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电视新闻的业内人士都知道,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记者直接出镜头,当面向观众叙述所见所闻,这就打破了电视新闻过去那种现场画面加解说的传统报道格局,从而开创了电视新闻独特的播报方式。  相似文献   

2.
司长强 《新闻世界》2012,(10):44-46
电视新闻现场报打破了传统电视新闻“画面+解说”的报道模式,开创了电视新闻新的表现形式。在新闻现场记者面对摄像机,冷静、清晰、客观地进行新闻报道与评述,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感、参与感,亲切感。同时,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也对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电视记者而言,自觉地培养对“新闻现场”的驾驭和把握能力,是必备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新媒体行业异军突起,势不可挡。但目前,电视新闻依旧是老百姓获取信息、关注和了解国计民生、社会时事的主要途径。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体"出镜记者"的素养直接关系着电视新闻报道的整体效果。因此,本文以出镜记者的作用与素养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出镜记者的介绍,引出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从作用、自信心态、专业素养、语言组织、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对出镜记者的作用与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人看来,电视新闻是以图像为主的新闻媒体,理论和文字修养并不重要。长期以来,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在一些电视新闻工作者中就形成了重图像、轻文字,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使电视新闻记者在理论和文字修养方面落后于报社记者,有的还差距较大。但是,随着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增加,对电视新闻的记者的素质和水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以其拥有的报道性、记录性、即兴性等特点在电视节目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电视新闻中的记者出镜,是近年来电视新闻改革当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报道方式。记者出镜就是指电视记者站在新闻现场,面对摄像镜头,以口头播报和评述新闻事实为主要内容的采访报道形式。事实证明,电视记者出镜这种报道方式因其新  相似文献   

6.
田迎威 《新闻传播》2009,(11):111-111
在我国电视界普遍认为.电视新闻已经经历了三代的发展历程,即第一代模式的口播新闻,第二代模式的图像加解说,而第三代模式则是现场采访报道,也就是记者在镜头前的采访。现在,这种镜头前的现场采访正在成为电视采访的基本手段,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基本形式,对于传统意义的采访来说.镜头前的现场采访是电视新闻在现代化进程中又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给传统的电视媒体造成了极大地冲击,也给电视媒体所具有的及时性、生动性等特点带来了严峻挑战.这就要求电视编辑记者改变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在现场报道上做出特色.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现场报道的新闻报道形式,可以大大缩短电视媒体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电视新闻更加的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也可以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8.
池建新  谭芳 《声屏世界》2002,(11):34-35
“电视新闻评论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这种评论方式不同于报纸或广播等其他媒体的特点在于,它是通过采访、画面、字幕和解说等多种元素有机地组合构成其节目形态。在这种节目中,访谈也成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访谈,它摒弃了以往述评节目那种带着观点找例子的先入为主的模式,整个论证过程都是通过对相关人物的访谈来完成的。这种评论中的访谈已不仅仅是一种采访手段,还是一种表现手法,受众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记者…  相似文献   

9.
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的方式,也是最能体现电视新闻报道优势的的报道形式之一。电视现场报道的特点是记者的采访和解说在现场一次完成。电视现场报道可以作为片段穿插在电视新闻中,也可以全部在现场完成。电视现场报道可以直接播出,也可以经后期编辑后播出。近年来,电视节目中现场报道的比例越来越大,它既突出了电视的特点,又能吸引更多受众。  相似文献   

10.
刘承武 《传媒观察》2014,(10):65-66
正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是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密切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或预测其发展前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化,凭借现代电视技术手段,在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前提下,通过影像画面、配音解说、采访同期声等多种元素的有机结合,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背后的新闻或事实并预测其发展趋向,使受众认知社会事实和意义。因其独特的报道方式,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观察或参与的方式,伴随事件的发展在现场完成的报道。它最能体现电视报道的个性,可以充分发挥电视报道传播速度快、现场感强、视听兼备、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等优势。但现场报道的潜力仍未得到深入挖掘。一、现场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的功能远未发挥,对现场报道的认识还有误区。目前国内电视新闻大多以文字稿加图像为主,近几年出现的一些记者出现在镜头前,播报新闻,实际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现场报道。应当说这种报道改变了过去电视新闻单一的播报形式,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亲切感,对一些事件性不强的…  相似文献   

12.
王楠 《东南传播》2012,(8):192-193
本文就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语言传播行为展开研究,在分析了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语言传播特点和传播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过程分析,并提出保证信息有效传播的语言传播行为策略。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为规范我国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行为提供借鉴,以期实现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广电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电视观众在新闻播报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就电视新闻中记者出镜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出镜记者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加真实地报道电视新闻,促进我国广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电视都是普通大众了解和接收社会新闻的重要平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力,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电视新闻的竞争力。相较于以前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现场报道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要发挥出它的优势,还需要报道记者掌握好相关的现场报道艺术。本文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以及报道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现场感,是电视媒体最大的竞争力和魅力所在。近年来,为了提高电视新闻的现场感,越来越多的记者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采用现场出镜的手法,通过记者在现场的出镜解说带领屏幕前的观众一起进入新闻现场,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在记者出镜时,除了使用语言文字描述信息之外,出镜者的体语、手持物件、现场环境、声音背景等非语言符号也对电视新闻的构成和传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适当巧妙地运用非语言符号,能够让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可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新闻媒体领域而言,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更是出现了新媒体这种更容易被人所接受的信息渠道,这对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来讲是非常大的挑战,更对电视新闻记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以电视新闻为代表的传统新闻媒体在信息技术时代正在和新媒体进行不断的融合,才能适应信息技术时代对电视新闻工作的要求。本文对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的困境和策略展开了分析,希望对电视新闻记者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毕茗 《视听纵横》2007,(6):117-118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通过画面、解说、字幕、现场同期效果声等多种条件因素的有机结合,对电视新闻的深度进行挖掘,并以最快、最佳的传递形式报道给广大观众。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或节目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评论新闻事件,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的一种报道形式.通过记者身临其境的"镜前"新闻叙述以及对当事人或有关人员现场采访,以声音和图像的双重优势,使观众产生同步感、现场感、亲切感、参与感.这种现场报道方式深受观众的广泛欢迎,也一直被电视新闻界所推崇.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视界普遍认为,电视新闻已经经历了三代模式的发展历程,即第一代的口播新闻、第二代的图像加解说、第三代的现场采访,也就是记者在镜头前的采访。镜头前的现场采访正在成为电视采访的基本手段,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基本形式,对于传统意义的采访来说,  相似文献   

20.
鲁超 《今传媒》2013,(4):119-120
从字面意思来看,出镜记者指的就是在电视屏幕之前给观众们传递和报告新闻事实的专业人员.作为电视新闻报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重大的庆典或者突发事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已经演变成一种常态报道方式,且正在渐渐发展成一种潮流趋势.一些新闻记者的出镜采访给不少电视新闻节目增加了很多亮点.当然也不能排除因为现场表现失准而出现影响新闻真实性与感染力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则主要是因为决色定位的问题.从某方面来说,采访成败的首要因素,就在于报道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