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奥斯汀的作品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国内外学者争相从不同角度研究她的作品,然而国内鲜有文学评论家从政治角度对其加以研究,试从小说内容、小说采用的叙事手法及小说的人物与场景安排寻找政治在简·奥斯汀的作品中留下的痕迹,意在证明她的作品并不是远离当时的政治环境,而是在各种具体的细微处留下了政治痕迹。  相似文献   

2.
以简·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学与宗教的跨学科知识解读该部作品的宗教痕迹。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一、小说塑造了几个性格迥异的牧师形象;二、小说人物道德对比体现出的宗教影响;三、小说女主人公身上散发的宗教气息;四、字里行间频繁出现的宗教词汇。研究发现《曼斯菲尔德庄园》受到宗教的影响,再次证明文学与宗教学共存共生。  相似文献   

3.
正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时期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常被二十世纪的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誉为真正伟大的英国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描写乡绅家庭的婚姻和生活,关注家庭女性的爱情和幸福。简·奥斯汀对乡村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其作品语言朴实幽默的风格使英国小说日臻完美,她的小说是具有经典意义的小说代表。  相似文献   

4.
《摩尔·弗兰德斯》被誉为丹尼尔·笛福小说生涯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小说里,笛福把女主人公摩尔·弗兰德斯一生的经历与宗教紧密融合在一起,使其拥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文章从分析宗教对摩尔一生的影响,揭示笛福的清教思想对他的小说创作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说明宗教与文学理念的关联性,使人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宗教与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郎婷婷  李辩 《海外英语》2014,(11):185-186
简·奥斯汀是18世纪英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明星,也是那个时代女权主义的代表。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简·奥斯汀更关注女性及女性问题,她的小说都以女性为中心人物。《爱玛》被认为是她最成功、最成熟的一部作品,主要揭露了当时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对父权社会是一种抵抗。该文通过对小说故事和两位女主人公性格的分析,阐述简·奥斯汀女权主义意识在其作品《爱玛》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宗教和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阐述宗教对人们思想价值的影响,结合美国早期文学思潮和早期作家作品,力图勾画出美国早期文学中人神关系从早期的重神轻人到人本主义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揭示了文学中宗教实体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了解这种变化对于理解宗教的本质及美国早期文学中宗教的影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宗教信仰与文学艺术有着同源的关系,日本学者高崎正秀说过:“一切文学艺术都来源自宗教上的仪式,最初的日本文学便是从祭祀仪式上发生的巫觋文学,作为咒术宗教而存在。”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在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时,也注意到民间信仰对小说的影响,惜乎只是点到为止的“略论”。近年来有许多学者也选择了从宗教与文学的关系角度来研究文学,如葛兆光的《禅宗与中国文学论集》、孙昌武的《佛教与中国文学》,但正式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朱迪光先生的近著《民间信仰影响下的古典小说创作》(中国文联出版社…  相似文献   

8.
简·奥斯汀是英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其中,《傲慢与偏见》最受读者欢迎,作品中的主人公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与婚姻也是学者热议的话题。文章试图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博弈,以阐释奥斯汀在该小说中对人物婚姻的布局和意图。  相似文献   

9.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以18世纪末英国乡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姐妹花曲折的择偶经历,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作者对理智与情感的态度,对女性婚恋的态度。本文将从解读简·奥斯汀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出的女性主义观入手,以期让大众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正>一、美国犹太文学宗教母题(一)美国犹太文学宗教母题代表作这里要阐述的是三位犹太文学巨匠——贝娄、辛格和马拉默德的作品及相关作品分析。这三位犹太作家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宗教母题。莫里斯是马拉默德的代表作《店员》中的主人公。小说描述的是莫里斯逃离沙皇军队来到美国,开了一个小杂货店。小店里还有一个店员,名叫弗兰克,是个有意大利血统的流浪汉。莫里斯身上有着鲜明的宗教烙印,自己过  相似文献   

