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新书目》2012,(8):6-6
由接力出版社和法国伽利玛少儿出版社共同开发的"第一次发现"丛书《瓢虫》和《森林》的多媒体互动体验版电子书提交至苹果应用商店(AppStore)审核,8月下旬将正式上架与全国读者见面。该书是接力社进军童书数字出版的首批产品,也是该社在童书数字出版领域实施精品化战略发出的"第一弹"。  相似文献   

2.
《出版参考》2013,(9):7
《北京晨报》报道:接力出版社近日一款儿童数字应用程序"第一次发现"系列之《瓢虫》,在国内首份针对苹果平台上儿童应用程序的专项排名——《2012年度十佳儿童App排名》中,位列第八名。产品中,孩子们通过喂瓢虫吃东西,让瓢虫展翅而飞,给瓢虫指引方向等互动操作,可了解瓢虫的生活习性。形成了将纸质童书多媒体化、游戏化的寓教于乐。该产品采用了仿3D技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国内原创童书发展势头愈来愈好,接力出版社更是坚持原创童书的精品出版原则,2013年相继推出彭懿老师的系列幻想小说《我是夏蛋蛋》全六本。坚持"好玩、好看、感动"的《我是夏蛋蛋》从一批精品原创童书中脱颖而出,荣获2013年金风车中国原创童书,2013年度桂冠童书等多项童书大奖。《我是夏蛋蛋》全系列讲述了一个长在藤上的小精怪——夏蛋蛋的充满幽默、温情、魔幻的成长历险故事。该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近日,接力出版社"引擎文库"小说品牌正式确立。与此同时,接力出版社将出版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两本畅销作品《圣女的救赎》和《神探伽利略的苦恼》。所谓"引擎文库",是接力出版社推出的全新外国小说系列。"引擎文库"系列旨在将优秀外国文学作品作梳理和规划后,系统出版。该文库精选各类小说作品,收录大师们的颠峰之作。  相似文献   

5.
增强现实技术成为科技发展新亮点,也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近。数字出版和数字化阅读前景看好,技术与出版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在童书出版领域也是如此。在具体实践中,增强现实技术与童书出版的结合有其必然原因也存在着问题,对AR童书现状的认识与反思,关乎着"AR+出版"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韩阳)近日记者从接力出版社了解到,引进出版国内超级畅销童书"马小跳"系列的法国菲利普比基耶出版社,近日又签下著名动物小说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创作的《黑焰》,这是继"马小跳"版权输出后接力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2012,(19):24
正本刊讯(记者缪立平)6月30日,由接力出版社、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新阅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童书数字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阅读研究所名誉所长朱永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  相似文献   

8.
近日记者从接力出版社了解到,引进出版国内超级畅销童书“马小跳”系列的法国菲利普比基耶出版社,近日又签下著名动物小说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创作的《黑焰》,这是继“马小跳”版权输出后接力出版社又一个成功的图书版权输出项目。该出版社对黑鹤的作品非常欣赏和关注,其新作《狼獾河》的版权贸易也正在顺利的洽谈当中,  相似文献   

9.
陈艾婧 《新闻世界》2014,(7):314-315
动画片和童书这两种文化创意产品互动产生的动画出版不但丰富了童书出版的文化样态,激发了童书市场的多元阅读需求,让童书选题类型更为灵活多样、异彩纷呈,多元化的营销渠道也使出版社的赢利点得到最大化的延展。本文试从选题和营销两方面,简析以《熊出没》系列图书为代表的动画出版的全品种创意出版、全方位营销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21,(10):18-21
作为著名童书作家和插画家,苏斯博士属于大器晚成.苏斯博士的成名作《戴帽子的猫》是他的第十三部童书,出版那年他53岁了.《戴帽子的猫》不同于苏斯博士已经出版的其他童书,这是一本小学一年级的阅读课本.苏斯博士创作《戴帽子的猫》,纯属偶然.  相似文献   

11.
资讯     
正《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原著故事系列全新升级上市最近新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动画片在央视少儿频道黄金时段热播,其豪华的配音阵容、生动的故事、精美的画面将人们重新带回到了美好的童年。早在2002年,接力出版社就已经出版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原著故事书,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累计销售已超过百万册。现在,接力出版社又将重磅推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原著经典故事》,这套书中收录了200多个原著故事,旨在为小朋友们呈现出最完整、最原汁原味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童话故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中国最早关注父亲教育、揭示父爱重要性的童书佳作。  相似文献   

