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与排行     
春节将至,新闻人都有什么打算?本期的调查显示,春节期间,大部分被调查者仍然勤奋工作,多数人要加班,并坚持每天阅读(收看)新闻,心态积极平静。他们还希望来年人际关系更协调,沟通更顺畅。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10,(3):24-24
新春将至,新闻人怎么看待和将怎样度过这个春节,他们在春节期间的媒体接触打算如何?他们的过年心态和对来年的期望是什么?本刊进行了一个小型调查。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春节期间的媒体接触情况,与平时相比有何不同?他们对今年春节期间媒体的一些重头戏又是怎样评价的?本刊做了一个小型调查,结果如下:1.你在春节期间接触最多的媒体是:A报纸5  相似文献   

4.
结婚了吗?春节期间走亲访友,适婚年龄的青年男女及他们的父母最常被问候的就是这一句。记者近从一些交友网站和本市部分婚介所获悉,节后前来注册、咨询的青年男女数量增长明显,一些婚介所一天的报名人数甚至比春节前一周激增40%。一些剩男剩女表示,虽然平时也会被家人催促,但从未像春节期间这样如此集中。  相似文献   

5.
我们关注2004,壮歌而行;2005,展开双臂——2004年,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硕果累累。跨入2005,我们的档案工作者,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在关注什么?新的一年,他们又将创造出怎样的业绩呢?因此,本刊特邀全省13个省辖市档案部门的主要领导,相聚新年笔会,一起来谈一谈他们的思路,他们的心声,他们关注的难点、热点……  相似文献   

6.
喜气洋洋、合家欢乐的春节刚刚过去,亲情的温馨还留在心头。这期间,新闻工作者在做些什么?他们在紧张的生产、建设第一线,在喧闹的市场,在灾区农民的炕头上、在下岗职工的餐桌旁……  相似文献   

7.
三聚氰胺之谜远未解开,到底会否给娃娃们留下后遗症?谁也不敢打保票。这个春节,结石宝宝的家长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对于孩子未来的健康,他们希望有关方面早日给出一个严谨科学的答复  相似文献   

8.
刚刚过去的春节,你快乐吗?春节,是中国人全家团圆的日子,一家人聚在一起,北方包饺子,南方裹汤圆、做春卷,入夜了,小孩大人一起放鞭炮,将新一年的美丽梦想借助一蹿而起的爆竹,送入除夕的天穹。过去的春节,有这么多的花样,真正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相似文献   

9.
长沙县的居民能放心地过一个快乐的“金猪年”!因为他们身后有一个“守护神”——长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据记者了解,该局存春节前已开展多种食品严查活动,为居民过年把好质量关。局长钟正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节日打假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我们不仪在元旦、春节、国庆等节日期间严查各生产行业,  相似文献   

10.
周元 《中国记者》2021,(2):68-70
新春将至,磕磕绊绊的庚子年终于要翻篇了。对每一个湖北人来说,2020年的春节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远在海南工作的我也不例外。2020年春节,老家四位亲人从湖北恩施来琼团聚,计划过完春节就回家,不料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他们滞留海南两个多月。一边是抗疫报道的紧张忙碌,一边是对家乡疫情的担忧,种种忧心、感动、感恩、振奋的心情,不断交织,成为我2020年春节深深的记忆。最冷的寒冬已经过去,如今,回眸那个特殊的春节,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青山同云雨,天涯共此时。  相似文献   

11.
刚刚从事新闻事业的青年记者往往朝气有余,经验不足,他们经常有这样的苦恼:在学校里学了这么多东西,怎么一参加工作用上的这么少啊?社会上每天发生这么多事,到底哪些是新闻啊?一旦碰到新闻该从哪个角度切入?采访时遇到阻力怎么办?怎样才能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记者?……一个个问号整天在他们的脑子里打转.  相似文献   

12.
庚子春节,这段非同寻常的经历注定将被铭记。身处新冠肺炎疫情漩涡中心的湖北,脚下即战场。我和报社同事们立即取消假期,回到工作岗位,义无反顾地奔向战"疫"一线。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置身人人皆战士的现场,我们是见证者、记录者,更是参与者。我们用一篇篇报道、一个个镜头记录下众志成城的凡人微光,传递担当的力量,传播必胜的信心。那个春节,我见到了许多人,我看不清他们戴着口罩的脸,但他们让我相信:春天,一定会到来!  相似文献   

13.
如果调查春节以来各地党报上最热的词是什么?无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各地和全国两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什么?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春节前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领导的重要讲话,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4.
春节将至,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我们做这个题目,就是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让每个人都可以为‘春节申遗’做出贡献,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1月21日《杭州日报》)  相似文献   

15.
陈曙 《图书馆》1990,(4):59-63
尽管遭到有关人文科学方面专业教师的反对,但美国的某高校图书馆还是削弱了$600,000的期刊征订数。这些期刊属于少数几家出版商。面对这种情况,那些专业出版社又是如何考虑的呢? 先前,学者们似乎不关心期刊价格的上涨,可是,当其图书馆无可奈何地相继取消某些期刊,这些学者们才感慨万分,“有这必要吗?太可惜了!”究其原因,毕竟图书馆员是信息的传递者,不可苛责他们。那么,若不责备他们,谁该担当其主要的责任呢?  相似文献   

16.
马尔烈  马峥 《出版参考》2006,(17):50-51
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却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了,众多遗民也同时"失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多年来这一直是个难解之谜.1998年春节过后,忽然从新疆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人们在大漠边缘的米兰,发现了原属楼兰王国臣民的古罗布泊人后裔!他们真是谜一样的"楼兰遗民"吗?  相似文献   

17.
辞旧迎新,迎春接福.张贴"福"字是我国人民过春节时的传统习俗.但是,你知道春节张贴"福"字的来历吗?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有人愿意利用春节和寒假为自己考研的计划做准备,也有人试图利用劳动力最紧俏的时段展示自己的能力,为日后就业铺路。除夕,他们想念家乡,但是为了未来,他们放弃回家  相似文献   

19.
春节前,全国多家报纸通过《敬告读者》或《休刊启事》,发布春节休刊安排.有的直截了当,有的娓娓道来,有的祝福满满,有的巧藏心机,看看也是醉了.笔者发现休刊启事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强调按章休假;第二类,突出新媒体坚守;第三类,借题发挥. 休刊需要理由吗?既然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发布了关于2016年春节放假安排的通知,报纸干嘛不能堂而皇之地歇呢?  相似文献   

20.
我们将刚刚离去的春节作为2003年书市的开局,预测一下今年书市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看看有哪些风云读本会在2003年的书市诞生? 预测之一:美国何时对伊拉克动手? 当今图书对时局的高度关注绝不输于任何一种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