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习题(第一册上p·133)一个球从100m高处自由落下,每次着地后又跳回到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当它第10次着地时,共经过的路程是多少(精确到1米)?分析如图1,设从最高处到着地所经过的路程依次为a1,a2,a3,…,a10,它们构成一个以100为首项、公比为21的等比数列,其和为S10=100[1-(12)10  相似文献   

2.
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全面思考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乃至进一步学习变量数学,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都是可取的。下面谈我们的一些作法,供参考高中四册习题二14题:一弹性球从100米高处自由落下,每次着地后又跳回到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当它第十次着地时,共经过多少长的距离? 学生解此题时,往往理解为从而得到的错误结果。原因在于小球往返运动使学生错误地理解为简单的重复。若作出小球的运动图(如图1),则问题就明朗了:错误发生在多算了第一次的100米,从而帮助学生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应是:  相似文献   

3.
如果让一张纸和一个纸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那么孩子们肯定会说纸球先着地,因为纸球是个球体,受空气阻力小,而纸会飘,所以下落速度慢,实验过后确实是这样。如果让一个轻的铁球和一个重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呢?从孩子们的猜测记录上发现:重的铁球先着地,轻的铁球后着地,为什么这么猜?解释:因为重的物体下落速度快一些。真是如猜测的一样吗?准备实验了,做几次呢?有的说两次,有的说三次,或者更多,听到一个声音“越多越好”,是的,取得的数据越多越能说明问题,至少五次吧。孩子们开始实验了,他们有的站在桌子上,有的站在椅子上,小组内有同学…  相似文献   

4.
青蛙和蛇     
一只青蛙正在稻田里跳来跳去,边跳边呱呱地唱着。没想到刚跳了一会儿,青蛙的前腿和后腿就发生了矛盾。前腿生气地说:“凭什么每次落下时都是我先着地?疼死我了!”  相似文献   

5.
有一道高三试题: 质量为m的皮球,从距地面h高处自由落下,反弹高度为原高度的3/4,现在要使皮球着地后总能弹回到原下落高度h,那么每次拍球需要对皮球做的功为多少?(空气阻力不计)  相似文献   

6.
1590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他使用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从塔顶垂直自由落下,结果同时着地,从而推翻了人们信奉了近2000年的亚里斯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  相似文献   

7.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叙述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怎样追求真理,大胆地用事实来推翻当时权威人士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关于“铁球落下的速度跟铁球重量成正比”的错误结论的故事。在学生理解了上述内容后,我先就书中的关于亚里斯多德说的话进行了讲解,...  相似文献   

8.
极限浅谈     
极限浅谈张治汇初级运算,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但如果要求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或者求这一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用初级运算就无法解决了。这里给读者介绍一种高级运算方法─—极限法。一弹性球从100米高处落下,每次着地后又跳...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猫有一项特殊的本领,那就是它从高处摔下来,决不会摔伤。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猫从空中下落,不管开始时是什么姿势,落地时都能做到四肢着地。据专家研究,只要有8厘米左右的高度,即使猫是四肢朝天落下,它也能在落地前迅速地翻过身来。猫的这种绝技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10.
镜头一: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满校园,学校中心花园热闹异常,同学们正围着两位蓝眼睛、金头发的“老外”在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时而亲切交谈,有如朋友谈心;时而激烈讨论,有如辩手演说。走近一看,原来这里是学校的“Englishcorner”(英语角)。同学们正在向外籍教师学习英语口语。镜头二:又是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了,教学大楼前面的升旗广场聚满了密密麻麻的人,个个伸长脖子,似乎在等待什么似的。不一会儿,几只鸡蛋从三楼缓缓落下,吸引了无数双好奇的目光,鸡蛋着地却完好无损,当然每只鸡蛋后面都有一个减慢着地速度的缓冲保护…  相似文献   

