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升峰 《宁夏教育》2004,(12):70-70
1.德育思维的转变。把德育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审视德育,根据时代特点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的实施渠道王守实,许长盛德育实施渠道是德育的组织形式,是德育的载体。德育目标的实现,德育原则的贯彻,德育内容的灌输,都必须通过一定的德育实施渠道。德育实施渠道也是德育组织实施和德育考评的基础。高校德育实施渠道的确定,应以实现培养目标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全面推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是我国目前教育的根本要义。德育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科学确定中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形成抓好中小学德育的合力,建立健全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进一步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由于德育目标理想化,方法单一,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过于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使我国学校德育处于低效的困境。必须通过确定恰当的德育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改进德育方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以使德育提高效力,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5.
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学校德育该做什么?如何做?通过何种途径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笔者经过近年基层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的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反复思考和探索,以下就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恰当确定德育内容 学校的德育内容十分丰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及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恰当确定德育内容,使教育活动整体化、系列化。 中小学的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的培养、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几方面。心理素质的培养,应从文明行为的养成人手;道德素质的培养,应从待人处事…  相似文献   

6.
构建德育新体系,进行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以研究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和规律为基础,要重视思想品德的形成性评价,对德育内容体系进行教育目标分类,确定德育的阶段目标及终级目标和水平,将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研究和实验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用系统的、整体的眼光对学校德育作综合、动态的考察。德育目标的制定应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德育策略的设计应秉持系统整合的理念,德育内容的确定应从多元一体的角度出发,德育手段的选择应强调为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8.
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德育工作,就必须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构建良好的育人机制;针对学生思想现状,确定切合实际的德育内容;充分挖掘学校德育资源,创造多元化的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庭  陈再新 《中国德育》2013,(19):56-57
微型德育课程是指选取生活中直观反映具体德育内容为中心而设计的,通过对事件的内涵剖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世界观、人生观等多方位渗透的多功能课型。与传统的德育方式比较,它具有切入点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结合我校德育的困局,我们确定了"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德育目标,并努力通过微型德育课程予以实现。一、生活化微型德育课程的内容我们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按年段、分层次确定了课程工作的目标和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学校德育整体优化初探吴运友张翼唐维锦江苏省射阳县新东中学一、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目标是实施德育工作的根本指南,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的选择,学生品德的品定以及德育工作领导和管理等都要为实现目标服务。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