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峰 《体育与科学》2011,32(4):60-65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是在城市全球化深入影响以及全球城市治理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的的现代城市建设的助推手段之一。在全球化过程营造的日益蓬勃发展的城市建设中,被誉为城市空间增长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活动将随着全球性的体育产业经济转移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开展。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会对现代城市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表现特征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将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能够显著地促进城市体育场馆设施的进步和完善,体现了现代城市建设的综合实力,在增强城市建设国际影响力、带动城市消费市场以及产业发展的同时,还提高了城市居民文化体育生活水平及文明素养,从而全面提升了举办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浅析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对城市体育事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像奥运会、足球世界杯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会对举办城市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能够显著地促进举办城市体育场馆设施的完善和齐备、专业体育队伍建设、增加城市的体育人口、为举办城市积累体育赛事运作经验和提高赛事经营管理水平、丰富举办城市的体育文化、促进举办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提升举办城市体育事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体育赛事作为一种文化丰富了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同时,体育赛事的举办必将影响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结构的重构.具体体现为:体育赛事物质文化、体育赛事产业文化、体育赛事制度文化、体育赛事的精神文化对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从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突出城市文化优势、科学规划体育赛事、加强赛事文化与举办城市文化的融合提升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泰山国际登山节是著名的体育节庆活动,登山节的举办给泰山市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定量研究系统地分析登山节的举办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人才几方面竞争力的影响。从而提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为泰山国际登山节的更好的举办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大型体育赛事与举办城市联系密切,不仅能给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还会引发社会效应,推动城市文化和软实力发展,从而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但同时也会对于举办城市造成环境破坏、交通阻塞和安全隐患等负面影响,深入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发展的影响,有利于祛弊存利,对推动大型体育赛事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举办国际或国家级体育赛事成为了我国各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各级城市举办体育赛事,形成了体育赛事热.研究从"体育赛事热"现象出发,以近年来国内举办的相关体育赛事为典型案例,分析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于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正、负效应及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互动的相应策略,为实现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丰富大型体育赛事选择与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赛事举办与体育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利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意义和世界城市网络研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城市国际体育赛事网络的概念,整理出赛事网络指数和联系度的计算公式,并以上海6大品牌赛事为样本考察国际赛事网络关系,认为运动项目的国际化、商业化程度、赛事的等级和影响力,以及赛事价值链体系的完整性是城市影响国际体育赛事网络联系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扬州国际马拉松赛的现状及其对举办城市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国际马拉松赛参赛人数、参赛地区、比赛项目、竞技水平、赛事服务水平已达到世界级赛事标准;扬州国际马拉松赛的兴起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增加了城市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提高了城市的人文价值和市民的环保意识,改变了扬州市市容市貌;增加了体育锻炼场所及设施,促进了扬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扬州市城市旅游业、餐饮业、交通业的发展.同时针对赛事举办期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扬州马拉松赛快速稳定、文明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发展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催发剂作用进行了理性的分析.结果 认为,大型体育赛事能够增加举办城市经济发展的活性,增加就业机会,催发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提升城市居民心理收入,提高城市人力资本质量,加速城市体育的发展,扩大城市国际知名度.并就大型体育赛事可能给城市发展带来的风险和其它潜在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大型体育赛事将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举办,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法等方法,对举办城市的旅游业受到的诸多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能够在改善举办城市旅游市场的客源结构、为其带来大量客源的同时极大提高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和旅游营销管理水平,并能够改善举办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和促进旅游文化的交流。我国各赛事举办城市应充分抓住举办体育赛事的契机,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城市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各项建设事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城市重大事件,不仅提高了城市经济、基础设施等硬件水平,也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核心价值等文化软实力水平。广州作为2010年亚运会的举办城市,承办这种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于推动广州市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发展,促进"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核心价值,丰富完善城市形象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亚运会对广州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办权就是发展权,影响力就是生产力。广州获得2010年亚运会主办权,将给广州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运用产业经济学原理,阐述了亚运产业是广州未来6年最具影响力、具有龙头作用和地位的先导产业,预测了亚运会对广州市GDP的贡献率,分析了其对广州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提出了搞好亚运产业开发,推进广州经济全面提速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与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经济发展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时于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经济发展的若干作用,对广州如何把握2010年亚运会的历史机遇,发挥其核心作用,在迈向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加快珠江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成为具有国际都市圈形态的经济群落,提出了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广州申亚成功,将成为促进广州经济发展的一针强心剂。筹办和举办亚运会将带动广州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为广州经济的调整创造积极条件。分析申亚成功对广州经济各方面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抓住机遇,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林锋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4):16-17,22
在城市化的推进中,城市不可避免的要和体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体育观赛礼仪着手,探讨体育观赛礼仪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关系,提出培育文明的体育观赛礼仪的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国民的观赛素质,塑造广州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主题,它展现的是一国在全球化及国际分工中所体现出来的竞争力。国际竞争的中心在于生产率的高低。由于世界融合度的加深,国际化程度对一国生产率起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影响,国际化因素在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进一步凸现。如何在这一趋  相似文献   

17.
向会英 《体育科研》2024,(2):22-31,40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框架下,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以完善体育管理机制和扶持社会力量办训,提升动力配置;以激励和保障竞技体育人才队伍,筑牢动力内核;以繁荣群众体育、发展体育产业和举办体育赛事,夯实动力基础;以保障经费投入和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动力能源;以发展体育文化和弘扬体育精神,加强动力引擎。实现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应全面推进动力机制落实:一方面,细化制定完善相关配套规则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协调协同交流合作,提升动力机制效能。  相似文献   

18.
论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理论逻辑,并以广州亚运会作实证分析,论证体育赛事成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但在不同时间、空间、主体条件下,它发挥的功能与实施效果不同。时间上从国际政治向地方治理、区域经济与社会文化演变;空间上有英国早期工业化的城市复兴、美国工业化高级阶段的城市繁荣、德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城市社区共同体的形成等;行动主体上,从国家到地方,地方政府的角色从城市管理到城市管理与城市运营并重。2010年广州亚运会是珠三角区域城市群塑造的催化剂,广州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定的中国区域城市中心、特定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之下,凭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区域中心城市塑造、政府社会管理与城市经营相辅相成的运作机制而完成,相比较而言,其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归纳分析等方法,对广州羽毛球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广州在后亚运时代,羽毛球产业进入了一个品牌发展的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解决品牌发展过程中战略意识不强、文化气息不浓、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Canadians have been involved in every edition of the Pan-American Games since they were inaugurated in Buenos Aires in 1951. That participation has provided thousands of Canadian athletes, coaches, and officials memorabl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But the focus of Canadian involvement with the Pan-Ams has been the staging of games as a strategy for city building, city branding, and infrastructural investmen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an-American Games of Winnipeg in 1967 and 1999 and Toronto 2015 as exemplars of that strategy. It argues that with the successes of those games, major games hosting has become virtually an article of faith of Canadian sport poli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