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发挥美育的功效,通过对语文教材的研读,让学生受到语文材料的情感熏陶、美感引领,从而在品读语言中,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通过发挥想象,培养学生感悟美的能力;融入情感,培养学生体验美的能力;并在表达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入情入境的体验性学习活动,感受作品的丰富情感,加深理解,获得启迪,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方式中通过各种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生理体验、心理体验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要重视默读和朗读,有些诗文还要求学生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读出自己特有的情感体验,在读中打开思维的窗口,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读中积累语言、体验情感、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情感教育在中职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策略有:运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挖掘教材中科学美感因素,培养热爱科学的热情;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使学生获得满意、关爱等情感体验;利用作业批改渠道,增进情感投入;发挥教师的情感魅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  相似文献   

5.
情感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语文教学本身就有丰富的情感,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也会有自己的情感流露,但是学生不能用语言来进行表达,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通过丰富的情感教学开展教育,要挖掘学生的深层情感,通过适当的方法来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这样学生可以在整个情感体验中对作品中的深层含义进行体会,从而获得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6.
情感与小学音乐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的如何培养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几点教学体验:(1)通过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2)通过讲解作品创作背景和诠释作品内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3)通过多媒体等工具、技术来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4)通过老师有感情的范唱和生动的表演来点燃学生的情感火种;(5)通过以点带面,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7.
情感教学是指通过创设愉悦的育人情境,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其产生学习的动机和需要,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新课标认为,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是很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8.
一、朗读感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 所谓朗读感悟,就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对文本的语言文字及其描述的事物、事理有所感触和体验,从而达到领悟理解的目的。朗读感悟的基本特征有三点:一是通过清晰响亮的读来刺激语言直觉;二是有读者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三是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佳径。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或学生有疑之处追问、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增强语感;抓住重点语句设计问题,诱导学生入情入境,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语感;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积累,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语感;通过换词比较,反复琢磨,引发语感,运用模糊理论,巧妙捕捉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增强语感;抓住重点标点引导剖析,挖掘内蕴,引导学生较为深刻地感受语言。  相似文献   

10.
在体验式互动教学中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主要特点有:主体性、实践性、创造性、趣味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高考杠杆制衡作用所致,高中语文教学应试能力培养依然是教学关注的重点,教师和学生深深陷进题海之中,教学情感体验被严重忽视。其实,语文教学情感体验传递和高考并不矛盾,学生在语文教学情感体验中,能够获得更多情智的开发,这对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语文教学是情感体验的重要课程,实施情感体验传递教学,也是新课改精神的基本要求。一、情感积累,教师情感素质培养语文是由文字、语言和文学等因  相似文献   

12.
杨培金 《考试周刊》2009,(5):195-195
本文针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问题,围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实现观念转变,培养情感体验的意识;创设音乐意境,激发情感共鸣;引入流行歌曲,促进情感体验;鼓励创造想象,升华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佳径.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或学生有疑之处追问、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增强语感;抓住重点语句设计问题,诱导学生入情入境,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语感;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积累,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语感;通过换词比较,反复琢磨,引发语感,运用模糊理论,巧妙捕捉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增强语感;抓住重点标点引导剖析,挖掘内蕴,引导学生较为深刻地感受语言.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对接触到的英语文化知识有求知欲;要使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综合语言技能;要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参与活动,实现任务目标,收获自信成功。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体验”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①情感化身——以情感为核心,深入理解教材。②情感桥梁——运用情感语言,发挥主导作用。③情感转移——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课堂。  相似文献   

17.
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培养并增强学生主体参与认知活动的兴趣,从而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情感教学内蕴于教学活动诸环节。当前,做好情感教学工作的要务在于:培养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情感;尽可能多地对学生施以鼓励性评价;通过对教学情境的精心设计,创设情感源;构建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甘春瑜 《考试周刊》2010,(10):55-56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本文从“师生互敬互爱,让学生体验师爱之情;学习与生活联系.让学生体验学习之乐;教学与活动结合,让学生体验亲历之趣:教师善于赞赏,让学生体验成功之喜”四个方面来论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让他们真正地愿学、乐学。  相似文献   

19.
语文美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朗读教学,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二是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通过以情感为核心的审美体验,相互交流,相互激发,感受、理解阅读对象中思想、情感、意趣和表达形式的美,培养和提高学生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对语言内涵的体味和对语言形式的深层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强调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数教师只注意知识的讲解,很少注意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每篇课文都有许多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结合点,教师该如何针对课文特点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