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的历史与今天息息相关,所以研究清代历史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礼仪”有些具体内容固然有其局限性,但如果放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来考察却是人类社会的创造性进步,况且其中有许多今天我们应该学习和吸取的东西。对中国古代的治国方略,我们应当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历史的观点来考察和研究,而不可只用一个“人治”来概括和否定。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自觉的革命战士,就必须学习和研究理论、现状和历史,必须对中国的今天和昨天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了解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掌握革命的主动权,夺取革命的胜利。我们阅读和研究《红楼梦》,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这个目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在中国历史上绵延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正如毛主席所说:“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进了历史博物馆的东西了。”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特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史学发展的关键中国人民大学戴逸教授举办这样一个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问题的研讨会,来交流信息、探讨问题,我觉得非常好。用马列主义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导,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关键。历史研究要不要用理论指导,这是老问题,今天仍然是个问...  相似文献   

5.
于沛 《天津教育》2014,(10):20-23
非常高兴今天来到南开中学。我今天讲近代以来的中国和世界。关于历史的叙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编年体,在行话里,这个是死历史。还有一种历史叙述的方法,是历史事实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叫做活历史。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活历史,讲近代以来的活的中国和世界。  相似文献   

6.
<正>拉铁摩尔将大于“中国”的“亚洲”置于范围小于它的“中国”范围之内来思考,很有深意,这对我们今天从全球史或世界史角度来理解历史的复杂性极有启发。尽管目前全球史方法很热,但真正能从全球史视野来理解中国历史,其实非常难,尤其是在传统中国史料及传统天下观的影响下,我们很难接受以他者眼光来观察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7.
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文史相宫现象,这决定了我们今天在历史中寻找文学的迹象。本文旨在论述《左传》中“梦描写”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效果,揭示“梦”在《左传》中所起到的而又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文学作用。表现人们精神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梦描写”,以它既定的实在的生活形态,作为影响人们身心活动的一个动因出现在《左传》的记事中。这不是作者的首创,而是与历史的渊源以及当进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的现象。在《诗经》和《周礼》中,…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它有利于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追溯生活教育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它与自然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国内外生活教育的发展历程,对更好地实施生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晚清的所谓耻辱,让今天的爱国人士痛不欲生。事实上,当时的百姓,可不像我们今天想象的那样屈辱。生活在晚清的人,当然有屈辱,如果没有屈辱,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变革。但是,客观地说,晚清是中国历史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在这个大变局中,至少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日子不是变得更难,  相似文献   

10.
文择 《中国考试》2004,(4):48-50
今天承考试院的几位朋友,约我来讲“考试与教育”的问题。我想考试与教育的关系是很深的、密切的,值得我们深思与研讨。在中国考试制度有2000多年的历史,尤其值得我们从历史的回溯上加以推敲与认识。在汉朝开国之初,政治的实权,向来是没有干脆交给过书生的,直到汉  相似文献   

11.
吴玉章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也是较早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历史学家之一。分析研究吴玉章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史学思想,对于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的意义,予我们今天亦不无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与我们同行     
昨天发生过多少新闻,今天我们就能读到多少历史,这些历史左右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思想。透过繁华、走近历史,与去者对话、与往事干杯。我们就能懂得如何认识现在,把握未来,更好地传承文明——长久以来《国家历史》杂志和《中国往事》栏目都在进行着这样艰苦而有益的探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往事》栏目  相似文献   

13.
林逸 《神州学人》2001,(4):24-24
历史是很有意思的。它可以知古,可以鉴今,为人所用。以免一错再错。茅海建在其轰动学界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的绪论中坦率直言:“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而我们如不能借鉴历史给我们提供的宝贵经验,那可真是历史罪人了。今天的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一事,也不例外,断断不可判断了留学史的脉搏来谋篇布局。 其实,“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历史并不悠久。自1872的幼童留美开始算来,约有一百余年。说长不长,但要总结经验,确实有值得回味之处。早在1928年,教育史家舒新城即著《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吉林市不仅山清水秀,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民族化。10多天前,根据同学们的要求.我们布置了一次调查老字号的综合性学习。今天,咱们就来交流和分享一下彼此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毛泽东的评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分析认识这一问题,有利于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事业。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今天幸福地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的土地上。大家都想知道,社会主义祖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又是怎么得到的?我们的祖先是谁?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从他们那时候到我们这一代,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历史就能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包天仁教授(以下简称包):刘老师,我今天来采访您,是为中心的杂志《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名家访谈栏目进行专访。本栏目是每期采访一位国内的专家、教授,目前已经进行了10期。我采访您主要是从教材编写、外语教学法的角度。我觉得,在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基础教育外语教育的历史、教法的历史、教材的历史中,您起了很大的作用。您的作用主要是从教材编写为切入点。我们两人认识时间比较长,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就有接触。当时是正在进行上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应该是十五年前,那时我们就认识。  相似文献   

18.
提起邹韬奋,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周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和生活书.店,以及在新闻出版界被广为弘扬的韬奋精神和已成为新闻工作者最高荣.誉的“韬奋新闻奖”。然而对于性活》周刊的由来,《生活》周刊与中华职业教育社产p韬奋与中华职业教育社一p韬奋与极育与职业》的历史渊源,却鲜为人知。今天我们从三联书店出版的性活书店史稿》中摘取第一章奉献给读者,一来是帮助大家了解一点历史,更重要的是以此来鞭策我们的工作,弘扬韬奋精神,办别教育与职业》。一、《生活》周刊的由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上义工商业有了比较迅速…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今天,我们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的同志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8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尤如在风雨如磐的大地上升起了一轮红日,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80年来,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聚集在党的镰刀斧头旗帜下,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国家振兴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换来了今天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站在新世纪的开端,回顾中国80年的沧桑巨变,我们感慨万千,无比自豪;展望未来,祖国的光辉前景使我们欢欣鼓舞,激情满怀。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回顾历史,深入思考,从党的80年历史中…  相似文献   

20.
《文学评论》去年第五期发表了吴世昌先生《重新评价历史人物——试论韩愈其人》一文,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今天,不能原封不动接受封建时代对文学史上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为此,他首先挑选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又是明显有问题、有争论的韩愈其人来重加评价。 我们以极其兴奋的心情来读了这篇文章。文中确有许多新颖的见解,引人入胜,可是,认真一想,却不能不产生一些疑问,觉得文章在评价韩愈这一历史人物时,还是不够实事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