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是作文指导的核心。让学生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作文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陈凤娟 《学语文》2014,(5):56-57
"说真话,抒真情"是作文的前提,也是作文的价值和魅力所在。我们只有在生活中发现真情、感受真情、播撒真情,让读者感到文章真实可信、真挚感人,才能让写出的文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否则,弄虚作假、胡编乱造的文字游戏只会败坏读者的胃口。那么,在写作教学中该怎样才能突破"虚假"作文的瓶颈呢?  相似文献   

3.
作文的生命来源于真情的流露,而真情来源于生活。读一些孩子们的作文,总觉得感受不到那纯朴童真、童情。有感于此,我们应倡导以“记真人、叙真情、写实景、抒实情”来组织习作活动,强调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熟悉的真事、真想法、真感受。本文试从“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入手,提出在作义教学巾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直倡导以真情作文。抒写心中想说的话。他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作文无非是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交流彼此的感情而记下来的话。情乃作文之生命,作文之灵魂。所以,我们Ⅱ乎唤作文的真情回归,鼓励学生写真话,诉真情,“我手写我心”,自然流泻灵动的文字。  相似文献   

5.
周启群 《初中生》2015,(2):17-19
说真话、抒真情,是指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认识,它是文章打动人心的魂魄所在. 著名作家曹文轩说:“写作不过就是真实地、充分地、独特地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当我们心底的真情爆发了、喷涌了,当我们的文字个性化了、细节化了的时候,我们笔下的作文就一定会打动人心.”可见,作文贵在情真意挚.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说真话、抒真情”的典范,不概念化、不矫情、不套作、不乱编,而要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写作中,我们如何做到说真话、抒真情呢?不妨试试下面四招.  相似文献   

6.
真实是作文的灵魂。只有道真话,说真人,吐真情,作文才能吸引读者,才能感动读者,让人回味。玉恒老师说过:"作文不是加工一件现成的物品,而是要从‘内心’生发出产品来。"这话强调了作文是对生活的感受。可见,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教科丈组织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是责无旁贷的。“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它要求作文应当是真我的体现,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作丈才有生命力。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丈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以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生活是真实的,作丈也应当是真实的。摒除虚假浮夸,才能写出真实之文。  相似文献   

8.
法国著名的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真情是文章的生命.作文提倡说真话、抒真情。它是作者心灵的歌唱。但如今很多同学一写作文就东拼西凑、生编硬造、缺少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力度不够。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下面笔者结合具体课例.谈谈写作时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马志龙 《天津教育》2022,(3):144-146
<正>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不说假话、套话、空话,而是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尤其是要求学生动真情、说真话,用真心、真情写作文,使作文生动形象,打上学生的个性烙印,蕴涵学生的真性情,从而打动读者之心。结合当前小学生习作问题,笔者通过促使学生“我手写我心”,真心写作,唤醒真情,让习作呈现生机与活力,也让学生借助习作提升个人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对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诉真情,说真话,讲述自己日常的一些点滴小事,或基于内心的想象与创作不断付诸笔端,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要尊重学生意愿,鼓励自由思想,让学生说真实的话,说自己心里的话,写出“真话作文”。面对不乏真话、但质量堪忧的“真话作文”,可引入同伴讲评。其间,教师应做的是:倡导宽容,保护表达热情;引导讨论,梳理表达意图;指导比较,探究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谢丽坤 《课外阅读》2011,(8):261-261
作文是“说真话,诉真情”的自由天地,是生活的再现。在作文教学中,我感到大多数学生怕作文,甚至对作文产生了畏难情绪,这极大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究其原因,主是学生缺乏习作兴趣,思维受约束,老师的教法单一所致,为此,我们在作文训练中,只有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因势利导,开拓思路,才能提高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世上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刘勰《文心雕龙》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好文章饱含着人情、真情,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读者的情感。写作中只有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才能摒弃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写出有真切感受、有真情实感、有个性的文章。在我看来,能让老师给高分的作文有这样两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常感作文教学难,学生写作文常感到语言贫乏,思路老套。本文对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作了分析和阐述。陈旧的作文教学观念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写作环境,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正确地把握评价标准,教师坚持“鼓励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作文应该说真话,应当打开心灵的窗户,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文章才有味道,才能感动人。可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学生,他们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无感可发。写的作文要么空话、假话、废话连篇,要么抄袭别人的作文,张冠李戴,文不对题。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作文时写出真情实感呢?我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作文应该说真话,应当打开心灵的窗户,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文章才有味道,才能感动人。可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学生,他们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无感可发。写的作文要么空话、假话、废话连篇,要么抄袭别人的作文,张冠李戴,文不对题。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作文时写出真情实感呢?我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中学 ,学生写作水平低 ,作文教学效率低是个老大难问题 ,是个普遍现象。许多专家和教学同行纷纷对规律、过程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探索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 ,在这个过程中 ,大家可能忽视了一个特殊因素———情感因素的作用。教师应该如何调动情感因素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呢 ?可以从如下方面做起 :一、鼓励说真话 ,抒真情 ,培养写作兴趣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作文要写真话 ,抒真情。早在 192 9年 ,他在《作文论》中就提出 :“我们作文 ,要写出真实 ,自己的话。”这样 ,学生才会感到有话可写 ,有情可发。而我们农村中学 ,为了学生在考试…  相似文献   

17.
陈冬 《课外阅读》2010,(9):157-158
真情是文章的灵魂。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作家峻青也说过:“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人生,用自己的声音表述自己的见解和爱憎。此种毫不掩饰、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亮出自己不囿于世俗而勇于独立思考的真实观点,充分施展自己的个性的率直,是十分可贵的。”可是在学生作文中,我们常会看到连篇累牍的空话套话、枯燥无味的心灵剖白、虚情假意的无病呻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感悟从而在作文里边说真话,抒真情呢,笔者在教学中作了如下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感人心者在乎真”,叶圣陶先生说:“想要写作,真是最易萌生的欲望.差不多同想吃想喝的欲望一样。”无数事实也证明,凡受欢迎的、流传久远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说真话、抒真情的作品。可见,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是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同时,只有抒发真情实感,才能真正的做到打动人、感染人。因此.我们在开展学生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情、抒真情。那么.在记叙文写作中如何抒发真情实感呢?  相似文献   

19.
陈如 《考试周刊》2011,(70):68-69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 叶圣陶先生曾说:“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达意。”“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蒋金庸先生曾说:“进行创作,最宝贵的东西是感情的真挚。”《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是的,小学生作文应该反映精彩的童心世界,内容充满儿童情趣,语言淳朴率真,童言无忌.说自己想说的话,尽情地释放心灵,写出童真、童趣。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个性化教学过程的探索中,要始终以生活为写作之源,个性为写作之魂的原则,只有牢牢抓住这两点,让写作这一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精神享受,学生才能抒真情、说真话,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