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决定     
结婚后她一直给他做洋葱吃:洋葱肉丝、洋葱焖鱼、香菇洋葱丝汤、洋葱蛋盒子……因为她第一次去他家,他母亲拉了她的手,和善地告诉她一虽然他从不挑食,但从小最爱吃的是洋葱。  相似文献   

2.
有位母亲,儿子因车祸丧命,同车人亦受伤不轻。幸存者说,是她儿子无证驾驶惹的祸。交警信了,母亲却不信:她知道儿子胆小,不会轻易开车。多次找交通大队喊冤,交警说除非拿出有力证据.否则不能更改结论。于是母亲就到80里外那个出事小镇去.一家一家叩门.寻找目击者。家里没钱.母亲只能步行.走一次差不多要花一天时间。  相似文献   

3.
去看望新做母亲的女友,她向我展示一墙的霓裳艳影,全是梦幻的公主裙、公主鞋、公主发圈。女友说:“女儿要富养。我可不能,将来让一个穷小子,用根棒棒糖就把她给骗了。”我实在不忍扫她的兴,终于温和地说:“你不怕穷小子两句免费甜言蜜语就把她骗了,她还自带嫁妆吗?”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决定     
结婚后她一直给他做洋葱吃:洋葱肉丝、洋葱焖鱼、香菇洋葱丝汤、洋葱蛋盒子……因为她第一次去他家,他母亲拉了她的手,和善地告诉她一虽然他从不挑食,但从小最爱吃的是洋葱.  相似文献   

5.
初会于芳,似乎感到她有些腼腆,不太爱说话,偶尔报以微微一笑。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开朗、热心肠的人,无论谁向她请教什么,她都会不厌其烦地解释或示范。如果忙里偷闲和她聊天、打牌,她则十分健谈,每每打牌挨涮,她也总是憨憨地一笑,犹显“大将风范”。 于芳真名吴忠伟,于芳是其播音名。于芳同广播结下的不解之缘,还得从“兵团”说起。 1968年,在北京房山参加“三夏”劳动的她,听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招人,便和几个同学商量,决定一起去“兵团”锻炼。15岁的她,在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便报名去  相似文献   

6.
将心比心     
《档案与社会》2004,(3):1-1
母亲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妇女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松手。当她道谢的时候。那位妇女说:“我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希望她遇到这种情况。也有人为她开门。”  相似文献   

7.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状况很差。终于,父亲病重入院。母亲坚持要去医院照顾父亲,但她的身体也很不好,我们都不让她去。母亲让我给父亲做三鲜汤喝,  相似文献   

8.
谢芳 《档案天地》2009,(4):10-13,9
我是1935年出生的,1935年可了不得啊,伟大的爱国主义学生运动“一二.九”运动就是在这一年发生的。那时候我才一个多月,一个多月的小女孩,躺在床上瞪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咿咿哑哑,动手动脚的,她能想得到她长到23周岁的时候去演一部表现这一伟大运动的电影《青春之歌》吗?1935年.我家住在湖北省黄陂县滠口乡的彭家湾.那时候天灾人祸不断,妈妈说:有一次乡亲们遭饥荒.难民中有兄弟二人被分到两家去吃饭.我母亲为那位哥哥做的饭吃的好好的.  相似文献   

9.
抚养28名上海孤儿 在辽阔的乌兰察布杜尔伯特草原上,有一位善良质朴的蒙古族老阿妈——都贵玛,她的感人事迹被人们广泛传颂着:从小父母双亡的都贵玛是当地有名的妇产科大夫,她收养过28名上海孤儿,拉扯过无依无靠的牧民子女,她虽然终身未育,而如今却是儿孙满堂。2006年12月22日,她当之无愧地荣获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称号,她以“草原母亲”的无疆大爱深深地感动了亿万国人……  相似文献   

10.
读到铁凝的《母亲在公共汽车上的表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我亲眼见过我母亲挤车时的危险动作,远远看见车来了,她定会迎着车头冲上去。这时车速虽慢但并无停下的意思,我母亲便会让过车头,贴车身极近地随车奔跑,当车终于停稳,她即能就近扒住车门一跃而上.她上去了,一边催促着仍在车下笨手笨脚的我——她替我着急;一边又有点居高临下的优越和得意——对于她在上车这件事上比我机灵。每次同乘公共汽车的时候我都是被母亲‘率领’着上车,总是母亲比我‘忙乱’而主动,比方说,当她能够幸运地同时占领两个座位,而我又离她比较远时,她总是不顾近处站立乘客的白眼,坚定不移地叫我去坐。”  相似文献   

11.
2.母亲死了(陈化明)我的母亲非常善良,一生勤勉,是我家的支柱。她生了十个孩子,但只有四个长到成年。一九三二年,九一八事变一周年纪念日,平乐有纪念活动。我去参加演出抗日的话剧。离家时,母亲还为我做了晚饭。  相似文献   

