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选择生活     
每个人都在生活,生活在同样的世界上.有人说,每个人的命运是不同的,当然,我们无法选择父母是谁、自己是谁,也无法选择自己的性别、长相,等等.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样生活,是愉快地融入世界还是高昂着头目空一切.或许现在的生活状态我们自己无法得知,因为人们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了.但是我们总能想尽办法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就像我们上了初中,对自己的认识还在小学,上了高中对自己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其实什么事都要亲身经历,才能明白.就像无法选择命运一样,我们也无法控制明天会发生什么,人生的…  相似文献   

2.
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自己觉得满足与幸福.既然快乐是"自己"觉得满足与幸福,那么,快不快乐是你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然而,一些白领却总是在等待别人给自己施舍快乐.  相似文献   

3.
人们认识自己是通过社会比较所提供的客观标准进行的,只有在自己的心目中建立起这种客观标准.才能够自己衡量自己.这种客观标准来自他人(社会)对自己的看法、期待等,如同竖在自己面前的一面镜子.一般来说,每个人对自己的形象或所作所为都是较满意的或是不清晰的,只有映入“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象,才促使个人重新开始审查自己,分析自己.当意识到自己的形象并不美好或所作所为有悖情理,违反社会规范时,就可能幡然醒悟,重新调节或矫正自己的不良形象或所作所为.这种现象称之为“镜象效应”.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是否能成就自己的理想,有时关键并不是在真正去较量的时候,而是在你没有行动之前.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会否定自己,结果自己先被自己打败了.学习与攀登山峰是同样的道理.谁不想自己学习成绩优秀、名列前  相似文献   

5.
当一个人相信自己,生命总是会有同报的,因为相信,所以得到. 成功,通常都藏在转角的后头,除非转个弯,否则,你永远不知道成功离你到底有多远.人生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这一生最值得栽培的人就是自己. 如果,你是千里马,那更需要让自己跑得快一点的鞭子,百分之九十九是握在自己手中的,而方向,也是由自己操纵的.  相似文献   

6.
一、能认识自己二、能悦纳自己三、能控制自己三、能控制自己自我控制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调节机制,也是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日本排球教练大松博文曾说:对人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战胜自己".所谓战胜自己就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种能力.或许有人说,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不受别人控制、自己也不控制有多好!这种观点是不现实的.正如你登上了一般航船,但却又说,何必要用舵和帆加以控制呢?没有舵和帆的船也能飘浮在水上.但这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船了.我们每个人正驾驶着一条航船.自己就是生命的船长.命运的船长.要成为一艘有用的船,一定要有目标,有控制.四化是我们的目标.品德修养,心理卫生是保证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人的行为的自觉性、目的性、自控性.动物的一切行为都是直接受其自然本  相似文献   

7.
要读懂人生、读懂社会、读懂自然,首先要读懂自己,起码要在读懂人生、社会、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寻找自己、认识自己,才能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能,展示自己的学识才华,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古希腊特尔斐神殿上"认识你自己"的铭文昭示我们,认识自己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有人终其一生都没能认识自己,做到认识自己这一点是完善自我、成就大业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辽宁教育》2012,(18):95
1.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2.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在挖掘自身潜能上。3.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4.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5.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  相似文献   