12.
从童书出版的主题看,2020年童书出版由防疫抗疫主题出版、新时代主题出版、"新四史"教育主题出版等几部分构成.从童书出版的网络媒介视角看,面对疫情期间线下实体书店、图书馆等阅读场所的停摆,童书数字出版平台与网络图书营销成为2020年童书出版的重要现象.从童书出版的推荐与展览视角看,童书推荐目录、畅销书榜单、童书展览等为2020年童书出版、童书读者和童书研究者提供了竞争、研究和阅读的动力与指引.从童书出版的"十四五"发展机遇看,我国童书出版将迎来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童书的发展机遇,数字童书出版将主要朝着非视力数字出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泰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趋势已初见端倪.早在四五年前,绝大多数泰国出版商就开始在印前阶段采用桌面出版技术.近两年来,东南亚地区的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迅速,泰国民众的阅读习惯也潜移默化地随之发生改变.这无疑为泰国的"电子书刊热"提供了市场条件.尽管目前电子书刊只占该国出版市场极小的份额(电子书至多1%),但多数书商相信,随着电子书刊阅读设备的普及和内容的丰富,数字出版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云计算对数字出版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倩 《中国出版》2012,(13):37-39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在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上,来自世界各地的840位出版业内人士曾预测纸书将在2018年彻底被"电子书"取代。2010年9月,美国《纽约时报》总裁苏兹贝格宣布,他们将在2015年停止纸媒的印刷与出版,全部转为网络出版与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网上读到,《2011中国电子书产业发展报告》将电子书出版分为三个层次:电子书1.0、电子书2.0和电子书3.0。1.0是纸质版与电子版并存;2.0是仅有电子版,没有纸质版(例如盛大文学);3.0是增强型电子版,即多媒体电子书。  相似文献   

16.
正豪伊的第一份报告《亚马逊7000报告》,分析的是亚马逊电子书店里三个类型小说畅销书榜的7000种电子书,数据显示,自费出版作者的收入高于传统出版作者的收入。许多人不以为然,指出豪伊的分析没有纸质书的数据,而且所分析的电子书的类别和种数有限,只有区区三个类别里的7000种电子书。2月13日,豪伊和数据先生发布了第二份分析报告《尼尔森报告-纸质书与电子书》,将电子书的数据与纸质书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虽然自费出版作者遭到实体书店的抵制,几乎没有纸质书销售,但是自费出版作者的总收入仍然高于传统出版作者。  相似文献   

17.
业界动向     
台湾推进华文数字出版日前,借台湾2006年度补助发行数字出版品及数字出版创新奖颁奖之际,主管负责人指出,数字出版是重要潮流,主管部门藉由推动补助与数字出版创新奖两项方案,鼓励传统出版业者从事数字出版品的创作与发行,进而奠定出版业数字化基础,建立示范性指标,以利占有华文语文市场的发展优势。此次获补助发行数字出版品分别为《牛顿影音馆》《、凯蒂游名画——儿童e想图画书》《、M-picturebook手机e绘本》、《空中英语教室行动学习杂志》《、智能藏电子书——台湾小说·青春读本系列》、《MPN行动出版网——一个发行手机书、手机杂…  相似文献   

18.
傅西平  尚颜 《出版参考》2011,(12):38+30
本文概述欧洲四国数字书出版,主要概述2010年数字出版市场的重点,消费者新的购买和阅读行为,电子书、阅读器、移动设备、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PUB,数码印刷的分布和数字传播。法国电子书市场就法国而言,仅1%的销售额来自"非物质化",2008年主要是CD、DV支持,2009年电子书销售增长了2.5%法国三个电子书商发行平台:Gallimard、Le Seuil和Martinière提供3500种电子书,法国三大电子书销售平台:EdenLivre提供3000种电子书  相似文献   

19.
八卦乌鸦出版社(Nosy Crow)是英国一家新兴的儿童读物出版社,其开发的童书应用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游戏与叙事的有机融合.本文分析叙事和游戏两个要素在增强儿童电子书互动性方面各自不同的表现,探讨两者融合的可能性和存在的矛盾.然后通过剖析其《白雪公主》《小红帽》等童书APP中游戏与叙事相融合的情况,指出唯有有机融合才能加强图书与读者的互动,使故事得到多角度呈现,从而发挥数字产品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2019年伊始,《古董局中局之佛头起源》与《明星大侦探之头号嫌疑人》这两部国产网络互动剧相继进入大众的视野,并从竞争激烈的网剧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互动剧以数字游戏的奇观重新定义人们"观看"的姿态,而这一现象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康斯坦茨学派所高举的"接受美学"旗帜遥遥呼应。因而,本文将以这两部网络互动剧为例,试图从叙事方式、互动机制、IP产业三个方面探析我国网络互动剧的接受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