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兰翠 《湖南教育》2002,(10):40-40
一、推敲辨析,比较异同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了解事物的异同,能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作用。如教《孔乙己》、《范进中举》两篇课文时,先重点分析《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从而让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的特点。孔乙己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喝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再让学生读《范进中举》,看作者是怎样刻画范进的性格特点的。有了前者的“一”,学生就能顺着思路得出后者的“三”,并由此比较出两课的不尽相同之处。我列出提纲…  相似文献   

2.
李小明:我们读了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以后,很想了解一下古代的科举制度。  相似文献   

3.
教学《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小说,我有意把它们合起来讲。分析艺术形象时,我看到同学们对孔乙己和范进的命运极为关心,便命了两个思考题让他们讨论。  相似文献   

4.
《范进中举》一文我已教过了十几次了。每次指导学生精读“范进中举发疯”的精彩段落,课堂气氛总是十分活跃。吴敬梓对人物的语言、神情、动作的精湛描写使人叹服.历来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刻画人物形象的绝佳蓝本。但今年,我却有了新的想法.教学的侧重点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不怎么得志更不得势的读书人,我对《孔乙己》《范进中举》这类写读书人的悲剧小说有着特别的关注,我总想以他们为镜,更好地看到自己并反省自身。那么,我在范进的身上看到了哪些呢?  相似文献   

6.
小说教学的几种课型山西/张信一、模拟型模拟分析,具有形象性和可感性,能用较少的言语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示在学生面前。我在教《范进中举》分析胡屠户这个人物时,就是抓住范进中举前与中举后胡屠户的语言、动作进行模拟分析的。范进去参加乡试,因没有盘费,便去找丈...  相似文献   

7.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经典片段,它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世风以及科举对人性的扭曲。名为《范进中举》,中举又岂止是一个人的事情,更像是众人中举。  相似文献   

8.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异曲同工连林风,杨怀云《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同是抨击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佳作。两文虽出于不同时代的吴敬梓和鲁迅这两位文学巨匠之手,却有异曲同工之效。现将二者的不同点比较如下:1.写作时代不同,但其主题相同。《范进中学》写于1...  相似文献   

9.
身份的奥妙——影视鉴赏整合课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范进中举》,学生提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吴敬梓为什么要把范进的老丈人写成一个屠户,而不是其他的什么职业呢?我感到这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一个很精妙的切入点。于是,我便整合了三部同学们学过的剧本和看过的电影,上了一堂特殊的影视鉴赏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主要内容写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作者吴敬梓通过塑造范进这一人物形象,辛辣地讽刺了八股科举和程朱理学对封建读书人思想和灵魂  相似文献   

11.
一“、变化”中探究1.人物形象的变化。例如《范进中举》中人物形象的变化探究可围绕范进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身份的变化……地位的变化……家境的变化……对胡屠户态度的变化……学生通过对比进行深刻思考,分析人物形象有哪些变化,探究他们如此大变、巨变的根本原因。2.人物态度的变化。同样是《范进中举》,有关人物态度的变化可让学生从以下多方面进行突破:胡屠户对范进称呼的变化……胡屠户对范进长相评价的变化……胡屠户对范进才学认识的变化……胡屠户对范进的礼物评价的变化……胡屠户面对范进举动的变化……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后“…  相似文献   

12.
胡屠户是《范进中举》中的重要人物,虽是陪衬,却很出彩。人们总是根据他对范进中举前倨后恭的态度,就认定他是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粗野鄙俗的市侩形象。  相似文献   

13.
《范进中举》是一部富含讽刺手法的文学作品,对主人公范进在中举前后的生活和心态进行鲜明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人性的扭曲。本文分析了讽刺手法在小说中的应用,探讨了作品所揭示的封建社会现象与当代社会的共通之处,以及对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和批判思维能力。《范进中举》不仅引发了读者对封建社会弊病的思考,也为当代社会的反思和思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范进中举》(以下简称《范进》)是十八世纪我国文坛巨匠吳敬梓讽刺世相的范本,《我的叔叔于勒》(以下简称《于勒》)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揭露社会现实的杰作。《于勒》为短篇;《范进》为长篇节选,但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当  相似文献   

15.
一、范进中举前后的有关情节介绍《范进中举》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三回的后半回,原文回目是:“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写得很精彩的一个故事。本文描写一个叫范进的穷书生,受“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毒害很深,拼命猎取功名,一心想挤进仕林。可是他考了  相似文献   

16.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吴敬梓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是一篇反映我国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针砭文章。这篇文章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对范进中举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进行了对比描写,形象生动的刻画了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尤其是对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  相似文献   

17.
捧读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这两篇文章后,我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8.
看过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的同学,恐怕都知道吴敬梓笔下的胡屠夫吧!在范进中举前,他说范进“尖嘴猴腮”,不像张府那些老爷,“一个个方面大耳”,说范进赶考是“想天鹅屁吃”;范进中举后,胡屠夫却说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府上那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胡屠夫前面对范进  相似文献   

19.
《范进中举》节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是全书最精彩的片断之一。它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影响。本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范进这个人物形象体会封建科举制度  相似文献   

20.
王灵同学问:《范进中举》一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文章中心的?小说将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和个人表现作了对比,又将胡屠户和众人在范进中举后态度的变化作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