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贺晓波 《广西教育》2011,(18):53-54,57
不同的教师文化影响到教师队伍的工作效果以及成员的专业成长。在教师专业发展文化中,倡导差异合作文化可以达到"个人差异化发展,团队整体性提高,学生全方位受益,学校竞争力提升"的目的,其实现形式是以"分享、合作、发展"为核心精神的教师专业共同体。从倡导合作教师文化的角度来看,必须从两个方面改革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对工作领域的评价要拓宽;对工作层次的评价,不仅要看个人成就,更要重视团队成就。  相似文献   

2.
论重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作为具有综合性质的重点师范大学,在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优秀教师的新形势下,首先,需要实现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其次,在澄清免费师范教育目标错误认识基础上,提升办学层次,确立精英化的培养层次目标和本土化的服务对象定位;再次,从高水平综合性自身基础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设计基于"4+X"的多种教师培养模式;最后,根据优秀教师的标准设置崭新的课程。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中教师的职责使命迫切需要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两者的不同研究历史以及教师专业化的"技术化"研究误区,一定程度上导致师德教育未能深入到教师专业发展层面来开展。师德建设要走出困境,取得实效,必须要注重与教师专业情意提升相结合,注重师德修养与专业知识技能形成"合金",使师德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提高高职专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高职专业建设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高职专业建设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仅要由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评价,也要吸收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专家形成评价共同体;不仅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更要覆盖专业建设管理和专业发展资源等领域;不仅要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更要形成质量文化;不仅要注重投入,更要注重过程与结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由"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逐步转向"生态取向",然而,目前,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观念阻隔、师范教育制度阻隔、教师培养方式与教师个体生存方式钳制等,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生态失调、教师群体生态失序、教师生态系统失衡等,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为此,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回归到应然的专业发展生境中,营造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系统,才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努力推动基础教育的转型.具体为,在教育价值取向上,从追求现实功利转向关注教育对人的发展价值;在教育质量评价上,从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发展评价;在学生培养模式上,从高度统一的标准化模式转向注重基于需求导向的培养;在教育管理方式上,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转向注重思想领导和专业引领.要实现教育转型发展,关键是要完善教师督导评价体系,实现教师教育境界和综合素养的专业提升.  相似文献   

7.
教师绩效评价是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两方面.在以往的教师评价过程中,过于注重任务绩效和奖惩,产生了许多问题.实施教师绩效评价,应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还要注重发展,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更关注过程,在评价中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  相似文献   

8.
张爱娟 《海南教育》2014,(20):83-83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师要自发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研究领域重心从群体的被动专业化转移到教师个体的主动专业发展,教师个体内在的能动性越来越被重视。这意味着,在传统上对教师的"专业特性"的界定——对学科内容的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技巧之外,教师还必须要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extended professionalism),那就是:有能力通过系统的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别的教师和通过在课堂研究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绩效评价是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两方面。在以往的教师评价过程中,过于注重任务绩效和奖惩,产生了许多问题。实施教师绩效评价,应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还要注重发展,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更关注过程,在评价中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师范教育被分为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独立的系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也不符合社会发展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世纪的师范教育应注重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这是师范教育接受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的客观反映,是师范教育深化内部体改革的基本途径,是师范教育促进教师职业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选择,是师范教育遵循教师成长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是E时代,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以它独具的优越性,成为这个时代教师培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教师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培计划”的成效不仅得益于党和政府对教师培训的高度重视,不仅得益于长期积淀的培训经验和仁人志士的精心组织,其关键更有赖于对教师培训的理性认识和创新实践。从教与学的角度上讲,充分认识“学习者”、“教学者”和“生命者”的教师角色,深刻领会“状态大于方法”、“研究大于经验”和“关键大于整体”的培训取向,积极践行“以关键问题为基础”、“以反思研究为支撑”和“以幸福人生为追求”的培训策略,这既是“国培计划”高效实施的现实命题,更是推进教师培训科学化、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国培计划"不仅是一个教师学习成长的机会,也是一个探索教师培训及发展问题的平台。培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讲座变成满堂灌,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脱节,培训缺乏互动,考察观摩流于形式等。教师培训中,如何真正立足于成人学习的特点,立足于教师的长远发展,设计适切的课程内容,是需要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美德日三国高校在教师结构与聘用方面的共同点是:教师学历较高,学缘结构合理,兼职教师比例较大,招聘条件严格,终身制与任期制结合,重视教师培养与发展。通过比较与借鉴,我国高校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应该严把教师“入口”关、重视教师培养与发展、避免“近亲繁殖”、建立开放竞争的教师流动机制、建立规范有效的教师聘用制度。  相似文献   

15.
制约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瓶颈性因素:教师职后教育自身体系建立问题,虽然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然没有根本的改观,其中一个特别值得引起重视的是,高师院校在职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不容乐观,而在日益强化的综合化改革中,这个问题又在整个教师教育领域里,有被忽视的倾向。这是绝对要不得的,因为,我国在新时期的教师教育改革中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将会给事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并且高师院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当其冲的主体和关键,高师院校需要尽快转变观念,抢抓发展机遇,为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真正建立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不应只局限于职前,而应融入完整的教师职业生涯之中。基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应着眼于教师专业的终身发展,重视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又不能桎梏于某些基本教学技能。师范生实践能力的静态抑或动态培养,不但需重视基于学科教育教学的能力训练,还应考虑师范生的进取心、责任感、社会角色、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师任职资格要求较高,不仅要有高学历,而且必须有企业工作经验;教师专业发展规范,教师在职培训要求严格;聘用大量兼职教师,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借鉴其成功经验,我国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应转变观念,研究制定高职教师入职标准,制定专门针对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和体系,加强教师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和兼职教师聘任机制,加快队伍建设及良性发展,进而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现行教师评价三个基本问题的批判:后现代主义视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师评价研究的后现代取向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教师评价常常演化成机械的、毫无意义的活动,许多教师以一种害怕、怀疑和敌意的目光看待教师评价。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评价的现代主义取向所导致的评价主客体的分离、评价的工具人假设以及量化的评价方法。借用后现代主义思想,在教师评价中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并树立人性化的评价观。我们不能仅仅看到评价在促进教师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工具性”,还要超越这种狭隘的“工具性”眼光的局限,认识到评价不仅应该而且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促进教师个性的张扬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同时,要在教师评价中注重质性评价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有力地提高了我国中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但中职师资培训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程开发能力不足,培训中缺乏针对性,培训基地没有与企业建立实质性的联系,中职学校和中职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等。因而应通过构建"立体化"中职师资培训体系,建立培训的科学的动态调整机制等完善中职教师培训体系,使得中职师资培训迈向深入、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中职德育教学职业素养的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上内容可通过德育课程教学、专业实践课以及日常生活管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