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平台涌现出多元化的新闻报道形式已经不足为奇,各家媒体网站也是拼尽全力投众网友所好,制作了多个特点鲜明的原创新闻栏目。腾讯新闻出品的新闻栏目《新闻哥》就以标榜"换个姿势看新闻"的口号被大家所熟悉,本文拟从传播学角度、以统计学样本分析入手,探讨其在同类新闻原创栏目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原因及其新闻解读不同视角与优势。现有研究多从产品运营、社群维护、打造新闻品牌的角度对《新闻哥》栏目加以分析,本文力求回归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本身,对该栏目作为一个原创新闻栏目,同时是互联网原生栏目,对传统新闻报道形式创新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闻真实"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新闻界的重视,在各国新闻道德自律信条中,均可看到对新闻真实的表述。但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媒介的迅猛发展,虚假新闻严重泛滥,"新闻真实"受到挑战。本文从此角度入手,从中英美三国新闻道德信条中关于"新闻真实"的文本分析入手,结合现实案例,探讨了互联网时代虚假新闻泛滥的成因以及如何坚守新闻真实。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用户制作内容"革新了传统的新闻信息采集模式。人人参与的新闻信息采集活动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传播体系的格局。未来,互联网新闻信息采集模式变化将更大,影响力将更广,这都离不开"公众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产品中,我们是一个互联网新兵。特别幸运,得到了广泛关注。""澎湃新闻"发言人孙翔,详细阐述了"澎湃新闻"的新理念,并首次阐述了大家颇为关心的四个谜团。据悉,"澎湃"上线一个月,下载量已经突破百万,在苹果App Store新闻类应用中排名第2,总排行免费类第43。孙翔表示,这是澎湃现在的成绩,对他们来说才刚刚上路,"我们想一步一步走、一步一步做。欢迎大家去评论我们,吐槽我们,就像我们开篇词所说——我心澎湃如昨。"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相互交融,彼此竞争并发展着。在媒介融合的今天,"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伴随"大数据"时代而来的是数据新闻的蓬勃发展。在西方,数据新闻已经广泛应用。未来的中国媒体也必将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加入大数据新闻的滚滚洪流中。本文将就数据新闻带来的"新闻可视化"现象,深入探讨可视化新闻的具体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现场新闻"是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相结合的产品,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生产和传播的融合产品。2016年,新华社顺应新闻在线阅读趋势,率先转型在线生产,为6.2亿手机网民奉献出一款融合了大数据、无人机新闻、VR新闻的现场直播态全息产品,"现场新闻"不仅是信息展示端还是采集端,记者不仅告别纸和笔还告别了PC端。10月20日,在第四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发展大会的"现场新闻与新闻样式创新变革论坛"上,来自互联网和传媒产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纵论"现场新闻",大家一致认为新闻样式创新获得业界肯定、融合发展模式值得推广复制、产业发展前景占得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新闻社群中,"理想"和"新媒体"是两个主要的话语关系,"理想"是新闻社群中最重要的话语建构,"新媒体"则是中国新闻社群中新衍生出来的新闻社群架构。在中国新闻的发展过程中,两个话语建构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统一,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人的理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是中国新闻社群话语重构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关注人的命运的变化和生存状态是新闻摄影永远的主题。"新闻图片中的人"是摄影记者形象观察的重中之重;"读照片的人"是摄影记者心中的"上帝"。有无这两种"人"的概念,是新闻摄影平庸与有深度报道的分水岭。新闻摄影力求有"真情",人情永远都比烟花更精彩2012年2月6日晚上,一张郑州街头一位流浪汉在烟花下微笑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蹿红,感动了数万网友,湿了他们的眼眶。这张图片,火了"微笑哥",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18):9-17
<正>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客户端全面上线。据媒体报道,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的一个重大战略项目,"澎湃新闻"被打造为国内聚合新闻与思想内容的最大平台之一,其历经半年筹备,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将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实现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据悉,"澎湃"项目的初期投资达3至4亿元,项目团队将会达到近400人。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专业主义激情”——新时代新闻从业者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新闻界充斥着"有偿新闻""虚假新闻"时,"不公平"的竞争平台,"不对等"的价值收入使新闻从业者的工作步伐沉重了起来;当职业责任与伦理道德发生冲突时,公众的舆论压力与内心的矛盾冲突更使新闻从业者徘徊不前;当新闻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相互冲突时,思想认知的误区常常使新闻从业者陷于两难境地.这所有的一切,都会造成新闻从业人员的"无激情"工作状态--这是很可怕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相似文献   

