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教师提问应是教师促进学生思考的工具;提问是师生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过程;课堂讨论中师生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都可以是提问者与回答著。已有实证研究还发现促进课堂讨论的教师提问策略主要指维护学习团体、促进严谨思维、保证准确知识的提向策略:实现教师提问的教学环境是:教师是积极的研究者、探索者、思维示范者;复杂的教学任务;有序、安全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2.
如何保证小组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是当前历史教学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有效的小组课堂讨论以互动为前提,以严谨思维为基础,以可靠的知识为保障。因此,讨论过程中,应从保证小组成员积极平等地参与互动;小组讨论个体和团体严谨思维;引用和陈述科学、可靠、具有逻辑性的知识和信息三方面着手,使小组课堂讨论富有实效而不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3.
小组合作学习从本质上改变了教师“满堂灌”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数学课堂正在由“师本”课堂向“生本”课堂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了学生的交往与审美能力,强调学生的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促使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促进了课堂学习的有效,高效。  相似文献   

4.
课堂讨论是实现学生中心、尊重学生话语权、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除少数优秀学生外,大多数学生保持沉默;课堂秩序混乱,学生讨论与课题无关的东西;教师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草草结束,没有进行有效评价;课堂讨论成了公开课上教师“做秀”,少数优秀学生表演的舞审.改进课堂讨论应致力于:正确认识课堂讨论;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话题;精心组织课堂讨论;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宽松的课堂讨论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的临近,要求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呼声空前强烈: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对象。凡是历史公开课,非得设计几个课堂讨论问题不可,否则就不能体现新理念。近几年观摩了一些历史教学公开课,总的感觉是,课堂讨论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尤其是看似热闹,却忽视了凸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讨论的效度。不少历史教师开展的课堂讨论看似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实则没有把新课程的精神吃透,以致迷失方向,走向极端。许多问题的设计只是为了讨论而讨论,缺乏严谨性、科学性;教师只是课堂讨论的“预谋者”,  相似文献   

6.
何振乾 《成才之路》2012,(7):15-I0010
正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讨论并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实质。那么,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异质分组、明确目标与责任、讲究时机、留给充足的时间、培养良好习惯,成为教师  相似文献   

7.
张英 《云南教育》2002,(7):39-40
课堂讨论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进课堂。实践表明,有效的讨论,有利于引导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笔者根据数学教学的实践,对课堂讨论低效现象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提高讨论的有效性。一、数学课堂讨论中的主要问题1.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讨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真理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手段。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一般可以分为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根据观察,大部分集体讨论的参与率一般仅在1…  相似文献   

8.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成形式,它是相对个体而言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能否建立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教师的教学决策与行为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包括情感环境、思考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邢瑾 《天津教育》2004,(7):91-92
教学实践证明,将“讨论”引进课堂,教师适时精当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习,是既符合学生实际,又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有效手段。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改变以讲解接受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堂讨论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东明 《广西教育》2014,(24):45-47
正课堂讨论是指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就教学内容通过说、听以及非言语的方式,互相交流,以期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课堂讨论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组织的讨论行为是否有效。研究显示,当前有较多教师在课堂上并不经常采用课堂讨论,即便开展课堂讨论,也未达到经常有效。本文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践和观课思考,探讨提高课堂讨论行为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课堂讨论既能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质疑问难,取长补短,受到激励和启发,又能较好地体现课改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但有效的课堂讨论不仅要掌控好温度,更要把握好深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发挥必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建立在深度基础上的有温度的课堂讨论才会有效并持久。  相似文献   

12.
李昕 《语文知识》2009,(2):61-62
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课堂讨论往往流于固定化、程序化、形式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建立课堂讨论的制度,关注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课堂讨论效率;同时通过优化命题设计,激活学生思维,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思辨力,把优化讨论命题作为提高课堂讨论效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有效课堂讨论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功不可没,因此,教师让有效讨论走进课堂、重视课堂讨论至关重要。教师要做到:精心设置讨论问题,让有效讨论走进课堂;善于营造轻松和谐氛围,让有效讨论走进课堂;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让有效讨论进入课堂;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展示时间,让有效讨论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情绪高昂、和谐健康的氛围中交流、讨论,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中小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课堂依然是教学的主战场。教师要注重个人语言修养,让艺术性的语言主宰课堂。 (一)让课堂语言嵌入哲理的珍殊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二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且都离不开说理。如果教师一味使用严谨的口号式语言.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大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形式丰富多彩,讨论这一重要的合作学习方式更是受到语文教师的青睐,广为应用。课堂讨论充分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阵地。在讨论教学中构建现代语文课堂必须把握好几个环节: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合理分组;教师认真准备,明确讨论的问题;合理安排讨论时间,保证讨论能轻松又不失严谨地进行;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上问题的廓清,更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课堂讨论这种学习形式,有助于在组织课堂讨论中取得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指以教师为主讲学生被教学的学习形式,课堂活动是指把学生活动加入到课堂中,课堂中有教师的声音也有学生的声音,有教师的对问题的解答,更有学生对问题不同回答,让课堂充满活力。然而,课堂是一个有时间限制和有序的学习场所,课堂讲究教与学的有效效率,把活动引入课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活动需要合理的协调。换个角度,面对问题,面对新知识,  相似文献   

17.
课堂管理是有效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最关心的领域之一。有效的课堂管理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以及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大量的研究发现.构建有效的师生关系是课堂管理的关键。教师适当程度上的主导作用、合作意识以及关注学生的个性需要,有利于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进而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以及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8.
教学改革实践发现,将团体学习法运用于西藏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进一步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团体学习法实施主要包含自选主题、课外研讨、团体汇报、课堂讨论、点评打分、延伸提高等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师全程参与指导,有效掌控课堂教学,合理改革考核方法,更加注重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9.
课堂学习团体的几个社会心理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集体情境,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学习团体,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课堂学习团体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学习团体构建的模式、影响因素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思维堵塞、师生互动冷清、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这主要是由教师课堂互动引导缺失或引导不当造成的。陶行知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指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教师的有效引导是点燃课堂互动的导火索,是演绎生动课堂互动气氛的活性剂。如何在课堂互动中发挥教师的有效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