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句子不仅表达命题内容,还表达话者的某种感情,即语气。汉韩日三种语言都用多种手段来表达语气,但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汉语主要以词汇手段来表达,韩语和日语主要以语法手段来表述。本文考察了汉韩日三种语言的语气词(韩语语末语尾,日语终助词).助动词(韩国语先语末语尾)、语气副词(日语陈述副词)在各自语言中的语气表达特征。由于汉语与韩语,日语所采用的语气表达手段不同,语气表达特征上有较大的差异,韩语和日语虽然表达语气的主要手段相近,但具体表达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研究语气助词"啊"的情态语义及其句法分布,比较了日语和英语中语气助词的使用情况。通过汉英日互译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如下:汉语主要用语气词、助动词、语气副词等词汇手段来表达语气,以语调、语序、句式作为补充;日语主要用终助词、助动词等语法手段来表达语气,以语气副词等词汇手段为补充;英语中主要使用情态动词、副词等手段表达语气,以语调、语序、句式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3.
文章考察日语评价语气专用助动词。首先,分析日语语气和评价语气的先行研究,得出本文所支持的评价语气的定义。然后,从意义和使用规则、与近义评价表达的比较、对应的中文表达等方面对日语评价语气专用助动词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37):93-94
近年来,随着"汉语热"的盛行,来华学习汉语的日本留学生越来越多,日本的汉语教学发展很快,在研究和教学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果。语气词是语气范畴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对象,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汉日语气表达的对比分析入手,研究汉语语气词与日语终助词在语法特征、语气意义、语用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汉语语气词教学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声乐演唱中,汉语语调和语气对于乐曲的情感表达和风格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语调和语气共同构成的语势也会对声乐演唱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汉语的语调在声乐演唱中具有表达作品要求的情感和语态、展现演唱乐句的口语化和生活化的作用.汉语的语气是表演者内心表演热情的传递,更是作品内含情绪的表现.声乐演唱中,语势有着明显的指向性和律动性.语调和语气的配合形成了语势,语势不仅包括语调语气中的轻重演唱、缓急咬字,还有张弛有度、起止有时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无论在汉语还是在日语的对话过程中都避免用"死"这个字眼,这是两种语言的礼貌说法。在汉语和日语中,表达"死"的场合,代替"死"字用怎样的间接表达呢?二者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呢?文章首先对汉语和日语中表达"死"的间接表达进行考察,通过对比日语和汉语中"死"的间接表达的异同,来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死"的间接表达。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汉语词汇、日语词汇相互借用,互相渗透。近现代大量的日语借词进入汉语,成为了汉语词汇的一部分,为中国引进、吸收现代文明提供了便利。日语借词增加了汉语词汇的数量、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对汉语词义和语法都产生了影响。汉语在吸收日语词汇的过程中,对日语借词进行了改造和同化。日语借词的不断进入,会增加汉语词语结构的复杂性,需要开展日语借词使用的规范工作,以提高语言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桥元为蓝本,介绍了日语授受表达的语用规则,同时总结了两条汉语的授受表达的语用规则,即强调表达施恩意思原则和淡化表达受惠意思原则。并将日汉语授受表达的语用规则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且这些差异也是导致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掌握日语的授受表达很困难的突出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现代中文的动态助词"了"和日语的「た」能作为完成相,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过去、完成,二者的文法意义同样,有着对应关系。但是在实际运用中"V+了"和日语的完成相不是简单地对应,而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了"和日语完成相在不同的文法系统中,有着各自的文法意义。所谓完成相在日语中用作为体标记「した」来表示,而汉语中则用动态助词"了"表示,汉语中的"了"有着更复杂的意义。通过误用例子探求"了"的文法意义及日汉体态习惯误用的形成原因,对日汉互译及汉语圈的日语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汉语对日语有着巨大影响。但鲜为人知的是佛教对日语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在词汇领域,大量日语词汇都起源于佛教。可以说汉语与佛教共同孕育了日语。  相似文献   

11.
汉英委婉语语法构造手段之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英汉委婉语在语法构造手段上存在着差异:在形态变化上,英语中常通过动词的过去式表达委婉语气,汉语中缺乏这一手段;在词序方面,汉语中使用无主句可表达委婉语气,英语中不能省略主语,但能用空语类或使用被动态表达委婉语气;在副词和语气词的使用方面,汉语中大量使用副词和语气词生成委婉语,英语相对缺乏;在否定形式上,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常用否定词语生成委婉语气.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中有着十分丰富的语气终助词,其虽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然而通过终助词,却能流露出说话者的心情和感受,传递出不溢于言表的隐形含义,在日常的表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旨在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日本语终助词[ぞ]的接续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言类型、指示词、敬语、时态以及动补结构这几个方面阐述中日语言文化上的不同以及在日语教学方面需要借鉴的地方。从语言类型和语言文化上看,汉语和日语都有很大不同,汉语属于孤立语,没有词尾变化。表达习惯上属于一种主观性表达;日语属于粘着语,有词尾变化。习惯上属于一种相对性、客观性表达。从总体上了解中日语言的这种基本差异,有助于克服表达习惯上的不同,从而正确理解掌握日语。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日语及汉语的道歉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先对日语和汉语母语两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再从形式的观点把道歉的表达分为"定型表达"与"非定型表达",最后以定型表达的使用为中心对B&L提出的D因素及P要素进行了分析与考察。  相似文献   

15.
日语和汉语在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反映了日本人和中国人在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化上的极大差异。如果不清楚其中的一二,势必会造成相互理解上的障碍,影响双方更好的交流。现将日语较之汉语的主要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列举如下,希望能对学习者有所帮助。1日语较之汉语省  相似文献   

16.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依据,从语言的人际意义角度对三则日语民间童话故事的语气、极性和情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语气上主要以确定性语气为主;在极性上主要表达肯定意义;在情态上虽用到了情态化和意态化资源,但占比很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日语学习的不断深入,日语学习者会发现日语中的省略现象越来越多,尤其是主语的省略,比汉语中的省略现象多得多.由于母语汉语的影响,日语学习者在日语表达中存在很多不够地道的地方,这一直困扰着很多日语学习者.就汉语和日语中各自存在的省略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其不同之处及其体现出的文化特点,以便帮助日语学习者正确把握日语中的主语省略,更加地道地运用日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形象化的表达是以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联想与对比为基础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与不同的文化教养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养成不同的事物比较习惯。对英语、日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通过比较五种常见的英、日、汉语的修辞格,有助于加深二外为日语的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日语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与日本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中国学习日语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日本,学习中文的热情也很高涨。自古以来,中国的汉语与日语文字之间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日语从五十音图到各种短语表达,都借鉴了汉字,深受汉语的影响。因此,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母语汉字的影响,从字的表面来理解日语,这也造成了不少的错误影响。而在这之中,最为典型之一便是惯用句。  相似文献   

20.
在日语教学中经常出现使役句,也就是表示强制命令、允许、放任、接受恩惠等的使役表达。这种使役表达对于日语教学工作者来说是教学重点,而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学习难点。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运用大量的例句对比研究日语使役句的构成及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入手,探讨使役句在翻译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在翻译时,日语的使役句不能千篇一律地全都译成汉语的使令句。相反,日语中含有使役意义句子并不都具有使役句子的形式。对于形式上不是使役句,但具有使役意义的句子,也要根据汉语表达习惯译成汉语的使令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