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树民  王佳 《今传媒》2011,(7):58-60
任何广告文本都是在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从互文性的视阈来分析广告文本,广告文本普遍存在与文化互文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与文化互文现象的基础上,揭示广告文化互文的实质,进而研究广告文本文化互文对广告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任何广告文本都是在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从互文性的视阈来分析广告文本,广告文本普遍存在与文化互文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与文化互文现象的基础上,揭示广告文化互文的实质,进而研究广告文本文化互文对广告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彭孝栋 《东南传播》2015,(3):102-104
互文性理论认为看似独立的文本实际上存在着多维空间,所有文本都在不同程度上互相关联,应从文本间的关系来考查文本的意义。可口可乐2014世界杯全球广告,正是在理想与现实、多维空间中的苦难与坚韧、压抑与生存以及商业与艺术的互文互构中实现了广告作品艺术张力的拓展。互文性对广告创作有着现实而有效的作用,有效的互文并非"拼凑式杂烩"。  相似文献   

4.
一切文本皆互文,以互文性视阈来考察广告创意中的"旧元素新组合",发现"旧元素新组合"广告创意呈现出鲜明的互文性创意的特点。结合广告文本自身的特性,论文分析了引用、拼贴、用典、戏拟与戏仿等互文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互文性表现的基础上,探讨广告文本"伪互文性",分析广告文本"伪互文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广告文本"伪互文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互文性表现的基础上,探讨广告文本"伪互文性",分析广告文本"伪互文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广告文本"伪互文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引文分析是图书情报学的重要贡献.引文分析的局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对伪引的难以控制、对漏引的难以确认和对引用动机的难以辩识.引文分析局限性的根源在于“唯引是举”.引文分析是以整部文献为单元的分析,而互文性分析是以一个文本内部的话语为单元的分析.引文分析是基于形式的表层分析,而互文性分析是基于内容的批评性分析.互文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文本话语隐含的文化、心理、政治意义.互文性分析中的互文性类型包括语句互文、字词互文、体裁互文、修辞互文等.图书情报学理论应该关注互文性分析.进行互文性分析,有利于拓宽和深化图书情报学理论,有利于加强图书情报学理论的社会影响力.互文性分析与内容分析之间有区别.  相似文献   

8.
论文选取了2009年7月6日美国核心媒体关于中国新疆7.5事件不同视角的三篇新闻报道,从互文的角度揭示其意识形态倾向性,采用社会认知分析法阐述新闻记者的社会认知对新闻文本撰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房鹏 《东南传播》2012,(7):122-124
在广告泛滥的消费时代,受众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广告商为了抓住目标顾客的注意力,开始在广告形式上寻求突破,比如使用互文文本、肖似符号等多种方式,以此实现消费者的自我构建,通过造成广告的眩晕效应,达到营销目的。这些手段使得平面广告呈现出一种"冷媒介化"倾向,需要受众动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充分理解广告内涵。  相似文献   

10.
胡小青 《新闻世界》2013,(7):239-240
【摘要】本文选取了2009年7月6日美国媒体关于“新疆775事件”不同视角MY-篇新闻报道,从互文的角度揭示其意识形态倾向性,并用社会认知分析法阐述新闻记者的社会认知对新闻文本撰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磊 《传媒》2018,(4):72-74
网络小说颠覆着印刷文明形成的"雅俗"等级秩序,也酝酿着一场在媒介之间的阅读革命.它也是网络文化范式的转换过程,是各自独立的文化圈子在市场化的资本力量驱动下建构新意识形态的尝试.在媒介元素介入后,针对网络小说改编的研究就不仅要讨论两个文本之间的互文,还要分析两种媒介的互文,只有这样才能其作出动态解读.这一动态过程包括文本互文与电子克隆,体验互文与跨媒介叙事,并在新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产生融合文化.  相似文献   

12.
将路遥的作品放在互文性的视阈中不难发现,他在接受并借鉴世界经典文本的同时,也在自己的创作中产生了文本的互文性关系体例.除此之外,现代媒体对其文本传播产生的跨体互文性影响,也是学术界对路遥小说的研究方向之一.文章对路遥的创作及其文本的互文性进行梳理,有助于对"路遥现象"进行准确而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孙文清 《新闻界》2009,(1):162-164
张爱玲作品中有大量关于广告的描写,其文学活动也具有鲜明的广告色彩.这一现象,既具有文学文本意义,也具有广告史料价值.它们在展示西方物质文明输入的同时,也昭示着西方生活方式的潜趋,佐证着现代中国广告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互文性是广告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认为,在广告话语传播过程中,媒体促进了广告话语、新闻话语和群体话语等话语类型的相互借用与转换,加剧了话语类型转换过程中的权力和话语权博弈.受众对广告话语的理解具有认知性,受互文性影响,这种理解可以是一致型的,也可能是偏离型的.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新闻互文叙事对报纸新闻叙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互文性文本理论对网络新闻的叙事特性进行分析,认为网络新闻互文叙事体现出的超文本性、多媒体性、互动性特点对报纸新闻叙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新闻标题的互文关系考察和分类中,我们不能脱离新闻标题的功能性,单纯从语篇的角度对互文的各方面进行归纳,而是要从新闻标题这一特殊类型的文本本身出发,作出划分。由此,根据新闻标题自身特质及与其构成部件、新闻报道、其他引发互文使用报道的相互关联,我们决定从内互文关系展开关于新闻标题互文性质、形式的分类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互文是人类交往和认知的方式。互文性主要表征为转述语,让不同的声音参与语篇交际,形成"异质话语",使各种声音交织和互动,以期实现语义的隐含表达。互文性理论强调的是文本结构的非确定性,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都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中,同时互文性理论体现了文本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在新闻语篇中,互文性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普遍。互文性理论对英、汉新闻语篇的理解与翻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玮 《传媒》2017,(16)
随着快闪运动的出现,以此为依托的广告宣传案例越来越多,快闪广告逐渐发展成为全新的广告模式.本文结合快闪广告发展现状,在简要阐述快闪广告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快闪广告的作用流程和作用模式,以加深对快闪广告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把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微电影《把乐带回家》为例,论述了微电影以制造情感认同来达到广告效果的重要性、以及广告产品如何与情感互文。归结起来,就是在植入广告泛滥的当下,微电影广告需要以"去物质化"的手段来塑造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围绕跨媒介叙事展开相关研究的过程之中,互文性与故事世界常被提及,两个概念各有其特征。互文性具有批判色彩,然而跨媒介叙事语境下的互文实践服务于商业化社会,围绕故事世界而非现实世界。故事世界有其边际,用以维系自身的稳定和意义的连贯。这种边际受媒介形态、其他故事世界以及粉丝的影响。互文可以被划分为“近互文”与“远互文”,“近互文”扩展故事世界,同时有助于维系其边际,而“远互文”则造成文本的断裂与意义的垮塌。在商业化社会,文化产品厂商的载体属性是一个重要的解释体系,可以让“远互文”的意义成立。这意味着一种符号化的文化商业模式,是消费主义影响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