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阅读》2007,(12):56
许多父母常会为了宝宝闹情绪而伤透脑筋。面对孩子不当的行业举止时,做家长的应先了解其原因,再以适当的方法处理。但如果孩子以丢东西、打架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时,父母就需适当给予处罚,让孩子了解他的这些举动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2.
许多父母常会为了宝宝的闹情绪,而伤透脑筋。面对孩子不当的行为、举止时,做家长的应先了解其原因,再以适当的方法处理。但如果孩子以丢东西、打架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时,父母就需适当给予处罚,让孩子了解他的这些举动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3.
不管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有多长,总会有一些重要的或具有启发性的事情父母未必都知晓。请回答下列二十五个问题,然后找一个适当的时间问问孩子,看您回答得是否正确。这个测验不仅为您提供一个给自己打分的机会,而且可以使您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1、谁是您孩子最好的朋友? 2、他(她)喜欢自己的房间刷什么颜色?  相似文献   

4.
似乎是在闭眼睁眼之间,我们又到了新的一年。不知道您和孩子是以何种方式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的,是在一起度过的,还是各自有自己的安排。也许您已经给孩子制订了新一年的目标,但是您自己呢?您有什么样的目标吗?不管您想过没有,要提醒您的是千万不要把眼睛只盯在孩子的发展上。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他人,而不是您自己。把自己的一切,都扑在孩子身上,与孩子融为一体,这样的父母自以为是尽职的,其实不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孩子您都是不称职的。这样的说法您可能有些不爱听,但是看了本期的话题《有了孩子,没了自己》;听到孩子说:“我…  相似文献   

5.
第一剂:要解放不要捆绑父母们总是觉得他们为了孩子、为了家辛苦了一辈子,实在是劳苦功高。但当孩子长大以后向您伸手要自由的时候,您是否想过,其实您也可以向孩子要自由?孩子虽然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但对孩子来说,您毕竟是他的“别人”。不要把孩子和自己捆绑在一起。让孩子去走吧,跌倒后再爬起来。第二剂:要漂亮不要邋遢许多女人一生完孩子,就自认为青春已经逝去。其实,30岁有30岁的精彩,40 岁有40岁的韵味,50岁有50岁的风度。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应该有自己的精彩生活。女人可以继续漂亮,男人可以继续潇洒。虽然已经…  相似文献   

6.
家务劳动应该是每个孩子都要做的事情,但常常有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是否做家务并不重要。其实,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是他们成长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孩子自己在年龄适当的时候也是喜欢参与一些家务劳动的。  相似文献   

7.
如果有人对您说他能"想啥来啥",您一定觉得他是个"半仙",但是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地"仙化"着自己的期望:别人家孩子琴弹得好,咱们也不能差;别人家的孩子数学学得好,咱们也不能落后;等等。如果仅是想一想也就好了,为此做一些努力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如果孩子努力了却还没有达到父母的目标,父母会责备孩子,认为是孩子主观上不作为,而不是反省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问题。这样的父母需要给自己泼一点冷水。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人对您说他能“想啥来啥”,您一定觉得他是个“半仙”,但是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地“仙化”着自己的期望:别人家孩子琴弹得好,咱们也不能差;别人家的孩子数学学得好,咱们也不能落后;等等。如果仅是想一想也就好了,为此做一些努力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如果孩子努力了却还没有达到父母的目标,父母会责备孩子,认为是孩子主观上不作为,而不是反省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问题。这样的父母需要给自己泼一点冷水。  相似文献   

9.
做个称职的父母,这是很多父母的努力目标。如何做到这一点,却令父母们困惑。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施教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一点很多父母都知道,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 其实父母们有一条捷径可以走,那就是在解决孩子的问题的时候,让我们回到童年。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在孩子2—3岁时。我们可以允许孩子粘在母亲身上寻求慰藉,但3—5岁时,我们便希望孩子能独立自主,自己处理生活中面临的挑战。一看不到妈妈就哭,吃饭要喂,睡觉要陪,连画画做手工也要大人帮着涂,帮着剪,这就让父母们很伤脑筋。孩子是不是过度依赖了,为什么这么“粘”?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克服依赖,学会独立?本期23位家长参与讨论,和您分享育儿经验。  相似文献   

11.
适当的运动可以让孩子长得高、长得健康。运动量不需要台太大,只要坚持就可以达到目的。但日复一日的单调的运动会让孩子感到枯燥,从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能将单调的运动变为有趣的游戏,孩子就有兴趣坚持了。同时,若父母可以参与进来,与孩子比赛,既是监督又是指导,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不知不觉长高了。游戏一:泰山荡秋千。大家一定对《人猿泰山》中的泰山记忆犹新吧,泰山的经典动作就是在树藤上“荡秋千”。可以让孩子也来扮演泰山,像泰山那样悬摆,就像荡秋千一样。可利用单杠或门框进行悬摆,单杠或是门框的高度以身体悬摆在…  相似文献   

