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心目中,父亲是了不起的英雄。13岁上初中时,父亲就因参加进步活动,进了国民党陕西省监狱。1962年,他因小说《刘志丹》遭遇康生诬陷,蒙受不白之冤16年,其中“文革”冤狱7年半。  相似文献   

2.
505信箱     
1小袋可能是神袋父亲害了26年腰疼病。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打听探寻治疗腰疼的好办法,光上方就用了上百个,吃药打针不计其数,腰疼不但没有治好由于药有副作用,反而增加7头疼,体乏无力之病,父亲一气之下,就什么法也不用7,什么药也不吃了。今年10月,看到一家药店门前人们排起了长龙,一问是买“505神功元气袋”的。我也买了一条。回到家却遭到了父亲的好一顿数落,“我吃7半辈子药,打了半辈子针都没有好,这个小袋就能治好”。大家一时都没有7办法,我忽然想起7未婚妻,叫她去当说客。未婚妻是思想比较现代的直肠子,很爽快地领命而…  相似文献   

3.
在1997年沈阳市"大二环"快速干道工程建设中,我公司有7个工程处参加施工,承揽7个标段的道路、桥涵、高架桥的建设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4.
远去的父亲     
朱盛中 《新闻天地》2004,(11):55-57
真的不明白,2004年10月6日,对于我来说,是怎样一个沉重的日子啊!傍晚的7点钟,我还没来得及吃晚饭,手机里一个声音说,我的父亲不行了。7点半钟的样子,手机里那个声音又说,我的父亲掉气了。如果手机里那个声音不是我的亲弟弟,我立即就会骂他一句:“你他妈的父亲掉气了呢!”  相似文献   

5.
我父亲赵景深已于1985年1月7日不幸在华东医院故世,时间一晃过去了20年,我今年也已79岁了.父亲生前除了担任复旦大学教授外,还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委员.父亲留给我们子女的箴言是:"多想想别人,少想想自己."父亲一生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  相似文献   

6.
父亲今年刚好60岁,即将退休.回顾幼年、求学乃至其后长达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山装——这款孙中山先生亲自设计、后人以伟人名字命名的服装,在父亲的人生中占有着独特的记忆. 1975年,高中毕业后的父亲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家汽车厂的汽车修理工人.那个年代,成为一名国有企业的正式职工,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情.每天清晨,父亲都要穿上工作服、拎着工具包,早早赶到工厂,开始一天紧张繁忙的工作.那时,工厂的主要任务是轻型汽车的组装与修理.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父亲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汽修本领.经他手修的汽车,就像经过对症下药的病人,很快就能恢复功能,重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7.
有一年快过年时,父亲用自行车驮着一个大箱子回来了。我赶紧跑上前去问父亲是什么。父亲说:“是电视机,今年咱们就能看春晚了。”“什么是电视机啊?”我问。父亲说:“打开你就知道了。”当父亲把这个黑色外壳、莹亮玻璃屏的东西放在桌上时,我伸出小手指轻轻触了触玻璃屏,很滑。父亲接上电源,拔开天线,“啪啪啪”连拧几下,那玻璃荧屏上就出现了会说话的小人儿。  相似文献   

8.
马洪杰 《档案天地》2009,(11):59-59
1999年10月20日,我的父亲马元勇走完了他普通不平凡的一生。 父亲临终前,留给我的珍贵遗产是:1948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政治部颁发的《功劳证》。每当我看到这本父亲精心保存了60多年的宝贝。思绪就会飞到了属于父亲的那个年代。  相似文献   

9.
四年来,天真的玛菲尔一直深信:父亲之所以一直没回家,是因为他在宾州经营着一家大型采煤场忙得脱不开身。当玛菲尔和两个弟弟想念父亲时,母亲就安慰他们:“采煤场一般要经营四年才能稳定,到那时父亲就能回来看我们了!”  相似文献   

10.
正从轮船买办到"左翼"剧影主将父亲应云卫,1904年9月出生在上海北泥城桥牛庄路。祖父应骐北,当时是上海的宁波同乡会干事。父亲7岁时,祖父病逝,家境败落,只得依靠唱苏滩卖艺的同母异父的兄长郑少庚生活。12岁时,父亲就去日商开的古河洋行当学徒,不久又转入美商慎昌洋行、肇兴轮船公司当职员,因勤勉能干,很快升为报关员。25岁时,他加入"华北航业公司",由报关员升为业务主任(相当于买办)。那时的父亲经常身着  相似文献   

