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延迟满足"是衡量创业型大学生心理素质成熟度的重要视角,本文针对创业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延迟满足的关系展开研究,同时考察入世心理、出世心理和自尊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借以分析创业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及互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职业延迟满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出世心理、入世心理和自尊均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职业延迟满足;出世心理、入世心理和自尊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延迟满足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思想认识、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学有所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分为主干课程和延伸课程两类;课程教学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体验相结合、他助与自助相结合三个原则;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与典型案例分析、心理素质训练与拓展等方式进行教学;采用理论效果评估与实际操作效果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就业难引发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日益凸显,表现为自卑、自傲、攀比等心理问题,在深入分析就业心理危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辅导员角度提出了以构建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基础,以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着力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素质提高相结合,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和取得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大学生"三创"(创新、创优、创业)能力的培育与辅导员异质型人力资本密切相关,两者可以借助于常规培养与特殊培育相结合、系统整合和科学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得以落实;通过建立目标责任机制、整合协调机制、保障激励机制以构建二者的内生性组织协同模式。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探讨了开民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增强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促进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科学化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颖  邹辉 《林区教学》2010,(10):19-20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聚焦于专业知识层面,而且关注于心理素质方面的健康程度。高校理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在现实图景下解决在校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结合建设"三型校园"这一积极的理念,旨在明确心理辅导在大学校园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以期探析校园建设进程中心理辅导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改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完善高校全面化教育职能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时期要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就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要把握有效方法 ,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把握重要时机 ,合理调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把握情感因素 ,积极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适应社会十分不利。为努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他们健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系统地开设心理素质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开展心理咨询,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辅导;营造一个心理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的重构,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秉承着发展性与干预性相结合的形式,与互联网进行融合,不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作为目标,注重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期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缓解大学生的压力,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素质及价值观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素质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和价值观量表测量352名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价值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总分以及各因子在性别、专业认同度、籍贯等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心理素质总分与价值观总分及各因子密切相关。大学生心理素质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应注重个体干预和团体辅导,应结合价值观教育同时进行,实现大学生心理和价值观的同步成熟。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大部分都与家庭成长背景,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等因素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了解新时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状况,探索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机制的构建策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构建"家校合作"的学校心理卫生管理模式,为学校心理卫生工作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实验的方式考查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心理专题讲座相比,团体辅导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更有效;团体辅导比心理讲座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效果更好,但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心理讲座与团体辅导相结合也不失为一种好方式。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冲击与震撼.这就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工作方式上也应随之改进.要突出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以迎接时代的挑战.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联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对策机制研究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危机预防,重在强化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强心荆,是心理教育工作的良方.适时地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与预警系统已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要在反思传统教育和危机预防中"生命教育"缺失的基础上,给生命教育以必要的人文关怀与重新审视,坚持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的生命教育理念,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把握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心理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化则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导方式。以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为基本论域,重点探讨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问题,分析几种主要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价值观辨析法、榜样引导法和行为强化法)的理论基础与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16.
9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人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耐挫力差,逆反心理强,在心理断乳的大学期间相对较易出现心理问题。本研究根据90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妥善解决学生各阶段的心理矛盾,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多元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用"面教育"和"点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并提出心理健康课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生命观的扭曲与道德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适应社会十分不利。为努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他们健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系统地开设心理素质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开展心理咨询,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辅导;营造一个心理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适应社会十分不利。为努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他们健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系统地开设心理素质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开展心理咨询,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辅导;营造一个心理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9.
学习化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指导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化社会背景下,在高校职业指导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适应职业指导全程化、全面化的需要;二是适应职业指导实现成才教育的需要;三是适应职业指导实现"自我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职业指导中的作用是: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择业心理素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校体育心理素质教育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与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列举我国学校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呈现"由单一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向多元化心理素质教育目标方向发展"、"由主观性向客观性方向发展"、"由阶段性效应向阶段与长远性效应相结合方向发展"、"由目标化向实质化方向发展"四个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