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依托大连地铁一号线某明暗挖车站工程实例,通过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DINA建立三维模型,模拟车站明挖基坑及大断面洞桩法暗挖开挖及支护过程,研究不同开挖步序后基坑开挖与暗挖施工相互影响部位地表沉降规律,同时结合实测监控量测数据对比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车站无内撑深基坑开挖后,垂直于基坑方向连续墙背后土体地表沉降最大,向远离基坑位置逐渐减小,平行于基坑边呈漏斗状沉降规律;大断面洞桩法暗挖施工后地表沉降显著变化,地表沉降曲线呈漏斗状变化规律,但与实测数据经修正Peck公式拟合后对比发现,两者沉降槽宽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狭长深基坑的开挖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三维模型,重点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地表沉降的发展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数据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狭长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值对基坑开挖深度敏感,且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地表最大沉降值出现在离墙后约8 m的位置,地表沉降的主要影响范围为0.5He~1.5He;增大地连墙厚度和嵌入深度、减小内支撑水平和竖向间距均使地表沉降值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福州市某房地产公司综合楼地下室基坑工程为例,计算、分析了基坑开挖各工况下SMW桩的侧向变形以及地表沉降量等变形规律,对比了SMW围护结构与一般围护结构的支护效果。结果表明: SMW工法桩在基坑支护中限制变形效果好,对周围地基影响小,综合效果优于一般支护形式。  相似文献   

4.
蒋麟  王雷 《华章》2011,(21)
以某基坑开挖为例,利用原有单元法,通过有限单元计算,模拟基坑的开挖、支护等对基坑边坡变形的影响效应.通过分析可见,基坑周围水平位移的大小和基坑开挖的深度及所在的位置有关,基坑边缘的竖向位移也与基坑开挖的的深度和到基坑边沿的距离有关;基坑周边的不连续拐点,将影响基坑周围位移的分布形式;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的沉降效应还受地表荷载的影响,荷载越大,沉降越大.  相似文献   

5.
《鸡西大学学报》2022,(1):98-103
为研究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合肥地区某深基坑工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该基坑进行了现场监测,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深基坑开挖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量随着距基坑边缘距离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邻近基坑地表沉降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基坑长边中部断面地表沉降最大,短边中部断面次之,坑角断面最小。适当增加土体抗剪强度、地下连续墙厚度以及嵌固深度,可以有效抑制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但是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抑制地表沉降的效果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6.
基坑开挖过程中如何保证自身施工安全及周围环境安全,并在设计期对基坑变形及地表沉降量进行估算,这是现在实际工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引起基坑周围土体变形的基本理论,研究基坑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的计算原理,为计算实际工程地表沉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坑开挖卸荷导致土体应力场和地下水渗流场发生改变.为了分析止水帷幕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选取典型的基坑计算模型,利用FLAC3D对止水帷幕作用下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三维流固耦合计算.分析得出基坑开挖过程中孔隙水压力、渗流场的速度特征、地表沉降量、坑底隆起量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宽止水帷幕的宽度,加深插入深度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些地下水的不利因素,降低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17,(3):16-22
深基坑开挖降水过程中,坑内外压力差可能引起严重的工程事故。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采用渗流应力耦合理论及摩尔库伦模型,结合某桩锚复合支护深基坑工程实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深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并与不考虑耦合的基坑变形情况进行对比,主要包括锚杆轴力图、桩剪力图与弯矩图、基坑地表沉降、坑底回弹、侧向位移等。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的有限元模拟条件下基坑变形形态基本一致;总的来说,流固耦合分析引起的基坑变形小于不考虑耦合分析的基坑变形,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也较小,更接近实际情况。考虑地下水流固耦合分析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不容忽视,对实际工程的设计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P laxis有限元程序对内撑式围护结构基坑的开挖过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不同的开挖方式对于地表沉降、基底隆起、挡墙位移的影响,对比分析得出“先撑后挖”的开挖方式较为合理,对基坑工程施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石家庄汇明路旧城区城市综合管廊安全施工为背景,利用启明星深基坑支挡结构设计软件对基坑围护结构在各开挖工况的变形内力以及地表沉降进行数值分析并采用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计算基坑开挖各工况下腰梁和内撑结构的内力,同时引进基于物联网的最新支撑应力智能监测系统,对管廊基坑工程施工的支撑轴力进行实时监测,对安全施工进行快速判断,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洞桩法在地铁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文依托北京地铁19号线新草区间暗挖段工程,利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对洞桩法施工暗挖段导洞开挖及桩施工进行工序优化研究.对比分析了六种施工工序后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路面沉降极值均出现在二衬拱顶正上方位置,且六种工况中以工况五的-19.2mm为最小.采用工况...  相似文献   

