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功能神经外科专家,他带领研究团队在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顽固性癫痫、颅神经疾病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专家简介:周先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二院神经疾病研究室主任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神经内科医师。长期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积极开展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在美国获得过美国心脏协会中风基金资助;自美国归来后,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常州市科技支撑项目等。2014年被评为"江苏特聘医学专家"。  相似文献   

3.
正在庞大的医学领域里,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手段不尽相同,在攻克各种疾病的漫漫长路上,神经调控技术脱颖而出。简而言之,该技术就是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的手段,通过电刺激或药物手段来改变中枢神经或外周神经系统的活性,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自上世纪60年代技术逐渐发展成熟以来,神经调控技术已经在癫痫、帕金森病、精神性疾病以及其他脑疾病的研究及干预治疗上大显身手,对疾病诊疗及其生物医学技术的提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同样有一位致力于利用神经调  相似文献   

4.
打开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网页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重点专科——常州二院骨科.作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最“出彩”的科室之一,骨科现拥有专科床位1 80余张,是江苏省骨科临床重点专科、常州市重点学科、南京医科大学骨科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目前拥有研究生导师8人、高级职称29人、博士后1人、博士9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27人、硕士在读8人.  相似文献   

5.
王文志是我国著名的神经流行病学专家,现任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流行病学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博导。从事脑血管病、癫痫等神经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及社区人群防治措施研究30年。曾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多项;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等科技进步奖12项。现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  相似文献   

6.
柴胡桂枝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临床应用方面柴胡桂枝汤被用于治疗感冒、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炎症、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慢性耳鸣、冠心病、癫痫、神经疼痛、肿瘤等疾病并取得良好疗效。药理研究有所突破,但对柴胡桂枝汤配伍规律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该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白菊  郑绍成  蒋红燕 《科技风》2011,(17):217+23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可无临床症状,通常结合症状、体症、10g单尼龙丝、128HZ音叉检查、神经电生理学、定量感觉检查、温度阈值、足底压力测定等检查判断。10g单尼龙丝、128HZ音叉检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是最常用的临床检查。临床上经常应用一些简单的筛查性问卷调查来描述症状的严重性。近年来神经活检有创性检查,MRI、角膜共聚显微镜等无创性检查,以及对自主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进展较快。由于流行病学研究中多采用上述检查方法,对于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王文志1977~1981年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临床医师;1981~2006年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流行病学研究室;1988年起任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199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系学习并完成合作课题;1995年起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流行病室主任;199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0年取得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2006年破格获得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多年来从事神经流行病学研究专业,主要是脑血管病、癫痫、老年痴呆等常见神经疾病的流行病学及社区人群防治措施的研究。曾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攻关课题及国际合作课题多项。近年共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编或合作主编出版专著3部,参加编写专著8部。科研成果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和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多项;2007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荣获北京市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现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北京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理事、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理事、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以及国内15家专业学术杂志的编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癫痫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临床基础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儿童癫痫针对性护理干预,患儿出院1年后随访复查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患儿治疗显效1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儿显效15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82.50%,护理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癫痫患儿治疗期间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降低癫痫发病频率及后遗症发生率,提高儿童癫痫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12年2月13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宣布,他们首次通过对人的皮肤细胞进行重组,在实验室内制造出大脑皮层细胞。发表于最新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上的这项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治疗帕金森氏症、癫痫和中风等疾病。大脑皮层是大脑内大多数神经疾病出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2013年中国临床神经内科发展特点,笔者在2013年期刊引证报告(JCR)自然科学版中检索中国学者在临床神经内科领域内国际文献的发文状况。研究表明:2013年我国神经内科处于发展重要阶段,脑卒中、癫痫等疾病的研究较为集中,继续实现科研创新成为神经病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肢体电损伤的修复一直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由于肢体在电击伤中常常是电流的出入口,电流总是沿着电阻最小路径传导,而神经是人体电阻最小的组织器官,因此,电击伤患者基本上都伴有周围神经的损伤。只要有创伤就会有疤痕形成,创伤的组织修复就是疤痕形成过程,创面的愈合就是疤痕愈合。所以经受电击伤的肢体周围神经先后经历了电休克、热传导、周围组织早期水肿和后期疤痕卡压的多重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首期清创覆盖,创面愈合后3到6个月返院进行整复和功能重建。神经损伤修复理论认为:运动终板在失神经后半年便会彻底消失,此过程不可逆,而神经的生长速度为1~3毫米/日。所以等到电击伤患者二次入院进行功能修复时,往往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只能进行神经移植和功能重建,没有为受损神经提供自身修复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18,(8):14-15
组蛋白伴侣调控神经干细胞机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焦建伟研究员等揭示了组蛋白分子伴侣Nap1l1在早期胚胎脑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干细胞调控的重要作用,研究论文发表于Cell Reports。大脑皮层是哺乳动物大脑中高度发达的中枢区域,负责控制认知、记忆、情感行为等重要机体功能。研究者在确定了Nap1l1胚胎脑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分布基础上,通过胚胎电转实验发现Nap1l1敲降后神经  相似文献   