12.
也许父母未必能了解,当您过于关爱孩子的时候,却在无形中伤害着孩子。强健一下自己的神经和心理吧,别做喜欢小题大做的父母如何?  相似文献   

13.
●旅行前 孩子应做的:1.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旅伴。2. 让孩子自己去邀请旅伴。3.一定要孩子当面与旅伴以及旅伴的父母沟通,商谈具体旅行事宜,并要求他记录下来对方的要求。回来以后父母要和孩子再详细策划一下旅行安排,直到沟通满意为止。4.让孩子和旅伴一起准备旅行用品。 父母应该做的:1.与孩子商量是否借个孩子去旅游,尽量听取孩子的意见。2.在孩子自己去邀请旅伴以后,要及时与对方父母通电话或者见面,与对方父母最后协商旅行安排,使对方认可您的安排。另外,要了解孩子旅伴的生活习惯等,以做到心中有数。3.如果有…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2004,(11B):24-25
大多数父母懂得做家务能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责任感以及对父母辛苦的理解,但凡事没有生来就会的,孩子总要经过不断学习和摸索才能掌握做事技能。孩子对家务活的初次参与,大多是出于好奇或好玩。而您正确、恰当的引导,或许能让孩子从此爱上劳动。  相似文献   

15.
于华  黄少云 《现代家教》2003,(12):14-14
对许多人来说,交朋友的能力,是从幼年时培养起来的。有些孩子交朋友有困难,但是,只要给他们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情形就会改变。尽管你不能自始至终地控制孩子社交生活的全过程,但可以适当鼓励和帮助他们交朋友。要亲自参与。做父母的通常易犯的错误是,认为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自己找到朋友。一位心理学家说:“如果一个孩子不是经常与别的孩子保持接触,那么,友谊就不可能  相似文献   

16.
幼儿除了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生存和适应。怎样才能知道您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状况呢?首先,父母各自单独回答下表所列题目。每一题都有5种可能的回答.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符合孩子情况的答案。选择答案时不要迟疑。然后,将问卷再读给孩子听一遍(如果他不明白题意,可以作适当的解释,但不可以对内容作个人的发挥,避免歪曲题意),请孩子根据问题也作一遍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7.
您了解现在的孩子吗?您知道劳动对孩子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吗?您知道运动的好习惯是在哪个年龄段养成的吗?您知道《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内容有哪些吗?您知道怎样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吗?您知道怎么对孩子说话吗?您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吗?您知道儿童有哪些权利吗?…… ……以上这些问题想来是每个父母都关心的,但是有些父母却并不能很好的回答。有这样一本书能帮您解答这些问题,它就是《成功父母必读》。这本书介绍了大量的方法,汇集了专家的研究成果、父母的教育实践经验,具有科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下面是我们从中摘录的部分内容和观点。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思考方式和大人有所不同,6岁以前的孩子并未完全发展出抽象推理或思考的能力,所以很多学习必须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经验或认知来进行,而不是靠说理或语言的描述,所以玩——游戏是孩子学习、了解外界最好的方式。通过对玩的观察,父母可以了解孩了的需要,并在适当时机提供协助。如孩子在玩中一再出现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状况,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父母就需要进一步了解他们互动的模式,考虑是否应该从旁协助。  相似文献   

19.
孩子因使用公园、社区里的游戏设施而受伤的事件时有所闻,为了让孩子玩得更安全,请您一同参与,为确保孩子游戏设施的安全把关。虽然,意外的发生无法预料,但并非不能事先防范。对此,父母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对儿童安全的认知;二是能制订防范措施,并予以执行。防范措施可分人为(行为)与环境两部分。人为部分,父母要做的是了解孩子能力发展程度(如当宝宝会跑、跳、上下楼梯时,其基本动作的发展已大致完成,但在动作控制上还未臻成熟),掌握孩子的身心状况(危险往往在孩子身心状况不稳定时发生,如疲劳、处于新环境、不了解游戏规则),进而对孩子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专家支招 杨雄(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根据美国家庭教育理论,最好的教养模式是权威民主型,即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表现出关爱,积极鼓励孩子,但又不失严格和一些必要的规矩。最明显的一点是,父母会给孩子设立目标,并鼓励孩子参与家庭规则的制定。一旦规则制定后,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而当孩子违反规则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