11.
李秀梅 《海外英语》2014,(14):194-195,198
简·奥斯汀的小说以独特的女性主义为特征,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她从一个同时代的女作家们尚未涉及的独特的女性视角来创作。奥斯汀的小说主要关注的是女人的生活和她们在社会中的不公平地位。尽管她最著名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享誉在男性荣誉之下,我们仍可以从这部作品中感受到她所反映出的女性意识,这也可能是当时简·奥斯汀享有广泛读者的原因吧。甚至到了今天,她的知名度也在继续扩大。最重要的是,作为创作女性意识作品的先驱和榜样,简·奥斯汀影响了自她开始之后的许多女性作家。  相似文献   

12.
论宗教文学与许地山作品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地山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作家,其作品受到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叙事艺术上也从宗教文学中汲取了一些有益的手法,许地山的作品直接引用宗教典故、宗教词汇,同时大量借用宗教文化的意象、原型、隐喻了深刻的宗教义理。另外,许地山还借鉴了宗教变文,讲唱文学的文体形式,所有这些方法都为作品从内容上更好地表现许地山受宗教影响的思想起到了不同寻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反讽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简·奥斯汀的成名作《傲慢与偏见》中贯穿始终。将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作为其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是因为二者存在着必然联系,即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与微观反讽言语行为。本文着重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对其中的反讽进行具体探究,希望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奥斯汀这部小说中反讽的应用,丰富对简·奥斯汀小说的语言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反讽类作品。  相似文献   

14.
夏伟 《文教资料》2007,(25):46-48
本文从中国戏曲和古代小说的关系入手,首先阐述二者之间的同源关系,涉及史传文学、唐传奇、说唱文学的作用。再详细论述中国戏曲的四大传统,重点分析其对古代小说的渗透和影响。具体而言,戏曲的谐谑传统是古代小说向其学习的直接动因;诗学传统对古代小说抒情方式的影响;传奇传统对古代小说叙事结构的影响;以及技艺传统对古代小说中对人物刻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一经发表,就风靡全球,被翻拍成电影、电视剧,影响非常大。这部长篇小说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故事情节的巧妙安排和发展,更在于其语言创作的风格上,小说细致的语言、幽默和讽刺兼备、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对话、艺术句法结构等,都为小说增光添色,铸就了这部经典的长篇爱情小说。本文就《傲慢与偏见》的英式文学的语言创作风格进行探究,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把握英美文化创作中的语言创作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小说由于受宗教文化、民族审美习惯等因素影响,大抵作着同样的“团圆梦”,这就使那些能突破团圆俗套的作品显得尤其可贵。本文从创作动机、人物设计、结局安排三个方面深入考察了悲剧性历史小说的道德文化内蕴,探究了历史小说悲剧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历来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作为先秦文学家代表的屈原,在其作品中体现了浓郁的神仙思想,如《九歌》中祭祀的诸神,《离骚》、《远游》中塑造的神仙意象等,无不对其作品的内容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随着其作品的流传,也促进了道教体系的建立。基于此,对其作品与道教的关系做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村上是崇尚美国文化,讨厌日本传统小说中那种黏黏糊糊关系的作家。他的创作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尤其是美国作家杰茨菲拉德的影响。但本质上,其内心深处多方面受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村上除了关注后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状态,也优雅地传达了日本固有的﹑传统的文学精神。从日本传统文学角度对《海边的卡夫卡》及其他作品进行解读,展示村上作品中"和风"文学的特质:一物哀之美;二无常的生死观;三委婉细腻的描写手法。站在其他国家遥注日本,其实是想从更客观角度描述"高度发达的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19.
简·奥斯汀是著名的小说家,她的诸多作品如《傲慢与偏见》等为人们所熟知。简·奥斯汀的小说通常是站在家庭女性的视角上对家庭婚姻进行描述,并擅长用讽刺的艺术手法来反映当时的生活形态,在英国当时和现在社会的文坛中具有极高的地位。文章结合简·奥斯汀的小说简要探讨了小说中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20.
《啊!拓荒者》是薇拉·凯瑟最有特色的一部代表作.凯瑟的宗教观影响了她对小说中人物的看法和命运安排;她对《圣经》中的某些诫律和典故的套用,丰富和充实了作品的内容;她对"叙述暴力"的适度运用,使作品产生了撼人心魄的效果.凯瑟捍卫传统的道德观,鄙视违反宗教教义的不忠与苟合.与此同时,她又对某些宗教教叉产生了怀疑,并希望对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