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甘信箱     
《乒乓世界》2004,(8):i002-i002
8月份球台送往吉林省辽源市聋哑学校《乒乓世界》编辑部、广州双鱼公司:你们好!我是吉林省辽源市聋哑学校的一名教师,曾经培养过一名连续五届在全国伤残人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女单冠军的选手。我们学校生活比较艰苦,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只能在一张老式  相似文献   

2.
赵晖  姚国治 《乒乓世界》2012,(11):141-141
《乒乓世界》:您最早是什么时间接触乒乓球的? 李玉峰:我在农村长大,上小学开始打球,那时校内体育设施只有两张露天砖砌的水泥球台,砖头当球网。拍子要么光板要么只贴海绵,当时谁要有个带胶粒的拍子,其他人都非常羡慕。  相似文献   

3.
5个比赛场地,120张正规比赛球台,32张训练球台。“蒙牛杯”第15届世界元老乒乓球锦标赛落下帷幕已经将近2个月,回想起那几天全世界范围的乒乓聚会,脑子里浮现最多的是每个人的笑脸,参赛运动员、赛会组织者和嘉宾、还有350名志愿者们最亲切真实的笑脸。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打乒乓球的? 赵尔曩:最早接触是在1953年,当时我在成都市第七中学念初中,学校校长特别喜欢打乒乓球。那时候,他建了一个礼堂,里面摆放了七八张球台,不开会的时候就是一个乒乓球馆。那年他把当时国家队队员请到学校打了一场表演赛,其中有教练傅其芳,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8,(5):139-139
自2003年1月至今.本刊与广州双鱼集团合作.已经将65张球台送到了需要它们的地方,同时也将乒乓的种子撒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那些收到球台的读者告诉我们在那些热爱乒乓球的沃土中.这些球台的到来.使一些孩子有球可打使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老有所乐.也使一些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人们开始注意锻炼身体.更是使越来越多的人慢慢关注乒乓球、爱上乒乓球。  相似文献   

6.
李克非 《乒乓世界》2013,(1):142-142
说起武汉体院乒乓球馆,武汉的乒乓发烧友无人不知,因为这个新馆可以容纳36张乒乓球台而毫不拥挤。但11月24、25日两天,这里竟然“人满为患”。而且摩肩接踵的不止这一个馆,武汉体院的综合体育馆,也摆满了18张球台。54张球台,  相似文献   

7.
静卧在和平街乒乓家园18颗梧桐树间的几十张球台,在11月2日这天醒得格外早,第三届“闽龙杯”北京市社区乒乓球赛和平街乒乓家园分站赛,上午8点准时开赛。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9,(9):146-147
《乒乓世界》: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球的? 陈绿平:我接触乒乓球是在89年我调到省政府工作以后,因为当时省政府机关里许多人都热衷于打乒乓球,我就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我们省政府有很多球台,中午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在那打。  相似文献   

9.
飞跃凯旋门     
五、六月球台送往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第五期的《乒乓世界》中,由于版面紧张,我们没能送出当月的双鱼球台。开始筹备第六期杂志时,正是SARS在京城大地肆虐的时候,学校纷纷封校、停课,各单位陆续实行弹性工作制。当人民的健康受到威胁时,医务工作者像保家卫国的战士一样,站到了抗击“非典”的最前沿,为市民筑构了一道洁白的屏障。  相似文献   

10.
张凡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7,(7):I0011-I0011
5月12、13日,丰台区体育中心。宋斐来的时候,体育馆已经摆满了球台,每张球台平均都有四个人在练球。宋斐环视了一下四周花花绿绿的球衣,转过头来说:“呦!一个社区比赛,《乒乓世界》编辑部的人都来了!”  相似文献   

