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韩偓,字致光(一云致尧,系误传)①,唐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他的传世诗作有《香奁集》和《翰林集》,共存诗三百四十余首。韩偓是晚唐名臣贾占岢址炊灾烊掖厶?在昭宗李晔的群臣中,不失为一个有气节的士大夫。特别是流闽以后,他写了大量的诗篇,哀叹乱离,怀念故国,在后世遭遇国破家亡之痛的封建文人中颇引起过一些共鸣,因而,传统的文学评论对他的人格和这类诗很是推崇。韩偓在正统史书上的地位使得他的节名掩盖了他的诗名,而“香奁体”的声名狼籍又使得人们对《香奁集》采取了避而不谈的态度。因此,有关韩偓诗歌创作的研究工作至今几乎还是一个空白?疚母菹钟械囊坏闶妨虾秃珎救说氖?对韩偓生平作一简略的勾画,并对有关诗篇给予适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南宋知名词人赵彦端,《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之补。《全宋词》赵氏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且有讹误。彦端号介庵居士,祖籍开封府浚仪县(已废入今河南开封)。寓居洪州南昌县(已废入今江西南昌市),《全宋词》谓其鄱阳人,误。赵彦端一生仕宦,著有《介庵集》,亦名《介庵居士集》,《介庵赵居士文集》。又有《介庵词》。  相似文献   

3.
常建籍贯《唐才子传》谓为长安人,程亦军据常建《江行》定其为湖南醴陵人,实非。据唐诗及常建晚年活动及思想可知他当是眉县、周至、武功一带人  相似文献   

4.
《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是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由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先生任主编,并组织陕西师大文学研究所的胡主佑、吴言生等一批教授、学者撰写,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全书分三册,279万字。这是有史以来国内外最大的一部唐诗笺评巨著,从校、注、集评三方面对唐人绝句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整理、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显著的特点。一、精当审慎、明察秋毫的校勘木书以北图馆藏明万历本《万首唐人绝句》为底本,校以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全唐诗》和各种唐人别集、选本、诗话、笔记等等,披沙拣金,注出了颇有价值的异文。如杜牧《叹花》诗,本书在注出本事后说:“见《唐阙史》、《丽情集》。此处文字出《丽情集》,《唐阙史》作:‘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枝。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元刘壎曾谓《唐阙史》所载文字似胜,《丽情集》所  相似文献   

5.
韩偓是唐末著名诗人,他的《香奁集》对后世影响很广,争议也很大。《香奁集》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与词非常接近。《香奁集》与词的内在特质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香奁集》的生成环境;《香奁集》的内容及其特色;《香奁集》的词化特征。《香奁集》对词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许浑生年考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晚唐重要诗人,时人普遍推尊,后人亦多宗师,被誉为“晚唐铮铮者”。关于他的生年,历代史籍向无记载,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为德宗贞元七年(791),不知何据。近年发表的一些考述许浑生平事迹的文章,如董乃斌《唐诗人许浑生平考索》、谭优学《许浑行年考》,皆未加深究,以“虽不中,亦不远”而从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撼。笔者认为,通过考稽作晶,参证交游,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唐诗记事》卷51“殷尧藩”条记载:“尧藩束第时,许浑寄诗云:‘直道知难用,经年向水滨。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就学多新客,登朝尽故人。蓬莱自有路,莫羡武陵春。’又《酬尧藩》云:‘相知愧许询,寥落向溪滨。竹马儿犹小,荆钗妇惯贫。独愁忧过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先从一个例句的注译说起; 例1: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司马迁《报任安书》,见《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和《文选卷四十一·报任少卿书》)唐代训诂大师颜师古和李善注《汉书》和《文选》,“例1”下皆未注译。 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始为“例1”作注译: 一二,谓委曲也。言陵与己事俱不能委曲向俗人说,谓俗人不知也。(《古文观止卷五·报任安书》)  相似文献   

