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低年级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挖掘教材经典语句、激发学生想象、挖掘文本隐性资源等方面探讨引导学生进行练写、编写和进行语言转换等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通过从六要素入手,引导学生明确写具体的要领;抓异同点辨析,训练学生写具体的本领;抓想象力发展,让学生插上写具体的翅膀;抓观察力训练,提升学生写具体的能力等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读知写,从读学写,从读练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3.
<正>练写生活作文是现代作文教学的重大举措,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离不开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生活作文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一、激发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要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学生积极思考,是写好生活作文的重要条件。学生的生活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可由于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储藏不到作文的材料,因此,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有厌烦情绪。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1.设置悬念。在作文教学中设置悬念,有利于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充分钻研文本教材,从中挖掘出练笔素材,引导学生多练笔、巧练笔,这是读写结合的重要一环,可以促进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协调发展和有效提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地借助阅读文本,挖掘练笔素材,通过扩写、仿写、续写、改写、写读后感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个读中练写的美妙机会,引领学生步入了精彩无限的言语训练天地。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一般是低年级练习写话,高年级练习写简单的记叙文,中年级练习写片断。从三年级起由练习写话向写片断过渡,重点是练习写片断。只要学生能用一段话或两三段话把要说的意思说清楚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续,就算达到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凭借教材,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读写结合,严格训练,这一点至关重要。凭借教材,提供词语,练写片断。三年级作文的目的是练笔入门,但往往学生提起笔来深感写比读难,词语短缺,下笔艰难,用词不准确,产生害怕作文的心理。这时,教师可凭借教材,提供词语,练写片断,引导…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读、以说促写、以"仿"练笔,激发学生创作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感悟生活,注重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练写生活作文是现代作文教学的重大举措,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离不开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生活作文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一、激发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要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学生积极思考,是写好生活作文的重要条件。学生的生活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可由于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储藏不到作文的材料,因此,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有厌烦情绪。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1.设置悬念。在作文教学中设置悬念,有利于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8.
写作教学,的确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短板,学生作文的抄袭套作、胡编乱造和语句不通等就是明证。这固然跟阅读教学对"写了什么生活和是怎么写生活的"引导与强化严重不足、写作教材指导与训练的杂乱无序和朝令夕改有关,但教师写作的指导与训练更值得认真与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才能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这样一些体会。一.积极培养学生练写的兴趣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写作训练中获得的。多写多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成功的经验。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练写的兴趣,把作文看成是痛苦的差事,就是多写多练也不能获得收益。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1、通过写日记养成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0.
"习作编织嵌实验",是基于原生态的生活背景,在学生的习作构思和练写过程中,嵌入真实的口语交际,嵌入常态的散步式观察,嵌入寻常而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置身真实语境,捕捉真切镜头,抒写真诚感悟,实现生活与作文的一体化、语文教育与作文教学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认为 ,教学中最难教的是作文。在教学实践中 ,我认为影响小学作文教学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生活要素。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 ,离开了生活 ,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学生作文也是这样。目前我们的学生多数写的是“遵命作文” ,明明没有与作文题相关的生活 ,迫于无奈 ,却硬要去“挤”、去“榨”。难怪不少学生反映 :“头脑里空虚得很 ,没有什么可写。”如果以每学期练写十篇作文计算 ,在小学阶段 ,每个学生至少要练写六十篇作文 ,这需要多少生活积累啊 !因此 ,平时要多让学生收集素材 ,为孩子们创设必要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低年级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要进行有条不紊的习作训练,即从一年级的听说练习到三年级的小作文练习、仿写训练等,以帮助学生夯实写作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启蒙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一、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生活是习作素材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开掘和充实生活,让学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让他们"有所为而作"。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留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  相似文献   

13.
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小学教育阶段尤应重视作文教学。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作文教学,在第一学段"写话"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其重点要落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上。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表达愿望,让孩子乐于表达;要落实段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还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形成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引导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触摸生活、参与实践、表达真情就是新课程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核心理念。因此,小学生作文教学应视生活为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审美的兴趣。这样才能"陶冶学生的审美的情操","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笔者每次在习作训练前,为学生选取或创设一个特定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融入此情此景,他们会因"物"而发"情",因"情"而发"辞",写出来的作文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相似文献   

15.
黄伟 《江苏教育》2015,(2):20-21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越来越与生活隔绝,作文教学演变成了仿真作文训练。基于此,"生活化"的作文教学主张是一条归真返本的有效路径。作文教学应充分发掘和利用好课文内容、情境等资源,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写作真文,真写作文;充分发掘和利用好学生的课内外表达历练空间,让学生坚持自觉自主表达,从而做到教读与学写融通共生,自然发育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齐兆生 《山东教育》2013,(Z1):60-61
课堂练笔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有关的阅读内容所进行的一种读写结合的训练形式。它融读写训练于一体,以读练写,以写促读,达到读写共同提高的目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练笔的教学形式逐渐走进了课堂。可是,一些教师在教学时,由于没有搞清练笔的目的,没有给课堂练笔一个准确的定位,认为课堂练笔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写一篇小作文罢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85):56-57
语文教学中讲究提倡"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高爱兰 《考试周刊》2014,(39):66-66
快乐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自觉习作习惯、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把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与阅读训练相结合,鼓励学生注重平时积累,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为"乐"写,使学生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十分强调作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要求在作文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打开生活之门,捕捉写作材料,为学生的作文练习开创一个丰富多彩的天地,使作文变得新鲜、有趣,学生想写、乐写,并逐步成为精彩生活的一部分,努力实践"学生为本,兴趣为重,生活为实,实践为主"的作文教学新理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那么,我们怎样呢?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三、四年级作文训练是在低年级写话训练基础上的延续,尤其三、四年级是学生作文的启蒙阶段。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调动起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步入生活,开拓思维,写真情实感。从片段入手,通过"习作例文""评讲"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