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反手拉球进攻时,男女运动员腿、腰、手的发力顺序大体是一样的,但男运动员可以直接利用手腕的力量拉球,而大部分女运动员则需要靠大臂带动前臂,再带动手腕的动作去完成击球。这个动作的发力顺序是从下向上、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动作流畅可以使出球更稳定,也更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2.
相比于正手而言,反手拉球在动作上更显固定一些。因为它的动作幅度偏小,尤其是腰部的转动没有正手拉球时那么大,所以反手抢拉更注重爆发力的释放。在发球后衔接反手进攻,要能够在重心还原后使两脚稳稳地蹬住地,这样可以为发力击球提供足够的支撑。击球时可以根据对方来球的具体情况选择拉加转弧圈球还是前冲弧圈球。前者更注重摩擦,要制造足够的旋转;后者则需要向前发力更多一些,保证球的“冲”劲。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9,(6):112-113
进攻半出台球或将出台球的重点就是要找好击球点。而找好击球点的前提就是脚下起动要迅速,要学会迎前击球。在比赛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机会球,即使来球的弧线较短,但同样可以有威胁地进攻。用反手进攻半出台球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在使用反手技术时,手臂相对稳定,而手腕十分灵活,因此更容易提高回球的威胁性。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13,(1):108-109
步法要上到位 发完球后被对方搓摆一板短球时,如果想要利用反手拧拉上手进攻,步法一定要上到位。发完球后可以通过垫步调整交换一下身体重心,然后右脚伸到台内可以支撑上半身的最佳击球位置。  相似文献   

5.
反手直接拉下旋是非常重要的进攻技术。在弧圈球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反手拉球的技术有了很大变化。从前,我们通过反手拉下旋的方式直接上手,目的只是为了能抓住先机,然后在相持阶段找到得分的机会,而反手拉球几乎都是高吊弧圈为主,重在“稳”、“准”。如今反手拉球与正手拉球具有同样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不但要保证进攻的稳定性,还要努力提高击球的威胁性,即使在击球点较晚的情况下,也要保证击球的旋转、速度和力量。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我们没有必要按照国家队选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初学阶段,一定要先掌握摩擦、发力的方法,保证击球的稳定性,然后再进一步提高击球的质量。我们在学习反手快撕的时候,已经基本掌握了摩擦和制造弧线的技巧。在反手拉下旋球时,击球原理与反手快撕基本相同,只需要在发力方向和击球部位上进行调整即可。  相似文献   

6.
直板打法的软肋在反手,尤其是传统的直板打法选手。其反手位漏洞往往是致命的死穴。早期。直板选手为了弥补反手出现的问题。加入了反手单面攻的技术,这项技术的难度极大——由于反手攻球时,前臂和手腕动作相对受到限制。对摩擦的程度难以把握。因此很难控制住击球弧线;此外,一旦对来球的旋转判断稍稍出现偏差,就很容易出现进攻失误。大多数老前辈在练习反手进攻时。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7,(11):96-97
直板横打的出现使直板选手的进攻更为全面,尤其是对下旋球的进攻颇具优势。然而对于传统直板打法的运动员,同样可以使用反手直接进攻下旋球。用反手直接进攻下旋球难度很高,需要对来球的旋转有敏锐的判断力。由于反手进攻时;手腕的灵活度受到限制,既要压住拍形,还要通过摩擦来制造旋转,因此稳定性相对较差。柳承敏在反手进攻下旋球时,他的前臂动作十分稳定,保证了  相似文献   

8.
一般球员通常不太重视反手击球的练习和提高,而反手的薄弱环节一旦被对手抓住,其正手击球特长也将失去优势。但是,如果反手能够打直线球、削球和上旋球,就如同拥有三把利剑,在比赛中可以从反手侧出其不意地发动进攻掌握主动。 掌握反手三把利剑,对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来说并非难事。下面就告诉你如何掌握反手的三把利剑。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2,(3):96-97
赖佳新使用心得 1.反手拉球主要可以在发球抢攻环节使用,尤其是配合逆侧旋转的发球。在实战中,可以根据对手回球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进攻方式。如果对方来球的弧线比较高,而且便于自己身体在最佳的位置击球,那么可以直接发力拉前冲弧圈球,  相似文献   

10.
反手弧圈球是两面拉运动员的主要技术之一,是比赛中的重要得分手段。本文就儿童如何学好反手拉弧圈球,谈谈体会。一、动作要点和要求(以右手执拍为例) 反手拉弧圈球的动作要点,击球前先引拍至腹部下方,腰部随之略向左转,肘部略前出,手腕稍屈,拍下垂拍面前倾,触球瞬间,腰部自左向右转动,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前上方挥动,结合手腕向前上转动的力量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同时两腿向上蹬伸辅助发力。  相似文献   