8.
隋文帝杨坚何以以“隋”为国号,史家多谓乃因坚父杨忠曾被周室晋爵“隋公”,坚袭爵位,称帝后,遂定国号为“隋”。从《通鉴》起到今人的不少著作皆持此说,似已俗成约定。但是,我们如果正本溯源,上述说法并不准确。事实是,杨坚父亲杨忠(华阴人)初随元颢入洛阳,原隶独孤信部下,又随魏孝武帝元修入关,尽力辅佐字文泰(周太祖)建立政权,屡立战功,赐姓普六茹氏。先受封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后升柱国。据《周书·杨忠传》载:“(周明帝字文毓)武成元年,(忠)进封随国公,邑万户……”  相似文献   

9.
四、关于祁连、焉支的含意及并列歌唱问题要想较为准确地理解《匈奴歌》,不能不首先搞清楚其中“祁连”、“焉支”的含义。祁连山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或谓“意为广漠的,寥廓的”(26),或谓意为“湿润的原野”(27)。按理说,这是不应该有异议的。《汉书·霍去病传》注谓:“即天山也,匈奴谓天为祁连”。  相似文献   

10.
试论“许浑千首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浑诗在晚唐诸家中是很突出的。历代文选家都比较重视他的诗,《文苑英华》选一百三十四首,《唐诗品汇》选一百零二首。杨仲弘选《唐音》自谓详于盛唐而略于晚唐,但对许浑诗“取之极多”(《升庵诗话》卷九)。影响较大的《唐诗别裁》也选了他十五首,在晚唐作家中仅次于李商隐、杜牧、温庭筠。打开许浑诗集,一个鲜明的印象是诗中写水特别多,不仅多用“水”字,波涛、浪花、雨露等也积简盈牍,满眼皆是,因而史有“许浑千首湿”之称。对许浑诗的评价历代毁誉不一。与诗人同时代的杜牧赞其“江南仲尉多情调”(《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斐使君见迎,李赵二  相似文献   

11.
唐代诗人后先继起,有如群星闪耀,呈现出品莹璀灿的景象,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光彩。在这些诗人中,有不少是京兆人,如王昌龄、杜牧、韦应物、韦庄、韩偓等硖频恼抛魏颓罔河?也都是京兆人。《全唐诗》中有张孜《雪诗》一首,秦韬玉诗三十六首。清沈德潜的《唐诗别裁》无张孜诗,秦韬玉只选《贫女》、《春雪》二首。清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也只选秦韬玉《贫女》一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选的《唐诗选》,则张孜、秦韬玉各选一首,即《雪诗》和《贫女》。晚唐时期,藩镇之祸,愈演愈烈。各节度使之间互相攻伐,战争连年,民不聊生。  相似文献   

12.
消厉鹗《宋诗纪事》卷48,曾慥小传云:“慥字端伯,晋江人,孝宽曾孙,丞相怀之从兄。”又卷53,曾怀小传云:“怀字钦道,晋江人,孝宽曾孙。”由此可知曾慥、曾怀是从兄弟,均为孝宽曾孙。据《宋史》卷312,孝宽乃曾公亮之子。依厉氏之说,曾慥、曾怀应为公亮元孙。然据宋曾敏行《独醒杂志》“泉南之曾,自丞相鲁公,一传而有枢密孝宽,再传而为秘监诚,三传而为今丞相怀”知曾怀当为孝宽孙、公亮曾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  相似文献   

13.
《旧唐书》卷190上《杜审言传》载:“乾封中,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预选”。按:“天官侍郎”乃武则天光宅元年九月以后由吏部侍郎所改,“乾封”是高宗年号,不当有此官。疑“乾封”为“登封”之讹。《旧唐书·苏味道传》云:“证圣元年,坐事出为集州刺史,俄召拜天官侍郎。”可知苏味道拜天官侍郎远在光宅元年以后。按苏味道“坐事”被贬的原因,《旧唐书》卷90《豆卢钦望传》有专门记载:“时李昭德亦为内史,执权用事,钦望与同时宰相韦巨源、陆元方、苏味道、杜景俭(全)等并委曲从之。证圣元年,昭德坐事左迁涪陵尉,则天以钦望等不能执政,……乃左迁钦望为赵州刺史,韦巨源……为鹿州刺史,陆元方……为绥州刺史,苏味道……为集州刺史。”上述诸人所贬,《旧唐书·则天皇后纪》作”证圣元年春一月,戊子”。《新纪》及《新宰相表》均作“万岁登封元年正月戊子”。按则天证  相似文献   

