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的运算是主要内容之一。小学一、二年级在数的运算这一内容中主要是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其中,20以内的加减法是今后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乘法口诀是今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因此,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比较重要的,计算要领的掌握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一直从事的是小学低段的教学工作。最近我们正在学习100以内数加减法,从学生的练习中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口算能力不过关,有部分同学甚至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还需要借助于数手指来完成。口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反应出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因此,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口算是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1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是小学数学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是否熟练掌握、是否达到学科要求,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计算教学。因此,在这个阶段必须练好口算这项基本功。一、掌握数的组成,把握口算起点10以内的加减法主要是利用数的组成进行口算,在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熟练记忆数的组成。我让学生先拿出10个△,再让学生边分边说:10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10,接着在黑板上摆出10个△,让学生看着10个△在心里分一  相似文献   

4.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犹如数学长河的源头,是儿童跨入数学门槛时首先接触的课题。用自然数列前十个数作为计数和计算的材料,就此所获的知识技能,对以后的学习起着奠基作用。现从教法上谈点粗浅看法。一、计数与计算有机联系“10以内”教材计数与计算两项知识,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编排方式,一是先计数后计算(如苏联教材),一是结合计数出现加减法。根据二者的内在联  相似文献   

5.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龄儿童入小学学习数学时首先接触到的内容。有不少数学教师认为10以内的数,学生在入学前大都说得起来,10以内的数的加减一般都能借助手指算得出来,因此,把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看得很简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就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充分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地位和作用。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包括数10以内的数,认数字,写数字,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及加、减计算。这是小学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口算、珠算、笔算加减法,以及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本单元教材内容是在万以内加减法和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除法中的有关计算和多位数加减法应用题的解答服务。本单元教材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其编排和原  相似文献   

7.
教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理解编者意图、抓住教材实质,是教活的基础。一、鳖体把握突出联系整体把握,就是通研教材的一至十册。做到从纵横的不同角度掌握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实质,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形成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举例如下:1.对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这部分内容是多位数加减法,更是多位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直接基础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是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又是对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可…  相似文献   

8.
关勇 《师道》2016,(4):58-59
亲爱的小北:你上次来信说我教小学数学超过三十个年头了,一定有不少经验,可否谈谈如何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你家的宝宝三岁了。我最近都在想如何负责任地跟你谈这个问题,我想我要分以下四点来谈。一、数学启蒙不当危害大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大多数的学龄前儿童,已经能够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甚至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会背诵乘法口诀。但是,当儿童成  相似文献   

9.
最近到一些小学听一年级数学课,发现不少学生在做二十以内数的加减法时,仍不能脱离用手指、指关节、画道道计算.由此又联想到一些老师在教百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时,提前教给学生列奖式代替口算的现象,深感口算训练在教学中至今尚未摆到应有的位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四则计算中,笔算是重点,口算是笔算的基础”,“要使学生先学好20以内口算加减  相似文献   

10.
<正>儿子进入HE公立小学读书,第一天放学回家后对我说:"妈妈,我今天笑死了。老师给我们做10以内加减法,还有小朋友掰手指头算。"10以内加减法计算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是一年级学习最基础的要求。二年级的学生还要掰手指计算,简直是不可思议。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过了两天,儿子把学校作业带回家,我才发现,美国学生的计算练习题竟然是列  相似文献   

11.
史洁 《中学生电脑》2020,(2):111-111
《数的运算》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总复习中第三课时的内容,本节的知识目标是要学生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能力目标是要培养学生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问题解答的能力;情感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和协作意识。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难点是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第一册包括那些内容,编排上有何特点? 这一册包括: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认数和计算适当结合。教材把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两段:10以内数的认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第一册(人教版)重点单元教材分析五原县第一小学杨丽君本册教材的内容括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等五个单元。本册教材的重点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的这一册教材,包括教科书、课堂练习和学生学具卡片,供六年制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使用。本册教材的内容有: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求和、求剩余的加减法简单应用题。 本册教材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加减法运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数学能力,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力训练,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本年级数学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要注重精讲,从基础入手,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运算能力。此外,课内数学训练必须充分结合课外训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进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力训练。就二十以内加减法运算能力训练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的复习内容包括: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复习时,必须依据教材,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使学生通过总复习,能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分析解答一步计算的加减法应用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加强结合,复习有关数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7.
农村小学四年制放学第二册包括下述内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二),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一部分(1—4的乘法口诀),元、角、分及市尺、市斤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读写100以内的数,为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计算打好基础。本册的计算有两大类:一类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整十数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编著的这一册教材,主要包括教科书、课堂练习和学生学具卡片,供六年制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使用。本册教材的内容有: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求和、求剩余加减法简单应用题。  相似文献   

19.
一、理清知识脉胳,把握整体结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是儿童学习数学的开始。它包括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及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等内容。教材一方面继承了原通过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相结合,加减法穿插进行,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特点;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对数概念的理解,新增加了数的大小比较,初步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等内容,并加强了观察、思维和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通过“一图一式”、“一图二式”和“一图四式”等内容,进一步展现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计算规律;通过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提前孕伏简单加减法应用题…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第一册(下)四、11~20各数的认识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因此这部分内容仍分成两部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掌握了11~20各数的读、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