11.
宋慧荣  徐良  年四永 《精武》2012,(3):23-23,25
无论是专业的网球运动员还是业余的网球发烧友,都会有同一个感觉——反手的击球动作相比于正手击球动作要难提高。尤其是在一些业余的比赛中,反手往往成为对方攻击的主要位置。如何提高反手水平成了广大同球爱好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球技术中反手技术的深入分析,在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反手技术的辅助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国球运动者反手击球水平。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07,(10):88-89
横板反手台内挑打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由于在击球时球拍容易挡住来球,因此一旦无法准确判断来球的落点和旋转,极有可能造成失误。在反手挑打台内球时,一定要降低身体重心,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判断来球的位置。击球时要通过手腕转动来摩擦和控制回球弧线。反手位的台内进攻使全方位进攻成为可能,对进攻型打法的选手来说,全方位进攻拓宽了自己得分的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反手攻球;击球的最高点,而且出手快,拍形的角度控制得很好,所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王桶反手攻球,起始动作的拍以,一出手就容易占据主动。  相似文献   

14.
用直板快推的概念练习横板的反手攻,即:用拉手来调节角度,用肘和前臂把球发力推出去。 横板反手攻球时不仅仅只有拉球,像直板有威胁的发力推形成的反手攻球同样也可以用到横板中。 推挡型的反手攻球,引拍时,球拍高于球台,手腕向平侧展开的同时,拍形前倾(图一)。注意击球时间,触球时要有撞击敲打的感觉,即弹打。 这种打法最重要的是引拍击球的角度,前臂要向前突出(图二),拉手后,肘和手腕的力量储存起来,(用力停住),当球到高点时,突然发力,形成发力推型的反手攻,要突出爆发力。(图三) 对于初练反手攻球的人来说,手…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06,(6):84-87
男子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多以进攻为主,以凶狠、积极主动为特色。从进攻手段上讲,要求运动员的进攻技术要全面、细致,不能出现"死角",既要保证进攻的稳定性,还要强调进攻的威胁性。上世纪,我们的运动员几乎把训练重点都放在了正手技术的加强与提高,而弧圈球技术盛行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欧洲选手两面进攻的优势,尤其是他们先进的反手进攻技术。反手拉球使进攻手段更加多样化,保证了进攻的威力。  相似文献   

16.
国手直通车     
《乒乓世界》2000,(4):37-37
反手快拉:是横拍选手对付下旋球的一项主要技术,具有站位稍远、动作较大、球速快、落点变化多的特点,击球要点是拍形稍前倾,在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运用前臂和手腕的力量向前上方摩擦主动发力击球。反手扣杀:是指反手用较大的力量回击来球的攻球方法。具有站位远、动作大。球速快、力量大的特点。扣杀是以力量制胜的一项重要技术,手臂、腰、腿要协调配合,增加击球爆发力。反手快拨:是横拍选手借助球的反弹力进行反手还击的击球方法,它是一种反手位助攻技术。具有出手快、击球时间早、动作小、还原动作快的特点。有利于和正手攻球…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12,(8):98-99
反手连续拉球是直板横打基本功中比较高级的一项,本篇选取的套路是王皓第一板拉下旋之后衔接第二板拉上旋球(也就是平常所说的“高低手”练习)。在这个过程中,身体重心的不同高度以及拍形调整的不同角度,都反映了对待不同旋转来球的击球技巧。在衔接两板球的过程中,腰腿的支撑力量非常重要。只要腰腿绷住劲儿,身体力量才不会散掉,并且从第一板顺势转到第二板进攻,保证出球质量。  相似文献   

18.
击球时,视线盯住来球的最高点 福原爱擅长“反手位突击下旋球技术”。她娴熟的反手进攻技术已经成为比赛中得分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解剖反手     
通常来说,平击球和上旋球的力最较重,削球的力量较轻,只有将这三种类型的球组合起来使用,才能提高反手击球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2,(8):102-103
“正手发球后衔接反手抢攻”是马龙技术武库中的精华部分。这不仅依托于他高质量的发球,同时也体现了他反手具备的强大杀伤性。比起侧身抢攻而言,反手抢攻的步法调整要相对简单,动作相对更小。由于马龙自身的连续进攻能力非常强,所以他在拉这板球时往往更注重旋转、落点以及出球的稳定性。即使对方能扛住这板进攻,他也能从容地在第二板衔接中加快节奏,使出球更具力量和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