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成长、发育以及学习生活均产生深刻影响。准确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是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对策的必要前提之一。着重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体育锻炼的独特心理干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就上海市高校在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体育锻炼项目进行了调查,找出体育兴趣和锻炼行为一致性对锻炼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所用测量工具心理健康问卷《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测量问卷》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体育锻炼基本情况调查表改编而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江苏省高校体质弱势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进行体育锻炼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体育锻炼项目、不同运动量、不同体育锻炼心理体验与体质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丰富我国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的实践与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体育锻炼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介绍。大量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从多方面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体育锻炼已经成为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我们国家有关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关系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从锻炼方法、参加项目、锻炼时间、负影响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在校的师范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掌握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着重考查了高师生自我概念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影 《体育科研》2004,25(1):50-52
为了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主要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和偏执症状较突出。  相似文献   

7.
郑松源 《精武》2012,(18):17-18,20
医学院校的学生作为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在进入大学之前,与其他大学生一样缺乏对现代健康知识的了解,同时,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健康教育也有很大区别,无法完全替代完整的健康教育。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全面调查,以了解医学生对健康知识掌握的状况、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关心的健康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康教育实施内容,从而制定出符合现代医学科学水平和现代社会观念的健康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于海涛 《体育科学》2002,22(4):85-87
运用心理量表SCL-90调查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了不同心理健康状况对其身体素质所产生的影响,论证了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娱乐性教学手段,区别对待、坚持集体活动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仲慧慧 《精武》2012,(24):41-4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体育教育工作的题中之义,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着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未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决定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成败。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在概括和分析了当下大学生心理状况之后,尝试为大学的体育教育提出一些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以期对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0.
周俊 《体育风尚》2023,(2):143-145
体育强国背景下,大学生身心健康所受的重视度不断提升,讨论热度只增不减。大学生已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身心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且有较强的自尊心,情绪容易跌宕起伏。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紧密关系,必须要充分利用科学的体育锻炼,才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提升。本文主要对陕西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现状进行探讨,并阐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正反效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1.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代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当前我国航海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航海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航海体育锻炼是促进海上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其心理状态,调节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障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压力、人际关系和情绪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瑜伽练习对增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的作用,旨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寻找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省高校体质弱势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进行体育锻炼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体育锻炼项目、不同运动量、不同体育锻炼心理体验与体质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丰富我国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的实践与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性别与不同体质状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600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缋进行分类统计,筛选出214名体质状况优秀和体质状况较差的大学生,运用教育部统一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男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应激水平及心理适应水平与体质状况呈正相关,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应激水平与体质状况关联度不大,心理适应水平与体质状况呈正相关,男女人格与体质状况均无显著关联;体质优秀的男女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均显著性差异,而体质较差的女生在心理应激及心理健康部分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体质较差的男生.  相似文献   

15.
试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经过多年的体育教育实践并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现状,提出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在高校体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点、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使高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钱宏颖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2):72-74,82
通过对高校部分参加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学生进行SCL-90量表分析,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6周运动干预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评价,表明各类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改善作用,能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7.
运用UPI问卷对浙江某大学2009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运动干预。通过体育运动对大学新生进行为期十七周的心理干预,对干预后的UPI分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运动干预能改善学生心理健康UPI分值,不同的运动项目改善不同的心理状况。尤其对A类和B类的学生,干预前和干预后均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干预后的效果男生比女生更显著些。从而证明运动干预手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马加香 《体育科技》2013,(6):77-79,83
主要采用测量统计和实验法对宿迁学院甲、乙两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体育干预的心理疗法个案研究.实验前运用成熟稳定的全国通用的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CL-90)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问卷测试,身体条件能够支持完成体育干预-心理疗法的实验,并根据被试的身心状况、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个体特点合理选择各种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灵活安排各个运动时间并结合适宜的日常心理疗法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15周的试探性干预实验.实验证明,合理运动负荷体育干预和日常心理疗法的结合互动能够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丰富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有效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中兴趣的影响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兴趣在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影响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不改变兴趣的实验组实验后心理状况呈非常显著变化,中途改变兴趣的呈显著变化,而且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兴趣的缺失会导致心理状况下降;在根据自己兴趣进行锻炼的基础上,不同锻炼类型和性别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在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中如果把兴趣作为无关变量,应考虑对这一变量进行合理控制,否则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时期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不同性别、年级、专业间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山东省三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女生,而且性情更温和热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较其他两个专业学生心理更为健康,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表现的更为焦虑;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