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吴永红 《职教论坛》2005,(29):58-59
纵观服装历史,公元13世纪~19世纪中西方服饰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体现在服装结构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同.虽然公元13世纪前中西方的服装结构起源相同,都是宽松离体的二维平面的构成形式,但随着中西方科技和文化意识发展的不平衡,公元13世纪后,中西方的服装结构却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即分别朝着二维平面构成的方向完善和三维立体构成的方向转变,并从此成为中国与西方传统服装结构体系的基本框架,即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而直线与曲线分别成为中国与西方服装结构线的典型特征.直至20世纪,随着中西方大交流,中国服装才开始吸纳西方立体结构,服饰文化和服装技术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2.
服饰是包含艺术内涵的物品.随着现代服饰文化与服装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服装款式、材质、品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今,东西方服饰文化通过碰撞、互补、交融,促进了服装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设计师在设计中更加注重服装的品位设计,影响品位设计的语言因素也凸显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西方标准体型的差异出发,探讨出中西方服装造型上的差异:中式服装结构是整片式平面型的,平直宽松;造型封闭、含蓄;西式服装结构是分割式立体的,适身合体;造型开放、显露而很有变化。设计师们针对不同人种体型,中西方服装造型在互相借鉴,使服装品牌走向国际市场,互为发展使中西方的服装元素在服装上的应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4.
从服装的造型、色彩和装饰三方面出发,对处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设计审美观念作比较论述,阐述了中、西方服装设计审美观念"道化"和"人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服饰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服饰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有自身的逻辑变迁规律,同时受外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传承与变异构成了服饰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历史学、服装学与文化学的角度,结合中华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服装变迁规律,分析民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变异的原因、特点及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时装界,服装造型和创新引领着时装艺术审美的魅力,很好的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敏锐的创作能力,不再模仿和抄袭他人设计灵感和设计作品,才能真正把握好服装造型和创新,创造出服装最本质的美.艺术创作总离不开服装的造型、面料、色彩三个方面,服装造型和创新离不开这三方面带来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服装造型的创新是设计师理念和艺术风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纵观中西方服装发展历史,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服装与西方传统服装不论在造型、结构上,还是在局部特征、装饰、色彩、图案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传统服装是平面型的服装,崇尚装饰,自然宽松。西洋服装是立体型的服装,讲究穿着效应,善于显示优美的人体体态,以服装抽象的形式美追求外在造型的视觉舒适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姿、风格独特,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较多的灵感和丰富的素材。文章叙述了传统服饰文化的特点,分析了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意义,从款式、色彩、面料、工艺等方面阐述了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服饰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由于中西方各民族的审美观念、着装理念和服饰礼仪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内涵、不同特色的中西方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东方服装造型是平面的,运用直线裁剪,主要表现服饰礼仪和教化功能。西方服装造型是以塑造女性的三围曲线和立体的造型为主题。东西方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服饰理念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1.
湖湘服饰反映了湖湘文化多姿多彩的特色.利用影视剧制作展示湖湘服饰艺术更是继承和弘扬湖湘文化的途径之一.为了在影视艺术创作中正确运用湖湘服饰艺术,首先应该进行事先的调查研究,了解其现状、地区差异和历史特点.湖湘汉族服饰与其他地区差别不大,虽经历史之变迁,但仍保存着一些传统的样式.尤其是婴幼儿服饰和寿衣保留着许多民间俗信的成分.湖湘少数民族的服饰有着不同的样式和特征,在千百年来的岁月之流中变迁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服饰丰富多彩,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技艺、灵感、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渗透着中国人的情感与道德风尚,体现着中国人别具韵味的审美情趣。近代广州服饰承载着的颇具生命力的岭南文化因子,既区别于海外,又不同于中原,显现出清新别致的地域文化特色,而它的演化已经构成近代岭南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武术服饰文化是介于武术和服饰之间的一种交叉性多元文化.武术服装承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体现一种风采.文章通过史料对闽南传统武术服装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探讨其对传统武术和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的指导意义,并指出武术服饰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服装廓形美是服装美感的重要体现,影响其美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们的审美理想、人体审美区域的变化、审美文化传统、服装使用功能等都对服装廓形有影响,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服装风貌,使服装廓形不断翻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对服装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注重传统文化的阐释,以更好地实现服装解读时代的历史使命;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拓展中国服装设计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傣卡服饰是傣族花腰支系中一个特殊的服饰类型,其样式简朴古老、工艺精湛,具有很强的装饰美感,是傣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研究极其重要的证据。通过分析傣卡服饰的造型、色彩、纹饰、配饰等,对其蕴含的装饰语言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贵州苗族服饰可分为十二型八十一式,可谓类型复杂而多样。各种类型的服饰采用寓意、比喻、象征或谐音的手法以物寄情,使其不仅具有历史文化记载特征,而且还承载了"万物有灵"的宗教文化特征和人生"轨仪"的文化属性。贵州苗族服饰无论其款式、色彩、纹饰及装饰品和穿着方法的多变,皆是衣不在衣而在意,纹不在纹而在文。  相似文献   

18.
飞天是一种多元文化复合体的艺术形象,是古天竺文化、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它有着较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蕴涵着无穷的美学意蕴。它对现代的图案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艺术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市场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形态在服装设计中结合表现,需要深入思考什么是市场文化,如何把它融入、应用到服装设计中,使其在效果方面赋予服装设计更强烈的审美性与文化性。不仅在外观方面可以为服装设计所运用,内涵的延展更是市场文化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20.
民国学生装以其独特的服饰形态和服饰文化成就了中国校服史上影响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至今依然感动着世人,它的存在对当代大学校服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文章从介绍民国学生装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通过对男女学生装不同形态和款式的介绍,揭示了民国学生装所隐喻的独特文化精髓,并提出了民国学生装对当代大学生服饰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