11.
城市台民生新闻的选题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薇 《记者摇篮》2009,(1):32-33
2002年1月1日,一档宣称"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的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隆重推出后,"民生新闻"作为一种现象很快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即,各家电视台纷纷效仿,推出了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一时间,掀起了一股"民生大潮"。然而,民生新闻蓬勃发展、民生新闻栏目迅速火爆的背后,是其无法掩饰的"市井化"、  相似文献   

12.
新闻浮世绘     
你小子有种别带保皇l啊!你有病啊!白天没●瞎叫唤啥?成都一八哥见到美女问好,见到新闻浮世绘@郭竞雄 @言咏  相似文献   

13.
澎湃新闻     
正澎湃新闻,口号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澎湃新闻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主打时政新闻与思想分析,生产并聚合中文互联网世界中优质的时政思想类内容。同时,澎湃新闻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致力于新闻追问功能与新闻跟踪功能的实践。澎湃新闻有网页、Wap、App客户端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已经做出的  相似文献   

14.
邓春琴 《编辑之友》2011,(12):105-107
一引言"请你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这是近年火爆流行歌词。"哥"一词,据黄树先先生(1999)的研究,"哥"是一个外来词,借自阿尔泰语。先秦时期,常用"兄"来表示。《说文解字·兄部》"兄,长也。从儿,从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兄部》:"口之言无尽也,故以儿口为滋长之意。"在汉语辞书中,"兄"义项的设立体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其是否有值得  相似文献   

15.
当前,博客及博客文化正成为互联网的热点和焦点之一,其中,"新闻博客"是最为活跃的一族.随着个人媒体的发展,新闻博客已经在跟传统媒体的不断竞争互补中,发展成为一个不可被忽视的"媒体角色".如何直面博客带给传统媒体的竞争和挑战,充分认识和积极借鉴新闻博客的传播特点,是网络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2015年,几乎所有媒体都行进在融合的道路上,成为新闻界的主流。然而,频频出现的"反转新闻"却不断刺激着公众的神经,也引起业界的关注。笔者认为,"反转新闻"严重危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其本质是新闻虚假失实,媒体应该采取措施严防新闻反转。"反转新闻"严重危害媒体公信力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有图有真相的新闻也可能蒙蔽了你的双眼。一些新闻事件,用一次次转折充分演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黄色新闻"现象在我国互联网沉渣泛起,其危害不容小觑。本文试图从我国网络媒介入手,揭示"黄色新闻"的源起、危害性以及媚俗的表现形式,探讨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如今,媒体之间的竞争往往不再只是追求"快"的传递,而更注重"质"的比拼.新闻评论就是在这种竞争环境下重新焕发生机的一种新闻表达方式,许多国内报纸都特辟新闻时评专版,放在报纸的重要位置,因为新闻时评表达了媒体独特的观点和立场,正所谓,"新闻每天发生,视角各有不同","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林振明 《东南传播》2013,(5):105-106
由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的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行业深入实践,已现成效。基层是"走转改"的实践方向,"走基层"为新闻采编指明了实践途径;在新闻采编中,"转作风"与新闻源主体、新闻传播主体、新闻收受主体等三个主体产生关联,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这三个主体的作风转变;而"改文风"则涵盖两个层面的改变。围绕"走转改"这一采编实践和理论探讨,厦门卫视努力探索有特色的"走转改"之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新闻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以及传播介质的多样性,"虚假新闻"、"谣言"的传播速度更快,危害更大,对新闻真实性的维护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真实性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新闻事业的根本所在,作为新时期的新闻记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真实性对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