11.
吴清源,是日籍华人围棋圣手,1914年5月19日出生在福州。原名吴泉,排行老三,同年移居北平。父亲是北京北洋政府平政院科员。吴清源7岁学棋,在父亲的支持下,棋艺提高极快。不料1924年他11岁时,父亲因患肺病治疗无效去世。家中生活一时极为困难。  相似文献   

12.
父亲打鼾     
父亲从年轻时身材就又高又胖,睡觉时鼾声如雷。母亲讲,她嫁给父亲后,曾后悔不已,父亲的鼾声让她整夜无法入眠。几天下来,母亲熬得眼圈乌黑,像霜打的秧苗,整天无精打采的。使尽了各种方法,折腾了近一年的时间才适应了父亲的鼾声。  相似文献   

13.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挂念着我的父亲刘文辉。他对父亲说:"如果红卫兵来了,您就打电话给总理办公室,我马上派人来。"不几天,红卫兵来抄家,父亲还没有来得  相似文献   

14.
66级台阶     
在医院呆了7天7夜,父亲终于出院了。我从住院部结完账,一路小跑回到病房。父亲斜躺在床上,见我回来,努力支起虚弱的身子向我索要账单来看。  相似文献   

15.
我与父亲的12天我平生与父亲相处,只有短短的12天时间。1931年,母亲在上海生我时,父亲已经到苏区去了。所以,我一出生,父亲并不在我身边。我两岁的时候,母亲看我能离身了,就也要去与父亲一起参加革命,于是她把我托给了陶行知在英租界办的孤儿院——上海劳工幼儿院。后来,国民党  相似文献   

16.
从此结缘我的父亲王子淦1920年4月18日出生于江苏南通金沙镇一个世代种菜为生的贫农家庭,到我父亲出生时,家中已生计艰难、窘态百露了。无奈之中,我的祖母、祖父只得将出生不久的父亲过继给他的叔父。叔父也是一个穷苦农民,父亲过继过去后,叔父为了改善家庭境况,开始学习理发手艺,待到学成后,就借债开了一间理发店,满心希望能从此一点点改善生活。当父亲六岁的时候,有人介绍叔父为金沙镇国立小学的师生理发,作为一种照顾,父亲被学校破格同意在这所学校中免费读书,我父亲高兴极了,这个机会是一般农民的孩子做梦也得不到的。我父亲一生中就受…  相似文献   

17.
父亲于1911年4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城、标营道门口.7岁丧父,8岁母亲下堂后,父亲无家可归,邻居将父亲送往无生育的堂叔唐立臣(凤凰县志记载系国民反清人士、同盟会员,1936年被湖南军阀何键杀害)家抚养,读私塾3年.1930年出走,离乡背井,走上从军路.  相似文献   

18.
田连元,第一位将评书引入电视的表演艺术家。1985年他的评书联播《杨家将》在辽宁电视台试播成功,此后他的名字便和电视评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事实上,田从五六岁时就开始接触评书,他记得当年跟父亲去书馆,父亲在台上说书,他就在书桌下听书,听到兴奋处就总想伸出头看,但是只要他一伸头,父亲就打他一扇子,让他老老实实不许动。弹指一挥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50多年了。  相似文献   

19.
从小就帮父亲扎花灯我今年76岁,武义县桐琴镇东皋村人。扎花灯花轿的手艺是我从小跟父亲学的。我父亲程德贵,是农村花灯艺人,制灯制轿有一手。13岁开始,我就给父亲做帮手,动手学扎花灯。小时候我就喜爱画画,记性也好,花灯一看就会做。我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拜师学艺,但通过不停的看、不停的摸索,二十来岁时,就掌握了学扎花灯的看家本领,能制作各种各样的传统花灯、龙灯、人物灯……做的灯总能让人耳目一新。演戏经历让我受益匪浅1954年,18岁的我就进了村里的业余剧团,开始"跑龙  相似文献   

20.
1920年7、8月间,我父亲郑振铎还是北京铁路管理学校的学生。一天,他和好友——北京俄文专修馆的学生耿济之偶然得到了一本俄文版的题名《赤色的诗歌》的诗集。父亲和耿济之把其中的25首诗都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