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唱诗班”给了诗人和歌者一个再次拥抱的机会1974年,当罗大佑的一段美妙乐曲遇到徐志摩译自英国诗人罗赛蒂的诗作《歌》,诞生了罗大佑生平第一首发表作品《歌》。1999年,万晓利遇到诗人顾城的《墓床》,  相似文献   

2.
诗集无人问津,诗人有了作品找不到出路,两年前就有人写信给《文艺报》,请求中国作家协会和共青团中央,过问诗集特别是青年诗人诗集的出版。其实,何止青年诗人受到冷遇。有一位颇有成就,但目前并不行时的老作家,要出版一个集子,找我替他找个地方。谁知道从北京、天津到广州,都没有一家出版社  相似文献   

3.
陈起是宋代著名出版家,先后编辑出版了大量唐代诗文别集和宋代江湖诗人的诗集。对他来说编辑出版不仅仅是一种忙碌的工作,更是产生快乐的源泉。陈起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主动联系和培养作者队伍,成为江湖诗人的良师益友;精心选择稿件,保障出版书籍的内容品质;收集编辑唐人作品,迎合南宋书籍市场的需求。陈起的编辑出版经验不仅在南宋是先进的,对我们当代的出版事业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曹植虽然是一个成就辉煌的诗人,但是其对从政和治国的意念更加强烈,治理乱世,中兴国家始终是曹植的夙愿,因而他的诗歌作品长期承载着自身的政治抱负与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5.
消息是新闻的主要体裁,但是近几年来,消息的写作不很景气,以至于中国新闻奖的评委们一再呼吁新闻界要重视消息写作,不少新闻界的知名人士亦有同感。改进消息写作,多出消息精品已成了新闻界同仁们改进新闻写作的共识。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笔者重新学习了毛泽东同志亲手撰写的部分新闻作品,颇受启发。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而且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写了许多新闻作品。他的新闻作品,特别是为新华社写的消息辞约意丰,简练洒脱,堪称是消息写作中的精品和典范。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新闻实践,对于改进我们的消息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同时,总是十分重视新闻工作,他不仅为党的新闻工作拟订很多政策,而且还抽空写了不少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6.
陈邦彦是南明抗清官员,同时还是一名诗人,他的作品中对国家的耿耿忠心贯穿始终,从他的作品中能够清楚的看出诗人的爱国情怀,文章就从诗歌的"耿耿忠心"来看民族英雄陈邦彦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胡晓杰 《兰台世界》2014,(4):138-139
曹植虽然是一个成就辉煌的诗人,但是其对从政和治国的意念更加强烈,治理乱世,中兴国家始终是曹植的夙愿,因而他的诗歌作品长期承载着自身的政治抱负与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8.
《霸王别姬》陈凯歌的颠峰之作,就目前来说,不仅他本人,而且此后的整个中国影坛都未能出现整体上超越此片的作品。如此的气魄和手笔圆了陈凯歌少年时想作伟大诗人的梦想,即使放眼世界影坛,这也是一部能够代表中国国家水准的电影诗篇。  相似文献   

9.
陈邦彦是南明抗清官员,同时还是一名诗人,他的作品中对国家的耿耿忠心贯穿始终,从他的作品中能够清楚的看出诗人的爱国情怀,文章就从诗歌的"耿耿忠心"来看民族英雄陈邦彦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一)诗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其实,新的不仅是太阳,还有在太阳下生活的人们和人们的生活。作为特殊武装集团的军队,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的战略机遇期,是一个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时期,更是一个新创造、新成果不断涌现的时期。新闻离不开创新,创新是第一竞争力。只有体现时代性、富于生活气息、反应生活本质的新闻作品,受众才乐于接受。倘若传播的信息读者不闻不问,那和“垃圾信息”差不多少,媒体人的劳动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1.
郭源 《大观周刊》2012,(39):57-57
岛崎藤村是日本著名诗人和小说家,他生于一个古典学者家庭,曾在明治学院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具有浓郁的诗人气质。长篇小说《春》是其重要的一部代表作,是作者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范本进行创作的。本文将从作品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内在联系这方面探讨一下《春》这部作品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王法宁 《兰台世界》2012,(24):33-34
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翻译来实现的。民国时期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时期,这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普遍受到欢迎与推崇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3.
《全国新书目》2022,(12):136-137
<正>本书根据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经典散文《桃花源记》改编,作品以武陵渔夫的行踪展开叙述,讲述了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奇遇故事。  相似文献   

14.
小说艺术的长廊是靠不朽的小说艺术人物去填补的。诗人为着意象而来,为着意象而死。为一部厚重的全集写作的作家是幸福的,因为作品比任何盗得的虚名都要来得长久,也是一个作家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其翻译了众多国外的诗歌,同时也是第一个使用散文诗这一概念的诗人。他的西方文学翻译作品中,诗歌翻译占据绝大部分内容,成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16.
摄影作品的标题,不仅是画面的文字说明,而且是摄影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好的标题的摄影作品,只能被称为半成品。在生活摄影中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7.
春节前夕,我和莫东平同志受北京晚报编委会的委托,代表北京晚报去看望、慰问离退休的老同志邓北野和王敬。邓北野同志于1958年3月15日《北京晚报》创刊时,便在北京晚报工作,可以说是北京晚报的创始者之一。王敬同志则是“文革”前北京晚报的主要领导成员之一。在邓北野同志家,不仅和邓北野观,而且和邓北野的老伴儿晏明同志也聊得很热乎。早在三四十年代,晏明同志便是我国诗坛上的有名诗人,他和我国的许多诗人和作家都有亲切的关系。在他家西墙壁上,悬挂着著名作家茅盾、诗人臧克家为他囫写的条幅。著名作家刘绍棠的第一篇作品,是…  相似文献   

18.
英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品表现出了一种充满东方异域情调的色彩。本文认为这与大航海时代英国所处的海洋扩张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海洋扩张不仅带给英国巨额的财富,还让其民族意识大为增强,在与别国的交往过程中深刻认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正是这种民族意识以及与东方的交往实践,让诗人在作品中充满了东方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本书是林贤治的最新著作,书中作者对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面貌作了全新的揭发和论述,大量被埋没的优秀诗人、作品和文学事件第一次进入了文学史的视野,大量的已知作家作品则被重新考量,作者思想深邃,观察敏锐,主张激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当代文学乃至思想文化的总体面目。  相似文献   

20.
刘长星 《出版广角》2018,(13):88-90
《燃烧的麦穗》一书是当代维吾尔青年诗人先锋诗选,集中编译了33名诗人的313首当代诗歌.这些作品意象密集,想象奇特,语言凝练而富于变化,展现了当代维吾尔诗人活跃灵动的诗性思维,是新疆当代文学诗歌创作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