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岩 《新闻与写作》2007,(10):56-56
一篇稿.通常是有骨有肉.骨肉相连。才能鲜活真实。但骨多还是肉多.就需要有个合适的比例。新闻稿不是社论,不是文件.也不是文学作品,只是依据事实、报道事实.并没有一丝创造和想象的空间.所以最怕骨多肉少。那么到底骨多少、肉多少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编了几篇工作性、专业性较强的稿件有一点体会。稿子不大好看,人们就说,尽是骨头,没有肉。新闻稿不是社论,也不是文件,最怕多骨少肉。一篇稿,当然应该是有骨有肉,但也得有个合适的比例。不同的体裁,比例也就不同。消息,天生是叙事为主的文体,要丰满、生动,骨肉之比至少要三七开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市报人》2006,(11):39-39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在2006年第3期《今传媒》发表文章《消息要七分骨三分肉》。消息,天生是叙事为主的文体,要丰满、生动,骨肉之比至少要三七开。什么是消息的骨?就是稿件中理性的东西,如丁作思路、文件引语、背景交代、专业术语、作者旁白分析等。什么是消息的肉?就是构成新闻的事实。包括事实的过程、情节、结果、时间、场景、人物、语言、数据等。  相似文献   

4.
1981年底,梁衡身为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的记者在福建采访,他坐公共汽车从福州到厦门时,路边闪过一条标语:“栽树要有打虎劲,护林要有绣花心”。虽然只是一闪而过,可这条标语着实让梁衡思索了一番,他想,当记者何尝不是这样呢?“采访勇如初生犊,写作巧似绣花妇”,这个座右铭就这样在梁衡的脑海中形成了。  相似文献   

5.
刘峰 《视听界》2002,(6):83-83
我有个习惯,每天都要买好几份报纸。很快发现,其实买一份也就够了。虽说现在报纸很多,又是晚报又是晨报的,但可看的内容大同小异,常常是相同的那样几条消息,甚至连标题都只字不差,是一个模子克隆出来的。不由得就想,干嘛要花钱买那么多报纸呢,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吗? 有时候也能看到“独家新闻”。比如几家报纸都登了同一个消息,有的不以此为满足,又多了一个或几个电话,不论电话是  相似文献   

6.
新闻文摘     
梁衡对新闻定义作补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在他的《新闻原理的思考》一书中,对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在”的定议作补充说明。他的新的表述是:“新闻是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惰息传递。”梁衡对其中两点变动做了如下解释:一是增加了受众的态度。新闻报道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但并不是每一件新发生的事实都可以报道。实际上现实社会中绝大多数新发生的事实,记者都不去报道,只选择那些大多数人或者绝大多数人关心的事实去报道。新闻首先要考虑有多少人爱看,有多少人要听,有时还要考虑它的社会作用是正是反,…  相似文献   

7.
一条消息不能骨肉分离,具体办法就是要用肉包住骨,学会用事包住这个理。一是少议论,少解释,多叙事。二是要藏骨,不要露骨。  相似文献   

8.
大凡报纸,总少不了言论栏目。 言论和消息、通讯、摄影一样,是新闻体裁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并列关系。“让消息唱主角”是从数量角度而言,强调版面上要多发消息,不是说非得消息放头条,其他次之。言论写得好,即便是普通读者写的小言论,也可放头条。有什么文件规定过,小言论只能叨陪末座,当配角呢? 言论是一个独立的品种,它可以配合新闻,也可以自成一家,有感而发,兴之所至,给人启发。只要能吸引人读下去,读完后有所收益,起到思想交流的作用,就行了。何必一定要依附于某篇消息,或者受制于某个“时节”?言论不是“陪衬”,只…  相似文献   

9.
观点加例子,这是不少通讯员在写消息时常用的一种手法。用这一手法写出来的消息,不是内容单薄,就是呆板老套,看后让人觉得味同嚼蜡。这类消息究竟有啥毛病?毛病就出在缺少概括上。何谓概括?《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简单扼要。写消息离不开概括。有了概括就使一篇消息既有骨头也有肉,既有点上经验也有面上成果,显得丰满厚实,简洁明快。概括,宛如衬托红花的绿叶,它能给消息增许多色彩。写消息时究竟如何概括呢?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概括新闻事实。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但新闻事实并非都是一个个完整…  相似文献   

10.
新闻短的问题.新闻老前辈陆定一、李普、穆青曾大声疾呼新闻要短,特别是消息要短。可是,现在的新闻仍是越写越长了。新闻文章化,消息文章化。翻开机关报,长文比比皆是,特别是党报头条消息,一个很好的消息成了一篇长篇报告,一版只能登两三篇稿子,版面就都被占完了。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写得那么长,谁有时间看呢?谁又有时间读得下去呢?报纸校对最苦,得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其他人甚少关注,就是领导干部也无暇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去读。  相似文献   

