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家歌谣里不乏表现人性本源意向的火辣辣的情歌。土家族情歌婚恋历程中的性文化意向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反映在土家人初恋、热恋、结婚、丧偶等不同的婚恋历程中。各阶段虽然在表达上各有所重,但又共同地反映着土家情歌以人为本,土家人对婚姻自主、爱情幸福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2.
在土家族作家叶梅的小说中,有大量关于仪式的书写,其中以"哭嫁""跳丧""梯玛"最具代表性。土家女儿在"哭嫁"中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转变,"哭嫁"反映出了土家女儿在生命成长中的情感倾诉和心理状态;"跳丧"则是用以乐代伤的方式诠释了土家人面对死亡的乐观态度与豁达的生命观;"梯玛"作为土家族文化中的核心,代表着土家人的精神信仰与心灵归宿。  相似文献   

3.
从"毛古斯"的服饰上我们可以探询到土家服饰文化的内涵,它成了土家族古老文化的代表.土家织锦工艺的发展使得"毛古斯"的服饰从土家人的生活中脱离出来,作为一种服饰文化它被保留在了土家族的历史中,在土家族广袤的土地上,它的服饰不论怎样发展、怎样融合,古老的"毛古斯"服饰都会象勤劳善良的土家人一样,将是土家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一直会散发出耀眼而奇异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土家开胜景,风情万古传。它是大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是土家人勤劳智慧的结晶,它是一首情韵悠长的诗。它,就是——土家吊脚楼。——题记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在爷爷的故事里,就隐隐约约地知道了他,也曾依偎着他,眺望过远处的山城,放飞着向往与希望。年岁渐长,慢慢了解了土家吊脚楼的美妙。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吊脚楼就是土家人的诗,情韵悠长,抒写了土家人的勤劳与智慧,憧憬与遐想。你看他,飞檐翘角,曲折回廊,没有精雕细琢,只有清漆抹秀栏,结构简约、古朴而又精巧。吊脚楼上,宽敞、明亮,一曲悠长的《黄四姐》,仿佛天籁之音,唱尽了如同骏…  相似文献   

5.
在鄂西山区长阳县土家人的丧葬仪式上,总会跳起集歌、乐、舞三位一体的民间舞蹈——撒叶儿嗬。它是土家丧葬礼仪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现代文化和观念的影响下,撒叶儿嗬面临着传承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四十八勾”是土家织锦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抽象纹样,隐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它反映了土家人的太阳崇拜意识,隐喻着驱秽避邪,消灾纳吉、祈子求昌,兴旺种族的含义,是土家族“生殖信仰”和“祖先崇拜”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相似文献   

7.
“四十八勾”是土家织锦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抽象纹样,隐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它反映了土家人的太阳崇拜意识,隐喻着驱秽避邪,消灾纳吉、祈子求昌,兴旺种族的含义,是土家族“生殖信仰”和“祖先崇拜”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相似文献   

8.
土家人建造的吊脚楼,多建筑在风景秀丽之处。土家族建造的吊脚楼,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倘若你到过那里,你会发现,在土家人聚居的地方,环境非常优美:竹林掩映,绿荫如盖;溪水环流,清澈如镜;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牛哞羊叫,百鸟争鸣。其间一幢幢飞檐翘角,黑瓦白脊,曲折回廊,廊柱下垂的吊脚楼,那就是土家人饮食起居,日常生活的住所,也是土家人对歌、跳摆手舞,摆古、讲龙门阵的场所。土家人世代居住的吊脚楼,已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它诠释着土家人的生活、劳动、智慧与追求。这篇《我心中的吊脚楼》是一篇中考作文。小作者对土家吊脚楼有自己的认…  相似文献   

9.
土家人自称"pi35tsi55kha21",有民族母语而无文字。土家语摆手歌——"嘎墨请"是土家人在大摆手活动当中由土家梯玛或掌坛师采用土家语演唱的祭祀类歌曲,有土家族原生态音乐艺术的"活化石"之美誉。它在音调结构、旋律调式、句式结构和演唱的形式上都与土家语言的语法结构、语音语调和表达方式有着深厚的关联,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稀有的艺术特色,成为土家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集中观照之处。  相似文献   

10.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在现代化多元文化背景下,土家族织锦工艺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有很好的机遇。通过对土家织锦之乡——苗儿滩镇织锦工艺传承及教育模式的田野考察,揭示教育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清朝改土归流以后,受封建礼教和汉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土家族自由婚姻演变为许多新的婚姻习俗。同时汉文化的浸染也使土家族的教育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涌现了一大批土家族本土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土家文人竹枝词。反映了这一时期许多富有特色的土家族婚娶习俗,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和珍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土家族丧葬的狂欢精神——以娱神仪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地区的丧葬习俗,常和鼓乐同在,与歌舞同存。跳丧、绕棺、坐丧、闹丧等丧葬仪式均反映了土家族丧葬的狂欢化倾向。由于受土家先民的灵魂观、民俗宗教崇拜和巫文化的影响,土家族丧葬文化的当下表现既一脉相承着传统的丧葬仪礼,又理所当然地接受现实的文化趣味。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土司制度渊源可追溯至远古,在土家族远古至土司早期的音乐活动中,其音乐内容大多数与祭祀及祖先崇拜有关,这是由土家族先民生活、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从土家族土司音乐发展脉络来看,土家族土司音乐的形成与土家族宗教祭祀、民俗民风、战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极具地域特色和土家族民族特色的秀山海洋花灯,在口传心授的传承过程中,通过近50年来的文化积淀和文本定型,可以清晰地看到土家族民众在祭祀、娱神、娱人的花灯民俗文化中,渗透着土家人强烈的人文关怀与和谐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土家日常生活心理安慰与补偿及其丧葬习俗需要的石堤"耍灯,"和渗透民众伦理道德与和谐思想的海洋花灯劝世文等文本资料方面。  相似文献   

15.
渝东南文化旅游发展前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土家族最大的聚居地区。区域内与土家族文化旅游相关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发展以土家族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旅游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渝东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简单介绍,分析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渝东南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占卜是土家族最常见的民间信仰之一,土家人把对自然讯息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和人为操作所产生的结果作为征兆,以此来判断凶吉祸福,由此而演化为形式多样的占卜习俗。  相似文献   

17.
渝东南民俗文化极具特色。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有效提炼、合理浓缩,弥补其区域弱点,发掘其文化内涵,突显其精神实质。树立良好的民俗旅游文化形象,能够打造出卓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具体思路是:建设土家族民俗文化数据库:借助区域整体性壮大旅游经济品牌效应;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实现最佳区域旅游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民族发展的各个方面。传统文化资源是长阳县深层次开发旅游业的重点,必须正确认识保护土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关系,遵循文化、社会、经济、环保全方位统筹兼顾的开发原则,确立以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民间艺术及宗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为配合土家族民族成分确认和利用民族民间文化为人民服务等工作,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搜集、整理和传播的开启时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主要是为恢复土家族民族成分和编写“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等工作进行的,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抢救、保护、传承时期;第三阶段是世纪之交的时候,是为配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而进行的,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抢救、整理、保护传承时期。每个阶段的挖掘、抢救和传承工作都有自身的特点,对保护和传承土家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民歌不仅具有迸发激情、舒缓忧愁、愉悦身心的功能,而且有言情溢志、传达情意、加强沟通、强化交往的作用,更有传授技艺、传承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吸收异质文化的“社会性教育”价值。这里仅就土家族民歌“社会性教育”的成因、形式、内容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