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人为本对话教学心声共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阅读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话活动”。语文阅读教学应与时俱进。通过现代意义的“对话”教学.让语文阅读教学因“对话”而精彩。究竟怎样的“对话”。才算是语文教学本质意义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教学的理念,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原则。因此,阅读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话活动。相互作用的对话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自主对话式阅读教学是新课标指导下阅读教学追求的一种教学方式。基于此,  相似文献   

4.
巴西的保罗弗莱雷在著名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对话教学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实践了“对话”式阅读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不少教师运用“对话”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尝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载体,以师生平等互动为特点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话,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相互间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语言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因此,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我们应正确运用对话教学进行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从而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那么,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就往往取决于对话的有效程度。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不是人际交往中的言语交流,而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有效“对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对话”?如何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还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课程、教育评价体系要求语文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着学生个性的塑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良好个性品格。就是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怎样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如何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教学,笔者作了一点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此,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理论,改革课堂教学成了一种自觉追求。教师“一言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以对话为形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实质的教学方式被广泛运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无效对话,形似对话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剖析对话教学中的伪对话因素,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说明语文教学从传统的“独白”走向了“对话”,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居高临下地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改变了学生正襟危坐、规规矩矩接受教师的教训和灌输的状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以“对话”来界定语文阅读教学,既体现了活动状态,又内含了主体自觉,且道出了理想追求。一、民主平等是对话的实质这里所说的“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教育交往的手段,是一种教育情境。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不仅是…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构建对话教学的平台,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文本生动形象,使教师激情洋溢,使学生兴趣盎然,使对话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对话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最终使自身达到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的目的。但是,反观现在的语文教学,“伪对话”处处都是,如何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率呢?请看一段赵丽宏的《致文学》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关键的一步。文本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教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体现文体;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是双向互动的。这里的“对话”所蕴涵的是一种教育理念,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要在轻松惬意的对话过程中完成阅读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阅读教学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有一种观点就广泛传播开去:阅读即对话。于是有人呼吁:语文阅读教学的独语状态已经延续得太久,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深受其苦,亦招来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批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实施“对话式”语文教学。当然,这种独语状况被摈弃后,有目其睹的结果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喧哗与骚动。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对话”被认为是一种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实现自我发展,彰显独特个性,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平等”“对话”作为一种新思想、一种新形态,必将为我们的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实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激活对话欲望;积极参与对话;开拓对话空间;创设对话平台。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对话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展开对话需要一定的对话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