12.
依托兰州地铁一号线的开挖过程,对地表沉降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兰州地区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结果表明,隧道地表沉降分为微沉降阶段、快速沉降阶段、沉降缓慢阶段和沉降稳定阶段。在沉降显著发展阶段沉降量达到总沉降量的60%,隧道开挖引起的最大地表沉降为28.7mm。通过对隧道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地表沉降的四个变化阶段,同时发现了在开挖过程中沉降槽会逐渐变大并且存在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13.
导洞是洞桩法施工地铁车站的主要临时结构,距离近、个数多,在地表沉降的控制过程中至关重要。为研究4导洞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以北京地铁牛街站为依托,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正交试验设计9种工况研究了洞桩法施工中小导洞施工的顺序、导洞施工工艺及导洞掌子面间距3种因素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对典型工况下导洞施工的沉降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导洞的施工工艺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最显著,施工顺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最小;导洞的掌子面间距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是非单调的,存在最优值,因此,可通过优化导洞的施工工艺和掌子面间距来控制地表沉降;通过对地层损失率的分析,得出粉细砂地层多隧道开挖的地层损失率为10.2%。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地铁出入口明挖基坑多采用围护桩+钢支撑的支护型式,围护桩设计嵌固深度一般不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3,方能确保基坑开挖安全。对因地铁出入口下沉改造导致围护桩嵌固深度不够的情况,本文通过基坑稳定的分析与计算,分析基坑稳定与围护桩嵌固深度的关系曲线,并结合现场实际条件,提出经济、合理的补救方案。结果表明,旋喷地层加固方案取得良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围护桩嵌固深度不够的缺陷,使结构变形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此外,分段施工对基坑开挖安全十分重要,可以采用增加临时支撑体系或锚索等方式来增加基坑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隧道开挖对建筑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隧道下穿某9层框架结构为例,采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上覆框架结构的内力、变形及地表沉降,并与实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结构变形最大的部位在隧洞的正上方;隧道开挖对梁轴力的影响较大;实测地表沉降曲线和数值模拟地表沉降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隧道开挖对建筑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工程实例,利用基于有限差分理论的计算程序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对深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中临近基坑的建筑物地基沉降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得到了临近建筑物地基沉降的变化规律及沉降量具体数值,将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数值分析可以用于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相邻建筑物地基变形的预测分析,为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神经网络用于基坑变形预测存在结构难确定、训练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易过学习等问题,以已有的周边地表沉降为样本,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基坑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应用网格搜索算法优化模型参数,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进行连续滚动的多步预测。实例结果表明,LS-SVM用于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预测效果较好,具有所需数据少、推广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津秦客塘沽西跨京津塘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过程中,淤泥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采用了钢板桩围堰、钢筋混凝土沉井、井点降水、深层搅拌桩等多种开挖方案的典型施工,本文对各项施工方案进行开挖效果及经济指标的比较,从中选择合理方案作为最终基坑开挖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以杭州某地铁车站深基坑项目为例,运用MIDAS/GTS软件模拟在不同开挖工况下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围护墙体的水平位移及基坑底部隆起的变形规律并与实际监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深基坑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对该地区其他类似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模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北京三峡大厦深基坑开挖支护为工程背景,结合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钢管复合土钉墙支护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根据土力学和基坑支护相关原理确立力学机理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开挖支护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基坑变形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二者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基坑开挖支护过程是比较可靠的,且从塑性区和变形分析可知用钢管桩复合土钉墙进行支护后的基坑是稳定的,即钢管桩复合土钉墙能很好地满足基坑支护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