11.
政经资讯     
【话语】现在联系方式太多,好像一下子把人的距离拉得很近,每天光手机短信就上百条,还有MSN、E-mail等;但实际上静下心来想一想反而挺孤独,这么多的联系人,有多少是真正的知己呢?有多少能够秉烛长谈彻夜不眠呢?还有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并由此产生的诗歌,也  相似文献   

12.
有人写了一则消息,说河南的小麦今年增产两亿多公斤,是历史上第二个好年份.可是从第二天起,北京有三家报纸接连发表消息,说河南小麦原来预计增产十多亿公斤,但只增产两亿多公斤,有两千多万亩麦子因种子退化少收四亿多公斤.这样一来,前面那个消息就大为逊色,成了一篇只报喜、不报忧的报道。那则写“河南小麦增产两亿多公斤”的消息,在写增产的同时,为什么没把没完成增产计划及其原因也写上呢?是不是怕写上会减低宣传的分量呢?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年轻记者问一位老记者:“我们能用电话采访吗?为什么领导上总强调不要用电话采访呢?”这位年轻同志提出这个问题,是觉得用电话采访效率高。新闻不是要讲时效吗?为什么有现代化的工具不用呢? 应该承认,电话采访我们有时也是要用的。1986年夏天,一辆载着60名北京游客的大旅游车在去五台山的路上翻入深沟。新华社山西分社得到这个消息,觉得这件恶性事故应马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主观色彩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影响,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提倡作者直接议论或抒情。新闻报道被称作是“藏舌头”的艺术,发表的应是“隐形意见”或“无形意见”。如果新闻中有太多观点、态度和情感的直接流露,就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这已成了消息写作理论中的定论。然而,消息中是否就完全不能有议论呢?其实,早在1931年,毛泽东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中,就消息写作发表过这样的观点:“也不是完全不发议论,要在消息中插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发的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就觉得太多。议论要插得有劲,疲沓疲沓…  相似文献   

15.
有同志认为,国外科技书的翻译出版不宜过多,应当规定一个适当的比例。为什么要规定这样一个比例,这个比例多大才算“适当”呢?未得其详。但那意思是很清楚的:国外科技书的翻译出版多了,会使中国人脸上无光,甚或有“崇洋媚外”之嫌,因此应当“自力更生”,以出版自己人写的书为主。这些同志一味想使自己脸上光彩,似乎连翻译出版外书的目的也忘记了,在他们看来,翻译出版外书似乎不是为了汲取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而只不过是丰富出版物花色品种的一种点缀。按照他们要规定的这种比例,自己人写的书出不来,就不能去翻译出版外书。要想翻译出版一些外书,就必须更多地出版自己人写的书,不够  相似文献   

16.
在办报实践中,我有这么一点认识:报纸的消息、通讯就像报纸的“肉”,言论就像报纸的“骨”。一张报纸光有“肉”不行,还必须有“骨”。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平顶山矿工报》言论来稿较少,刊发的言论质量也不太高。看着一张张报纸,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个人认为,消息、通讯只是告诉人们新近发生的事儿。对这些天天发生的好事坏事、喜事忧事,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褒什么、贬什么,报纸应该有明确的态度。这个态度只有通过言论才能明明白白表  相似文献   

17.
文章的结尾,也就是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应当写得精彩,这是古今名家十分重视的一个写作问题,并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那么,消息写作要不要有个精彩的结尾呢?在新闻界曾有过不同的看法。有的同行说,消息写作一般采用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说完就止,没有必要讲究结尾。但是,更多的同志认为,大多数消息写作应当有个讲究的结尾。因为它和导语、主体、背景同样是一条完整消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笔者赞同后者的看法。新闻写作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报纸上经常看到,除简讯、快讯和短消息之  相似文献   

18.
言论的采访     
写消息,写通讯,头道工序必须是采访,这是没有疑问的。那么,作为新闻中一种重要的体裁言论呢?写言论要不要采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不太一致了。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言论主要是谈思想、讲道理、说见解,可以闭门造车,用不着采访。事实上,几乎所有谈采访的书,包括大学里新闻采访学的教科书里,说的也全是新闻的采访,而不论及言论的采访。这不是疏忽,而是误解。  相似文献   

19.
言论的采访     
写消息,写通讯,头道工序必须是采访,这是没有疑问的。那么,作为新闻中一种重要的体裁言论呢?写言论要不要采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不太一致了。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言论主要是谈思想、讲道理、说见解,可以闭门造车,用不着采访。事实上,几乎所有谈采访的书,包括大学里新闻采访学的教科书里,说的也全是新闻的采访,而不论及言论的采访。这不是疏忽,而是误解。  相似文献   

20.
杜京 《传媒》1999,(3):15-18,26
梁衡在他著名的《新闻三部曲》评论集中谈到,作者与笔下所写人物的关系,就如同月亮和太阳的关系。他说:“把自己当作月亮吧。要发光,先用双手托起一个太阳。”作为一张报纸、一本刊物又何尝不是这样?《中华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