14.
《北史》卷83《王褒传》:“梁元帝嗣位,褒有旧,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仍迁左丞,兼参掌。”此句扦格难通。张森楷《南北史校勘记》云:“左丞位卑,非仆射所得迁。且‘兼参掌’三字文谊亦未足,此文盖有脱误。”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引张氏校语,按云:“《周书》‘右仆射’作‘左仆射’,无‘仍迁左丞兼参掌’七字。《通志》卷176《王褒传》‘参掌’下有‘制诰’二字。疑《北史》原文当作‘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仍迁左,兼参掌制诰’,‘丞’是衍文,又脱‘制诰’二字。”  相似文献   

15.
《魏书·薛辩传》云 :“(辩 )祖陶”。“陶”与“焘”音近形异 ,“涛”与“焘”音同形近。《北史·薛辩传》、《新唐书·宰相世系三下·河东薛氏西祖房》薛辩祖父名字均作“涛”。北魏太武帝名拓跋焘 ,《魏书》作“陶” ,当为薛辩祖父本名“涛” ,薛氏家族仕魏后 ,子孙为避太武帝讳 ,在公私谍谱之中改其祖名为音近形异之“陶”字。商务印书馆重版《中华人名大辞典》薛强条云 :“强父陶与同族薛祖、薛落分立部众 ,世号三薛” ,此说因袭《魏书·薛辩传》。河东薛氏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重要的世家大族之一 ,薛涛 (陶 )又是薛氏家族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16.
《安禄山事迹》是研究安史之乱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四库提要》本条谓:“世所传禄山《樱桃诗》,即出此书。叶梦得《避暑录话》常摭以为笑,其琐杂可知矣。”以《樱桃诗》的作者为安禄山,是一失误。对此,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未能涉及。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证》卷19仅录吴昌绶辑《劳氏碎金》所附丁敬身对此书的题识,云:“笔法明练、最足据依,盖出同时有心人手,非掇拾悠谬之作也。”也未涉及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后汉书·何进传》“进弟河(中华书局校勘记误为何)南尹苗”句,中华书局校勘记云:“殿本《考证》谓苗,朱氏子,《五行志》作‘皇后异父兄’。按李慈铭谓何后本屠家,其父早死,舞阳君改适朱氏,生苗,及何氏贵,苗亦冒姓何氏,幸《续志》偶存其本姓耳。苗与进固非一姓,故进之部将疑其同谋杀进,遂报杀苗也。”又《五行志二》“皇后兄何进、异父兄朱苗皆为将军”句,校勘记:“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案《灵帝纪》及《何后纪》皆称何苗,苗本姓朱,惟见于此。此称异父兄而前卷称同母弟,亦小异。”校勘记及所引材料辨析不甚明了,试以正之。按何苗本姓朱…  相似文献   

18.
《西湖二集》是一部短篇拟话本小说集。凡三十四卷,每卷一篇,书中第十七卷《刘伯温荐贤平浙中》所载说明前此当有《西湖一集》今不传。 《西湖二集》刊行年代据郑振锋先生考证,大概在明朝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著者署名周清源。别署济川子。武林人。其生平不详。戴不凡先生所搜两条材料略记了周氏景况,一是谈迁“北游录·纪邮》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七月壬辰条: 观西河堰书肆,值杭人周清源, 云:虞德国先生门人也。尝撰西湖 小说。噫,施耐庵岂足法哉!另一条是清初刊《凭山阁汇辑留青采珍集》卷一,有《柴荣陛三十初度序》,署“周清源(蓉湖)”作;(见戴不凡《小说见闻录》)  相似文献   

19.
李剑雄先生整理的《澹园集》为焦竑诗文研究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文本,然尚有遗珠之憾.学界对焦竑佚作时有摭拾,可补《澹园集》之阙.新发现焦竑集外文八篇、诗二首,兹加以整理.另对整理本《澹园集》中的不足略加补正.  相似文献   

20.
诵读致精,是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美育不可忽视的一端。 所谓诵读致精,即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美的内涵,逐步达到精通作品的境界。 要致精必须诵读,不诵读则无以致精。“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劝学》)“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程端礼《朱子读书法》)通过诵读,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领会祖国语言的优美和诗歌的语言特征,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