相似文献   

15.
常堰丽 《成才之路》2011,(2):93-I0022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作文教学中的做法,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课前设计激兴趣,学生写作思路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例如,在上作文课之前,要做好课前设计。在写以动物为主题的作文之前,  相似文献   

16.
传统作文教学中人本观念的缺失,给学生的作文、做人都带来危害.在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只有坚持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反思,才能改变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一、作文教学中为何要以人为本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思想认识模糊,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向来没有一套与阅读教学相应匹配系统完整的教材,换句话说,作文教学没有什么凭借;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仍用单一指导、评改、讲评的形式,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去获取知识形成作文能力。这种教法因为割裂听说读写的关系,作文教学缺乏科学性、计划性、序列性,造成作文教学效率低。怎样才能使作文教学更具科学性、实效性?怎么样才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学生自能作文的目标?笔者与同事们进行了两个循环的高中作文教学实验,由实验发现,要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对作文教学的内容、形式、情境与过程的优化整合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培养写作思维,而良好的写作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从生活中获取真实情感,再投入到作文的写作中去,这样作文才能效益倍增。所以这就需要老师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任务型的写作教学过程当中,积累作文的素材,获取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19.
有许多作文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之美、环境之美,要是写这样的作文,就一定要让孩子去大自然中感受一番。只有体会到了,才能写出体会。下面是我们六年级活动作文教研课的一个教学片段《校园里的花》。  相似文献   

20.
掌握学生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作文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的作文成绩,更要了解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惟有如此,才能找出作文教学难的症结所在,由此找到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有效办法。众所周知,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人作文学习的起步阶段,也是打基础的阶段。怎样在小学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