11.
读者信箱     
期待改为月刊增加杂志而码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中学生,非常喜欢乒乓球运动,也非常爱看《乒乓世界》。我家乡的书店里很难见到乒乓球方面的书刊,幸好有《乒乓世界》一直陪伴我,使我从中得到很多快乐。我想向《乒乓世界》提几点要求,请编辑同志考虑:1、出刊间隔时间大长了,希望能改为月刊,并增加页码。2、多刊登一些国外比赛情况。3、及时刊登一些重大比赛的分析和赛况介绍。4、希望在《明星档案》中介绍外国运动员。5.希望能看到国手们的自传式介绍他们生平的文章。祝《乒乓世界》越办越好!球迷张之编辑即答:首先告诉张之同学和广…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的乒乓球?能谈一下您精彩的乒乓人生吗? 曹勇: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打乒乓球,那时候六岁,可以说对乒乓球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当时我家在农村,小学的球台都是水泥台,我对乒乓球着迷到一个什么程度,放学背着书包就拿着球拍在比划做动作,或者在家里拿个拍子颠球,往墙上打。到了三年级,我的水平在这个小学已经是最高的了。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体博会气势恢宏,乒乓器材品牌众多.一进入乒乓展区.马上就感受到了乒乓器材从球台到球板.从服装到包装各个系列满目琳琅.五彩缤纷的视觉效果。显示了国内乒乓器材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景象.  相似文献   

14.
从1995年到2005年,从天津世乒赛到上海世乒赛,从亚特兰大奥运会到雅典奥运会,《乒乓世界》在见证世界乒坛十年历史的同时,也在风云际会中走过了一段从稚嫩到成熟的历程。十年只是一瞬,却有着春华秋实的沧桑,您眼前这本《乒乓世界》,与十年前相比,一如2005上海体育馆与1995年天津体育馆的差异。1995年,我还只是《乒乓世界》的读者,在1995年改为月刊以及2003年变为全彩的过程中,我参与了杂志的改版策划,1999年至今,我为《乒乓世界》撰写了大量的综述、评论、现场报道以及专栏文章。对于回顾《乒乓世界》十年来的历程,编辑部主任夏娃认为,我非《乒乓世界》的员工,并无当局者迷的困惑;我与《乒乓世界》过从甚密,又有近水楼台的孺慕,所以却之不恭,于是欣然命笔。  相似文献   

15.
全国重点乒乓球城市镇江,在7月里迎来两件乒坛喜事。 7月6日,镇江新添一个乒乓球训练馆,该乒乓馆设在镇江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新扩建楼五楼,总面积8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大厅平时可摆放12张球台,馆  相似文献   

16.
乒乓圈     
《乒乓世界》2012,(3):2-2,4
《乒乓世界》新媒介强势登录 为了让读者更便捷地阅读到《乒乓世界》杂志,我们已全线推出《乒乓世界》新媒介,包括PC版和手机版,让您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跨入2003年,《乒乓世界》又迈了一大步。变成了全彩月刊。 自1981年创刊以来,《乒乓世界》于1998年1月由季刊改成双月刊,1999年又改成月刊。近五年的三大步,《乒乓世界》与乒乓球市场化同步成长,起码看上去热闹了不少。  相似文献   

18.
福建读者王洪来信,询问英文版《乒乓世界》杂志何处有售。经查,本刊编辑部还有少量从1982年创刊以来的各期英文版《乒乓世界》杂志。该刊文章均从中文版《乒乓世界》杂志中精选译出,是赠送海外爱好乒乓球  相似文献   

19.
十一黄金周期间,全乒乓网站一年一度的网友公开赛如期举行。虽然比赛年年办, 但这次却与往届不同,因为得到了《乒乓世界》杂志的大力支持,《乒乓世界》作为主办方为大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张武扬 《乒乓世界》2009,(9):148-149
乒乓让心灵变得安宁纯净 我最早的乒乓启蒙在是小学的水泥球台上。在那个特立独行、自由率性的时期,我知道了少年学子之间无以复加的争强好胜,也知道了童心邈邈的那种志趣相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