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亚运会背景下门户网站新媒体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6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举行,这是继1990年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之后在中国大陆境内举办的第二次亚运会,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性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之一.  相似文献   

2.
第五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的冤案 1912年举办的瑞典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运会,是一次很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会,颐拜旦高度赞扬组织者周到而高效的工作,被后人称为“斯堪的纳维亚高效率的平静而纯洁的盛会”。  相似文献   

3.
苏强 《中国广播》2009,(4):116-119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下称北京奥运会)早已经过去,但是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而奥运会的转播工作是奥运会能否成功举办的关键环节。北京奥运会报道播出工作是中央电台技术系统历史上最为重视、准备最为充分、技术手段最为先进、保障措施最为全面的一次安全播出系统工程。下面就对北京奥运会赛事转播的技术系统做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4.
无与伦比的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世人的一片赞叹声中落下帷幕。这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了全世界一个惊喜;而奥运会的成功报道,使亿万受众享受到一次回味无穷的新闻盛宴,也给我们媒体人今后搞好新闻报道工作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8月22日,第三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马纳卡拉体育场闭幕.由于筹备期经历了预算危机和政治风波,里约奥运会筹备工作的每一步都让关心它的人们揪心不已.可以说,直到8月6日里约奥运会开幕前,外界对奥运会筹办工作还有着种种疑虑.但是,巴西人用他们自己的“打开方式”举办了一届令人难忘的奥运“大派对”.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赞道,里约奥运会是在“非凡之城举办的非凡奥运会”.  相似文献   

6.
1974年9月,28岁的新华社记者马胜荣赴德黑兰报道第7届亚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亚运会,成绩排在奖牌榜第三位.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这是中国奥委会恢复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地位后首次参赛.52年前,中国首次参加的第十届奥运会,地点也是在洛杉矶.当时运动员仅刘长春孑然一身,而这次运动员达225人;中国台北奥委会也派出67名运动员参加本届奥运会,这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相逢.作为记者,马胜荣又一次有幸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媒体运行(Media Operation)这一概念逐渐为国内媒体所熟悉.据悉,2011年8月,深圳将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13年,天津将举办第6届东亚运动会;2014年,南京还将举办第2届世界青奥会.  相似文献   

8.
1984年在中国的奥运史上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年份,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但在大多数国人的印象中,很少知道中国还曾经积极备战参加195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的第16届奥运会,并组织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奥运会选拔。  相似文献   

9.
上海世博会,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是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成功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全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截至2010年7月10日,世博开园第71天,累计参观人数达到了2500万人次.世界人民通过上海世博会更能领略到新中国60年发展的新成就、新风貌.  相似文献   

10.
《北京档案》2008,(4):F0002
上世纪中叶,新中国曾两次与奥运会相遇。1952年7月,第15届夏季奥运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中国政府力排种种干扰,终使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奥运会赛场。1956年11月,第16届奥运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分粉碎本文敌对势力蓄意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中国政府毅然退出本届奥运会。本组照片,反映了全国人民和运动员们当年积极备战奥运会的部分场景。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的影响可以达到使全球关注、疯狂的程度.然而,奥运会一度曾因为过于沉重的经济压力出现过跌入低谷的危机.与现在一座城市申办奥运会主办权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白热化竞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洛杉矶在申请1984年第23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时可谓是一帆风顺,因为他们连一个竞争对手都没有遇到,其他城市都在奥运会庞大的举办经费面前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2.
郭坦 《新闻传播》2008,(4):14-16
百年奥运,中华圆梦。1894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西方诞生。据说,1900年国际奥委会曾给当时的满清政府发出邀请,但从确凿的史料来看,1908年一本教会杂志《天津青年》提出了中国人关于奥运的三个问题,即“中国何时派一人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派一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在自己国土上举办一届奥运会”。从此,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2008年秋天,北京将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上个世纪初中国人的三个奥运梦想终于全部实现了。  相似文献   

13.
民国期间,我国曾三次参加奥运会,每次从行程到结局都很悲壮,然而每次的情形又各不相同.第一次刘长春只身一人去洛杉矶参赛的感受是孤独,第二次结大队去柏林参赛的感受是疲惫,而第三次亦即参加第十四届奥运会的感受则是凄凉.  相似文献   

14.
李润波 《北京档案》2007,(12):36-38
1936年8月,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国民政府于1935年便令全国体协选拔和训练运动员.1935年8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准备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在青岛山东大学举办了田径和篮球夏令营集训班.运动员人选在1935年10月举办的第六届全运会后已大致确定.对于参加这次奥运会,我国高层相对比较重视,体育界更是做足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5.
本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自1894年国际奥委会创立和发展,以及自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至2004年第28届奥运会举办的全过程,以及第29届奥运会筹办的全过程,详细介绍了顾拜旦、布伦戴奇、基拉宁、萨马兰奇等在奥运发展史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记载了奥运会所有项目和运动员及参赛国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第16届亚运会是北京奥运会后,第一个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性的大型综合运动会,这为中国也为广州,更为中国的民族品牌提供了一个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身魅力和风采的难得机遇。因此,王老吉敏锐地感觉到,广州亚运会一定会成为广大商家抢占营销制高点的必争之地。为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新闻报道的“主场意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就是它与中国人眼中以往的历届奥运会最大区别--就正规的表述而言,北京奥运会的主办者是国际奥委会,北京只是承办地,是国际奥委会"借北京一方宝地"举办一项例行赛事;不过,按人们通常的理解,这届奥运会北京、中国就是"主场",参加奥运会的两大"阵营"都将直接受益,我国运动员得以在家门口比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国内记者也可以不再舟车劳顿,出国去采访奥运会;再深入一层,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借助北京奥运会传播到全球,中国人民也可以通过北京奥运会的平台向各方宾朋表达爱好和平、热情好客等态度和情感.  相似文献   

18.
杨席珍 《新闻窗》2009,(4):86-87
2008年8月,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这是一次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汇,是一次体育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展现,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和中国通向世界的现实平台。从这个意义上,奥运新闻报道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本文旨在从传播的四个维度分析北京奥运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9.
100年前,1908年伦敦奥运会结束后,当时的《天津青年》杂志刊文提出:"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从此,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百年前中国人的三个奥运梦想全部实现。  相似文献   

20.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从积极申办、紧张筹备、成功举办到圆满闭幕,凝结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全国人民的深切厚望、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全市人民的无私奉献.这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圆了国人百年来的奥运梦想,以历届奥运会无与伦比的辉煌永久载人中华民族的史册,同时也得到国际奥委会组织的高度评价,赢得世界各有关国家的普遍赞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