12.
刘学洙 《新闻窗》2010,(2):74-75
淑贤大姐离我们而去不觉经年。她那自尊、良知、爱民的人格精神,愈加鲜明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她何曾离开我们!去年春节,和往年一样,我正想串门到她家坐坐聊聊。忽接电话传来噩耗,我打算赶去看她一眼,电话里答道:不行了,遵照母亲遗愿,遗体已送到贵阳医学院解剖楼,捐献给国家。我心中不由一颤。啊!她什么也不留下.  相似文献   

13.
李梅 《大观周刊》2012,(51):365-365
一、做一名阳光教师。使课堂轻松愉悦 我最喜欢的小学老师是一名叫丁美涛的女老师.她辫子很长很长,脸上时时带着微笑,从她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她的关爱.下课后她和我们做游戏,我们围着她.我最喜欢玩她的辫子,她从来显得厌烦过。每每站在讲台上.我就想起她的音容笑貌.努力让自己向她学习,最初是在学习和培养那种阳光心态.后来慢慢成了阳光习惯,只要进了教室.我就会自然而然地展示给学生亲切的笑容.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为学生的阳光.努力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温暖和明媚。  相似文献   

14.
特别感动于一个故事:战争期间,新婚妻子跟随当军官的丈夫到一个靠近沙漠的地方驻防。这个地方酷热无比,一年到头风吹不停。更要命的是,当地住的都是不懂英语的印第安人,大家无法交流。而有一段时间。她的丈夫外出参加部队演习,她一个人在家相当寂寞。她向母亲写信诉苦。母亲的回信意味深长:“有两名囚犯从狱中眺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泥巴,一个看到的是星星。”寂寞的新娘想了想,对自己说:“那我就去寻找星星吧。”从此,她走出屋外。与周围的印第安人交朋友。一段时间后。因她的朴实、善良和聪明。周围的人慢慢喜欢上她。她从此迷上了这片荒凉之地。  相似文献   

15.
今天是1999年5月9日,本世纪最后一个母亲节,全体母亲的节日。我买来了一束雪白的马蹄莲和紫色的勿忘我,花开得正旺,我知道她是最喜欢花的,垫着她曾用过的大红色塞语字典,放在她以前的办公桌上,“母亲节快乐,邵云环!”我在和你说话,你听到了吗?然而,残酷的现实一遍遍告诉我,她去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在母亲节的  相似文献   

16.
对父亲.母亲这辈子从来没有主动过.就连做爱都没有睁开过眼——她这辈子没对任何男人说过一个“爱“字.这对她是空白  相似文献   

17.
张琦 《出版参考》2014,(1):45-46
1993年出生的董子健曾经是个胖小孩。因为母亲王京花的工作是经纪人,他从小就接触过很多大牌明星,还曾和夏雨一起去毛里求斯旅行过.那时的他很不喜欢娱乐圈.因为圈子里的每一个人一旦进入了工作状态,就必须穿上华丽的服饰、画上浓艳的妆容。并且,明星们几乎没什么私生活,随便做件什么事都会被狗仔队偷拍。所以董子健一直觉得,当演员就是一件虚荣的事情,演戏是一份用自由和时间去换取钞票和知名度的职业?  相似文献   

18.
正小野很小的时候,从她奶奶那里学会了一套评判标准,那就是,害虫和益虫。有天我正吃饭,她突然从旁边飞身而出,口中大喊一句"害虫,打死",然后一只飞蛾就被她拍死了。我大吃一惊,说:"我去,小野,这是不对的。"这句话的结果就是,小野又学会了一句"我去"。她说:"我去,是奶奶说的。"这是我一直想和她探讨的一个观点,但我想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措辞。为此我和我的母亲还争辩过:"对于那些虫族,所谓的有害与有益都是相对于人类而言,但你让小孩子有了这种二元对立、非黑即白、贴上标签即可捕杀的想法,并不利于她的身心。"我母亲反驳道:"那蚊  相似文献   

19.
但是你没有     
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这首诗的,只记得作者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她的丈夫应证入伍去了越南战场,后来阵亡了。她终身守寡,直至年老病逝。她的女儿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母亲当年写给父亲的这首诗: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看了《消失的爱人》,大卫·芬奇是个好导演,一有才气二脸皮也不厚,绝不会浪费观众的时间。两个人疯狂相爱,步入婚姻,爱情的脸皮被撕开,剩下的都是伤痕累累的桎梏。若是懒得去计较,大不了今天吵架明日照旧为他做早餐,若是非得把它上升到人格侮辱妨碍自由,那就做一个女斗士,决意和丈夫打一场胜战。你要是喜欢上一个独特的人,爱上她一定要和她好,首先自己不能太普通,要让她吊起胃口来,她若是觉得你funny肯定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