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历史认识是历史学家通过运用历史认识工具、历史认知图式和史料、历史遗存物去实现客观历史实在的重构,是史学主体通过史料中介对史学客体的能动反映.探讨史学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批判地汲取实证主义、主观主义等传统史学的精华,对史学认识过程中坚持唯物史观,并在唯物史观指导之下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察了实证主义、主观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历史认识论,阐明了唯物史观科学地处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真正做到认识主体与客体的能动统一.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史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史家作为中国史学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对有关重大史学理论问题如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史料考证与历史解释的关系、史学在新时代的经世致用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革新了旧的史学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改革开放为突破口和催化剂,我国社会正经历重大变化和转型,在社会变动过程中,许多重大的现实问题需要史学提供思考和回答。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来自史学的声音很微弱,甚至在许多重大的问题上失声了,史学在社会的变化中逐渐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位置,史学与时代、史学与社会存在明显的疏离,史学发展少了些生机和活力。我们认为史学应该正视和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和转型,因时而变,既不抱残守缺,也不附势媚俗,在保持史学独立学术品格的前提下,通过史学的社会化过程,积极主动地在社会的变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时代使命,并对社会变化和转型做出具有历史深度的思考和回应。  相似文献   

4.
《治世盛衰:“元嘉之治”与“梁武帝之治”初探》意在追求“以文载道”的境界,还意在抒发探究历史、关注现实、追求治道的书生情怀。其学术贡献主要有二:一是将心理史学的观点与方法应用到刘裕、萧衍等六朝帝王研究中;二是把历史与现实、研究与向往有机联系起来。然于复杂政治之体味,尚可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
史学与政治不可分离,史学的政治化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史学是在政治生活中生长的;政治的发展激励着史学的昌盛;史学史上那些表面不容于政治的史学家政治情结更浓;被人们所称道似乎与政治史对立的文化史关注域外史、社会生活史和下层人民史,实际上是现代政治权力的扩张。政治是史学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史学资治鉴戒的教化和求真求实的实证传统,作为优秀的史学遗产是当前史学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前史学发展存在种种问题可能与我们对我国那些优良史学传统抱残守阙,没有对这些优良传统进行现代转换并赋予它们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意义有一定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史学传统有必要在拓宽研究范围和研究主题,贴近现实生活等方面进行现代转换。值得注意的是,在转换过程中不能失去史学的学术品格和自身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但是只有短短15年,加上秦朝统治者在推行文化专制政策过程中,也力行树立法家的权威性,以至"焚书"、"坑儒",使得秦朝史学著作留传至今的极少.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秦朝就不重视史学.无论是从秦朝政治的"大一统"观念上,还是从秦朝对史学控制的加强上,都不难看出秦王朝对于史学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高度重视和强烈要求.  相似文献   

8.
论心理史学取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史学理论与方法是研究中国教育史的新视角。从西方心理史学及其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看,心理史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中也是可行的,心理史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中已见端倪,但在研究过程中应把握心理学理论与中国教育史实的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局限性与广泛性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史学批评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下进行的,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史学批评会与意识形态的分歧、政治观点的分歧混淆在一起,形成非学术的史学批评。学术性的史学批评,就是史学领域中重要的内容史学评论,它是史学成果的一部分,可以代代相传,成为史学史中的重要内容;而非学术的批评,如媒体的评论、群众性的讨论可以形成大批判运动,可以在某一时期形成潮流,但是随着时代的转换,也就烟消云散了。  相似文献   

10.
1944年是明朝灭亡三百年的纪念。中共组织了柳亚子、郭沫若、翦伯赞等史学家撰写了一批纪念甲申三百年的文章。这些被纳入中共意识形态宣传的史学丈章,却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政治取向,反映出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抗战局势中对于历史和政治之间的不同阐释。其中,如何处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这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重述历史时的核心问题,但二者之间的矛盾也暴露出了唯物史观在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时的内在紧张。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人民”作为历史推动力的发现,一方面使得历史研究具有了回应现实的能力,另一方面如何寻找到真正的历史行动主体,也需要在现实政治中获得新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历史认识中包含着鲜明的实践性.这不仅仅表现在他对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更多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在革命实践中对历史知识进行了深刻、灵活、丰富的运用,推动了革命实践和历史认识的共同发展.毛泽东关于历史认识与现实实践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孟子与史学     
孟子与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他对古史进行过整理以及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他重视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基于一定的诠释立场对历史进行诠释,以史论政,史论一体,构成其学说的一大特色。孟子的历史理念和史学思想在当时处于先进水平,在我国史学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化研究中的政治是一种事件,是有关种族、阶级、性别、民族性等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整体社会结构中的既斗争又妥协的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某种结构状态。在文化研究的范畴内,人们在思考“政治”的概念时,实际上把经济、宗教、阶级、文化、审美等等现代生活各个领域的真正的实质性的关系和结构状态,以及它们内在强度的最坚硬的部分抽象出来,政治是无所不在的,是人生存于世界的实质。文化研究要求密切关注文化与权力关系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中的发展和变化,并具有深刻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因此,它力图颠覆以往文化具有审美自主性的神话,从而探索文化与政治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即实事求是的唯物论、矛盾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历史主义原则、世界历史方法、辩证否定的思维方法、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从政治角度看经济问题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清代文字狱档》(增订本)是在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据馆藏史料所编辑档案资料汇编基础之上,予以整理、校对和补充而成。经过整理和校对,增订本在体例上前后统一,脉络清晰。经过补充的26个文字狱案档案,内容完整,基本能够体现清代官方对文字狱反应、处理的全貌。档案史料的增订,对于研究清代政治、经济、法制、文化和社会面貌有着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组织史是研究组织产生和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各种不同层次组织实体的历史变迁以及历史组织与其他历史现象和现实组织的关系等问题。组织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组织史料与组织理论结合的方法、组织史叙述与分析结合的方法、历史组织过程研究与结构研究结合的方法、组织个体史研究与组织分体史研究和组织整体史研究结合的方法、组织史研究与宏观社会历史研究结合的方法以及历史组织比较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贡献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重商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更加科学地阐释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贡献之二是马克思主义者最早系统地研究了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互动关系;贡献之三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最为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史研究与文学批评领域,董之林提供了一种回返本原的研究与批评范式,即在文化网络中对文学史和文学现象进行历史的研究、审美的批评。为此,董之林在治史观念上,试图以双向反思的方式探勘历史相关性的"缝隙";在叙史方式上,试图以多种方法宽而微地体悟历史细节并审美叙述;在叙史主体的建构上,试图以守护方寸、反抗虚无的自我矛盾体确立一位学者在这个混乱时代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9.
过渡时代的边疆学术:民国时期边政学研究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处于充满变数的"过渡时代",其间有两次边疆研究高潮,分别以晚清西北史地学和民国时期边政学为代表。学界对前者已有充分研究,但对后者尚少关注。基于对民国时期边政学的研究意义及学界已有研究状况的考察,笔者认为,将民国边政学研究引向深入的基本思路有三点:即在对民国时期边政学的学科发展、研究人群及其思想内容等方面的史实重建的基础上,从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探索边疆研究从传统步入现代的学术历程,从文本与语境互动的角度考察边政研究与边疆政治的关系演进,从西学东渐的角度审视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国化的过程及其在边疆地区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0.
政教不分是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本从教育机构与政治机构、官与师、教育活动与政治需要等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先秦时期政教关系从“貌神一体”到“貌离神一”的历史演变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政教不分的化原因,提出“天人合一”、“人性善”等观念和隐喻式思维方式是导致古代中国政教不分的化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