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采用《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对怒族、傈僳族和景颇族三种少数民族397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年级阶段(小学和初中)上除了成就动机和注意稳定性外,各种非智力因素不存在显著性水平的阶段差异,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达到非智力发展的最高水平;在民族的跨文化比较上,非智力因素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除了学习责任心外,其他因素以及总体水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 ,对怒族、傈僳族和景颇族三种少数民族 397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在年级阶段 (小学和初中 )上除了成就动机和注意稳定性外 ,各种非智力因素不存在显著性水平的阶段差异 ,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达到非智力发展的最高水平 ;在民族的跨文化比较上 ,非智力因素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除了学习责任心外 ,其他因素以及总体水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对134名傈僳族儿童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傈僳族儿童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变化规律,分析其发展的年龄差异和阶段性以及性别差异等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以期能为指导傈僳族基础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谢云杉 《今日教育》2006,(12):12-13
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对其智力发展、社会性发展、学业成绩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阶段是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而在非智力因素中,儿童的兴趣、情绪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来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对1000多名智力超常儿童作跟踪调查,在后期对其中300名男性中成就最大者和最小者进行比较,发现明显的差别不在智力,而是个性和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这一调查说明:对孩子的科学教育绝对不能忽视对其非智力因素(即兴趣、动机、情感、态度、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那么,创设什么样的探索实践活动,方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围绕此问题,我在《盐和水》(自编教材)一课的教学中大胆进行了尝试。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有扬有抑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对大自然的各种事物和现…  相似文献   

6.
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在智力因素无巨大差异或者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由于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同,儿童既有可能成为优等生,也有可能分化成后进生。而后进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在各种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而产生的。我认为,促进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关于超常儿童成才因素的调查分析□李淑艳一、引言众所周知,超常儿童主要表现为智力超常,但从近年来对超常儿童的研究中发现,我国超常儿童和常态儿童相比,在非智力因素上也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即他们在抱负、独立性、好胜心、求知欲、坚持性和自我意识方面都优于常态...  相似文献   

8.
本通过对非智力因素概念的阐释、作用的叙述及培养途径的进一步探讨,旨在引起人们对非智力因素的关注,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发展两太部分。心理由智力因素(指以认识能力为中心的各种能力和创造力,即通常说的聪明与智慧)和非智力因素(系指意志、情感、性格、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晃观等个性品质,即通常说的德性)组成。非智力因素是儿童成才的必具条件和因素,在儿童总体发展中占有关键位置,它对智力因素有巨大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谈差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吴丽华非智力因素在教育工作中的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教育工作者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将使智力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有关调查表明,在智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优秀的学生,其成绩远远超过非智力心...  相似文献   

11.
析成人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能之外又同智能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的重要条件,同样,非智力因素在成人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非智力因素培养与成人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过程影响的定量化分析,可以使教育工作者从中看到各种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并非等同,从而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学习和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本文旨在对大学生群体中的非智力因素有个初步认识,研究表明:人们针对非智力因素这一非常复杂的巨系统,只有将其赋以科学理念下的"量"与"质"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实证研究等多种形式,逐步建立非智力因素调控系统,进而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创新性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辅导员角度谈培养高职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生文化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要求辅导员在抓高职生智力因素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高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科学合理地发挥高职生非智力因素的正面效应,从而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个性意识倾向性、气质、性格五个方面,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非智力因素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等五大方面;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必须引入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非智力因素对高职学生物理学习的影响为出发点,结合访谈、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确定了与高职学生物理学习关系密切的10项非智力因素;围绕这些项目编制初始问卷,根据初测结果确定正式问卷;对大量测试结果的分析与检验,证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特性和功能,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及其作用的分析,就校园文化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效果是二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文章提出要加强教师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并探讨了思想政治课教师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外语学习的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参与的过程。性格、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外语学习起很大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探讨非智力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使外语学习者和教授者认识其重要性,以便使外语学习和教授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非智力因素与大学生成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缪昌武 《高教论坛》2003,(6):72-74,89
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必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本文试从非智力因素中的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五个主要方面分析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模式,探讨开发和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