14.
始建于1990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三个分室联合组成。2001年起由匡廷云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动物所陈诠研究员担任实验室主任,我院王世强教授任副主任兼北京大学分室主任。北大分室侧重离子通道和膜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由6位教授及其领导的科研组组成。其中长江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实验室主要包括三个研究方向:神经和肌肉细胞的钙稳态和钙信号转导研究;神经肽信号转导与神经疾病和神经可塑性的机制研究;细胞核核膜装配及核膜蛋白组学研究。王世强教授,生物膜及膜生物工程国…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10):F0004-F0004
严子禾,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现任无锡市检验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院管理协会检验管理分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诊断分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临床病原微生物的早期诊断以及细菌耐药和感染控制的研究。近五年主持包括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省、市级科研课题4项,  相似文献   

16.
<正>如今,全球有5000万~6000万人患癫痫。他们中约70%的人可以通过已有的抗癫痫药物治愈而不复发。而且,最近一系列研发的新药上市为药物治疗癫痫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癫痫病人带来了福音。今天的癫痫病人显然比凯撒大帝(前100年7月13日~前44年3月15日))幸运一些,当时凯撒患癫痫是无药可治。由此,也导致了凯撒的被刺杀。  相似文献   

17.
曹秀峰,男,生于1955年,江苏盐城人。外科主任医师,肿瘤学研究员,外科学教授,南京医科大学肿瘤学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多次赴欧美日访问学习并参加国际肿瘤学术交流。现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兼肿瘤外科主任,南京市第一医院特聘主任。  相似文献   

18.
1963年我从上海科技大学毕业,师从刘育民教授.30年来,我一直从事视觉研究.我曾完成“海水鱼趋光特性的电生理研究”、“中国标准观察者的色觉特性”等几项应用基础性研究,但我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应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染色技术,并与药理、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对视网膜中的信息传递和调控在几个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癫痫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在癫痫发病人群中,儿童的发病概率高于成人,并且癫痫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部分患儿在治疗后病情并没有得到改善,而是逐渐发展为难治性癫痫,即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癫痫药物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的,称为难治性癫痫.生酮饮食通过让癫痫患者进食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重量比为4:1的饮食来使机体的能量供应转化为以脂肪为主,从而控制癫痫发作.临床医师更倾向将抗癫痫药物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但是近年来,随着难治性癫痫患者数量逐渐增多,人们又重新关注生酮饮食.因此,本文对生酮饮食在儿童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明确相关的抗癫痫机制,确定潜在的治疗靶点,也为后续生酮饮食疗法的不断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23,(5):21-22
<正>2016年,陈静博士以博士后研究员的身份加入上海纽约大学感知与运动控制虚拟现实实验室,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李黎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陈静博士对人们感知和控制自身运动、视觉运动控制,以及虚拟现实等领域很感兴趣,她研究的群体中有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也有患有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