11.
[教例]三年级语文《动手做做看》:为了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动手,讲求实践真理的好品质,我在总结课文时精心设计了下面一段教学内容。师:学完了《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生:(好奇、兴奋)什么问题?师:(举起手中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子)谁知道这两个石子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来,哪一个石子最先着地?一生:大石子先着地,重的物体落得快。另一生:小石子先着地,体积小的物体落得快。师:还有别的看法吗?(一时间,教室里议论纷纷,相持不下,有说大石子先着地的,也有说小石子先着地的,就是没有出现第三种答案。)师:(示意安静)课文里伊琳…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下栏着地技术教学的针对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二维摄像法、影像解析法,对体教专业学生110米栏的下栏着地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初学者上体躯干前倾幅度小,身体重心前移不够;栏上腾空时间长,下栏着地点远,着地角小,着地制动明显;摆动腿着地方式不正确,踝关节支撑能力差,着地缓冲时间过长,蹬伸不充分,衔接栏间跑的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下栏着地技术教学的针对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二维摄像法、影像解析法,对体教专业学生110米栏的下栏着地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初学者上体躯干前倾幅度小,身体重心前移不够;栏上腾空时间长,下栏着地点远,着地角小,着地制动明显;摆动腿着地方式不正确,踝关节支撑能力差,着地缓冲时间过长,蹬伸不充分,衔接栏间跑的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手膝着地爬,做游戏“蚂蚁运粮”。教学要求:通过游戏,发展幼儿手膝着地爬的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学准备:磁带、蚂蚁头饰(数量比幼儿数多一个),垫子、桌子、  相似文献   

15.
刘影 《林区教学》2008,(9):134-135
论述助跑速度与起跳技术对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重要作用,助跑速度直接关系到背越式跳高成绩,起跳技术直接决定背越式跳高成绩。就助跑速度和起跳脚着地技术对助跑与起跳效果的影响,从弧线助跑、起跳点的位置、起跳脚着地角度、起跳脚着地方式等几方面对助跑和起跳脚着地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后蹬式或屈蹬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脚着地期间的生物力学分析经典理论"是在脚着地期间先"缓冲"、再"后蹬"的生物力学分析理论,文章提出的"划船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脚着地期间的生物力学分析理论"合理解释了短跑途中跑前支撑时期是主要动力来源,后支撑时期着地腿的运动是前支撑时期转动—平动的继续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在短跑训练时,要注意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很多文章在体能训练中,如何安排负荷量讲得很多。我就少儿短跑中脚着地产生的制动阻力方面谈谈。着地制动阻力的产生会影响跑速的提高。同时,不合理的着地动作将消耗运动员产生的能量,降低运动员能量的利用率。因此,如何减小运动员着地制动阻力将成为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万泽平 《物理教师》2001,(11):41-42
对于方向不变而大小变化的作用力 ,高中物理中有两条计算其平均值的途径 :一是利用动量定理求解 ,二是利用动能定理求解 .不同的题知条件可用不同的方法 .[例 1 ]一物体自高处落下 ,着地前速度为v =1 0m·s- 1,已知物体质量m =0 .1kg ,试对以下两种题知条件分别求物体与地面接触过程中的平均压力 :( 1 )已知物体触地后经 5× 1 0 - 3 s停止运动 ;( 2 )已知物体触地后下陷 2cm停止运动 .解 :( 1 )物体触地后与地面的作用力并非恒力 ,故本题不可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匀变速规律进行解答 .考虑到题知中给出了作用时间 ,可以使用动量定理…  相似文献   

19.
椅子放稳问题另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椅子能否在地面上放稳的问题,以前建模的方法是用椅子脚与地面的距离来度量椅脚是否着地。这里采取另一种方法来证明椅子稍作挪动就可以使四只脚同时着地,即用椅腿与相应对角线的夹角来度量椅腿是否着地。  相似文献   

20.
秋叶落下     
秋叶落下/红的、黄的,还有棕色的/秋叶落下/看它们摇摆落下/来自树梢的秋叶/摇摇摆摆落向地面/当风儿吹起它的喇叭/看它们(叶子)在四周打转/秋叶,当它们疲倦的时候/落下成为一堆/在老树的脚下/很快它们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