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情报的历史演化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作者关于情报学元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就情报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初次提出了情报历史进化的三个动因和情报历史发展的四个进程,并对情报演化的四个不同形态进行了理论化的梳理和分析,从而尝试在理论层面搭建起情报历史的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2.
张舒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182-183
遗传密码子是生命信息的基本遗传单位。文章对遗传密码子的破译以及变异性、多态性,遗传密码子的起源和进化的研究历史作了概述,并对研究新进展——遗传密码子扩充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国外50多年创新力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成果,在大量文献中找出具有核心价值的部分,必须在文献综述方法上进行创新.尝试用心理学分类方法,并结合创新力理论的发展阶段,将创新力研究分为心理测量、人格特质、认知、社会组织、社会心理共五大学派.分别着重介绍了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和观点,对其各学派的理论贡献和不足作了横向的比较,并梳理了各学派之间的理论联系,最后提出创新力研究中三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生物学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现代自然科学主要划分为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两大门类。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它既研究各种生命活动的现象及其本质,又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近30多年来,生物学的理论成就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被认为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发现,揭示了生物的遗传、发育和进化的内在联系。此外,还发现了遗传密码的编码机理。通过比较研究,证  相似文献   

5.
资源概念界定与资源基础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资源基础观已成为理解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战略资源论学者对企业资源的概念界定不一且资源基础理论学派众多.这种不统一妨碍了学者之间的交流,资源论的传播和进一步发展.试对资源概念进行界定和对资源基础理论进行梳理,透析该理论对战略管理自身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建国后历次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为线索,查找"共性技术"用语出现的历史时期,以及共性技术政策的发展脉络;梳理并评述国内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对共性技术概念的代表性观点,指出概念界定的模糊性和逻辑上的不够周延;分析"共性技术"所处的政策语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以及部分国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探讨概念的界定方法;最后,借鉴美国乔治·泰奇的"技术增长模型",对概念作出界定,并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相似文献   

7.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并在创新系统中担当起日益重要的功能角色。尽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引发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高度关注,但对其概念和分类至今仍未能达成共识。本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进行了梳理,界定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内涵,并在探究分类依据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分类。  相似文献   

8.
邱兆平 《大众科技》2009,(6):74-75,80
简要阐述了三维游戏角色的相关概念,总结了三维游戏角色制作的历史和现状,着重分析了三维游戏角色的艺术特点,以及在三维游戏角色制作中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从狭义的科学哲学的角度讲,生物学哲学在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物理学的基础上而存在着自己的特点.本文总结了生物学哲学在达尔文主义、科学定律、说明、概念及系统科学在生物学哲学中的元理论作用等方面的特异性,认为生物学哲学在传统的科学哲学的框架下的特异性是对传统的科学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西欧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物理学领域、地质学领域、生物学领域有关燃烧的理论等领域内的理论学说、思想学派纷纷兴起。这些学说、学派的探讨与争论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使人们有机会从细节上去把握自然界运行的机理和奥秘。 一、科学学派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词源的角度考证了“China”的词源研究现状并从历史、地理等的角度考证了“中国”一词的来源。同时,本文以英汉对比语言学的视角对两者作深入比较研究。“China”和“中国”在语言所指及能指上是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  相似文献   

12.
陆颖 《科教文汇》2011,(14):55-56
女书,又称女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因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它帮助我们了解当地妇女的生活及内心世界,反映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她们自强不息、追求平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自英国最早提出“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时间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内容。公众在与科学的关系中,身份也不断变换,但总的发展趋势是无论何种身份———目击者、消费者还是公民,公众都将参与到具体的科学决策过程以及对将来科技发展道路的规划活动中,发挥参与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韦佳 《大众科技》2016,(10):124-125
文章先从音乐的角度对《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进行剖析,然后通过《孙子兵法》进一步分析《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  相似文献   

15.
周钰 《科教文汇》2011,(15):13-13,19
笔者是一名年轻班主任,刚担任班主任时由于缺乏经验,工作方法不当导致班级工作病入膏肓,自己在学生心中完全是"局外人"。在试着用"自己人效应"作为良药后,病症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6.
档案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立身之本,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料"、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才能实现档案价值,档案工作才能发挥其存在意义。文章阐述了档案"思想库"概念,分析了当前档案馆从"档案库"变成"思想库"的现实条件以及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Embodiment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mbodiment(缘身性)的基本内涵是处境中的身体塑成心灵。缘身性具有哲学和科学上的理论渊源。Embodiment可以翻译为缘身性。缘身性表明身体既是认知的载体和实现者,同时更是认知的产生者和塑造者。在身体塑成心灵作用的理解方面,也存在局限的(知觉意识的)和彻底的(全部意识的)维度。缘身性概念需要加以澄清,并且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界定。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活"的语文课堂实际不"活"。要建构"活"的语文课堂,必须注重其情感性、形象性、审美性、创造性;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必须内化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理念,使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创造语文课堂"活"的路径,从而使其具有"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入手,通过对笛卡尔与胡塞尔有关“自我”与“思维”关系的不同看法作一比较,来看胡塞尔对这一关系的重新界定在哲学认知领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