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论学习方式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学习方式的现代化郝贵生人类的学习活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学习状况在一定的意义上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直接影响学习状况的就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如同社会生活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一样,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俱乐部全职健身指导员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工作生活事件问卷(GS),选取北京和天津共19家健身俱乐,共97名全职健身指导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京、津两地健身指导员生活质量状况除社会领域高于正常人群外,生理、心理、环境领域均低于正常人群.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GS)与生活质量各领域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工作生活事件与生活质量各领域呈负相关.结论:健身指导员的生活质量状况一般,寻求社会支持、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和减轻工作生活事件的影响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课余生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课余生活学习状况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生活状况,也有助于搞好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调查方式,对20多所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学习生活和情感生活进行了调查分析,从而为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生活方式就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其实质是人的生活格局与行为选择.生活方式的改善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改善家庭的生活方式是实施中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504名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生活满意度的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教师的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的5个维度均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工作成就、组织管理、社会支持以及积极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6.
小康社会的来临与生活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小康社会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生活方式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我国近年来生活方式的变化中,既有巨大的进步,也有令人堪忧的问题。因此,面对小康社会的来临,必须对生活方式作出符合国情选择,从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人口与资源状况、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进行正确引导与宏观制约,建立一种文明、健康、科学、合理、实惠的新型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体质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600名某高职学院的高职学生的生生活方式、体质健康进行调查,考察高职学生生活方式、体质健康的状况及相互关系,并提出科学建议,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其生活质量与成长状况,而心理健康与否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非健康生活方式导致其心理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非健康因素,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刻分析和研究学生非健康生活方式下的心理状况,结合体育教学本质特征与实际,改善与维护学生个人的技能和能力,使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最优状态;同时还应优化需要结构,适时解决学生存在的不健康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9.
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是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况、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对生活方式问题的研究,人们开始探讨社会主义生活方式问题。但从目前我国的研究状况(参见《光明日报》1985年8月19日《国内哲学界关于生活方式问题的争论》一文)来看,人们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概念的理解还比较含混,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概念的由来,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方式的联系和区别不甚清楚,以致于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问题的研究很难深入下去。那么,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概念怎样得来,其涵义指的是什么呢?以下谈谈我的看法并就教于学术界同人。  相似文献   

11.
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首要因素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高校教师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脑力劳动大量增加、躯体运动不足 ,从而导致体质下降 .体育运动是调节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高校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运动保健处方并坚持锻炼 ,使体育运动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高校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稳定师资队伍、促进学校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教师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加强学校管理与深化体制改革、塑造良好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以此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证高校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主要有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自身的不适应压力、健康压力,应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着手去调节。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会影响和谐校园构建,会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从建立合理教师评价机制、教师调节、建立多样化交流平台等方面改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力量中的新鲜血液,是教师队伍的骨干,是学校发展的希望。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都面临着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青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生活满意感,其生存状态令人堪忧。高校必须重视并尽快改善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调查我国部分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探讨心理压力的成因,为改善和提高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国部分高校的1800名女教师进行心:哩测评。结果不同任教科目、不同职称、不同工资水平的高校女教师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尽早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运用《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和《心理健康自测量表》,随机抽取衢州市两所高校260名教师并调查其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教师工作压力总体水平处于轻度压力状况,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欠佳;教师工作压力呈现年龄差异;无子女的教师工作压力显著高于有子女的教师;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其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没有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保障和人际关系上的压力大于本科院校的教师。  相似文献   

17.
新组建高校教师压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本省四所新组建高校的642位教师的压力状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压力影响了教师的健康。慢性咽喉炎、胃炎和颈椎病为教师的最常见慢性病。压力来自:待遇、工作条件、考评系统(教学、科研、职称)、人际关系、个性、家庭事务等方面,其中以科研压力为新组建高校教师压力之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浙江省高校120名女辅导员的压力状况的问卷调查,发现工作因素相较于学业因素、身体因素和生活因素成为给女辅导员带来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工作因素中,工作强度、工作收入和工作前途又成为主要压力源。调查中发现,女辅导员职称越高,压力越大。鉴于此,减小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打造专业的辅导员队伍,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辅导员工作系统网络化将有助于高校女辅导员压力的减缓。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高校新进教师的压力感来源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压力过载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以及旺盛感量表对218名高校新进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新进教师的压力源是事件负载,但个人易损性是预测其心理健康的有效指标;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其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高校教育生态趋于恶化的情况下,构建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师精神薪酬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梳理精神薪酬模式的理论来源,探明高校教师管理的精神薪酬现状,以此建构并逐步完善高校教师管理的精神薪酬长效机制,从而提高教师的精神生活质量,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主人翁意识,实行民主管理、情感管理、引用愿景激励,开创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