9.
读书与非我     
读书是为了寻找自己,而不单单是为了习得一门生活的技艺.寻找自己,意味着我是非我.正因为我是非我,我才行走在沧桑之途.沧桑是我人生的限定,沧桑是非我.人们通过读书认识沧桑,从而实现读书的目标:习得技艺与寻找自己.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的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以自主地选择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主体教育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感受和意志,这些感受和意志只能是自己的,别人是无法代替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秒钟测试:你有多爱你自己以下这三种动物,哪一种是你最喜爱的?a.猫b.鸟C.狗解答:A.猫:你最爱你自己B.鸟:你喜欢听你自己的谈话C.狗:你把别人看得比自己还重爱自己并非自私的代名词。我们要充分地爱自己。人的天性是自私自利的,我也隐隐觉得我一直在某些方面偷偷地爱着自己,但是我从不敢大声说出来,名正言顺地说出来;头脑中出现了这种念头,我有时还会自我欣赏一番,有时就会开始批评自己。这意味着我在某些方面又不爱自己,我总是嫌自己不够好,我总是不能全部接纳自己,所以我总是为了一个"我"而不惜损害另一个"我",我总是在改变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一、单项选择1.有这样一句名言: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句名言主要说明()A.依赖父母应是我们的生活哲学B.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3.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 周国平的《成为你自己》,短小精悍的篇章,富有哲理的句子,触动了沉寂的心弦,唤醒了久违的心灵,拂去了凡尘的芜杂,在生命的深处找回丢失的自己. 现在这个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很大,为了能更好地生存,无数人都在废寝忘食、拼死拼活地努力,为了那遥不可及的梦想,为了那永无止尽的欲望,于是人人都活得很累,却还在一而再再而三地累下去.很少有人能好好爱自己,不是不明白,而是做不到.好好爱自己,怎么爱?没有奋斗,就没有一切.没有一切,那爱从何来?这是很多人心里的想法,于是,很多人就没完没了地活在没完没了的压力中.其实,好好爱自己,更主要的是在心灵上对自己的放松.只有好好爱自己,才能好好爱别人.而比好好爱自己更为基础和重要的,便是好好做自己,即成为你自己.  相似文献   

14.
孤独     
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相反地,一个在外面如无头苍蝇乱闯的生命,最怕孤独.  相似文献   

15.
20岁开始对前途担忧.再过个一年半载就要大学毕业了.我是一个谋生能力很弱的人,在别人眼中是这样,在自己眼中也是.对以后"怎样养活自己"这个问题上,感到飘忽.真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做什么,也不知道以后能去哪里.有些时候怀疑自己这十多年的求学历程,可能现在残留在脑中的知识已经所剩无几了,可能还不足以回答一个小学生的问题.突然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以后还得靠那些吃饭呢.感觉惴惴不安.  相似文献   

16.
我的城     
前些天和朋友聊天,虽然拿到了很多人羡慕的北京户口,不过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北京人.他甚至试图改变自己的孩子,理所当然的认定自己是北京人的观念,只是他也承认很难,毕竟孩子在北京出生,北京成长,孩子心目中的家,就在北京,尽管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这个北京的居所,或许还只是一个暂居的地方. 孩子们对于自己是哪里人的认知,比大人们要简单得多.只要家在哪里,自己就属于哪个城市.  相似文献   

17.
毛曙阳 《早期教育》2000,(12):32-33
自主游戏是指能充分体现儿童意愿,激发儿童的自主性、参与性,最大限度体现儿童自主精神的一类游戏活动.在自主游戏中,孩子要学会自己摆放和收拾玩具,自己确定游戏的主题(要玩什么),自己学会结伴(和谁一起玩),自己决定游戏的场地(在哪里玩),自己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如材料不够怎么办),自己解决游戏的人际纠纷.当然,自主决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它是规则下的自主,是教师隐性影响下的自主.  相似文献   

18.
泉四 《初中生》2015,(16):28-29
改变自己非常重要.人无完人,只有持续改变自己,才能够“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改变自己非常难.身在“庐山”中的每个个体,要审慎客观地认识自己,并且能够努力改变存在的问题,这是身心的洗礼.能够改变自己的人,将愈加优秀.一个连体重都控制不了的人(玩笑话哦),何谈控制自己的人生——正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9.
正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对于作为教师的自己早已知道,也是自己一直追求的目标.多少年来一直为自己的课堂效率不高而苦恼,在自己的教学中也不断地探索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以及如何做到让自己的课堂变得高效.下面我就从什么是一节高效课堂,以及怎能样做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1.快乐是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兴趣学习,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试想一堂让学生索然寡味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一位年轻人爱自以为是,炫耀自己.一次,父亲当着他的面点亮一支蜡烛,问:“这支蜡烛是在自己燃烧、自己发光吗?” “当然是.”年轻人说. 父亲把蜡烛放进一支玻璃试管里,然后密封开口.这时,只见蜡烛的光焰在慢慢变小,最后熄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