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故事     
三令五申春秋时候,有一位著名军事家名叫孙武,他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庐。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孙武将她  相似文献   

2.
江西钱币的铸造始于何时,史无明文记载。汉以前已不可考。汉初,江西境内始见铸造之记述。《豫章图经》云:“南昌山者,昔吴王濞铸钱之山,时有夜光,遥望如火,以为铜之精光。”乐史《太平环宇记》所记相同。吴王濞在汉文帝时据有豫章郡铜山,采铜铸钱。事见于《史记》。南昌山即南昌以西的西山。《新唐书·地理志》载:“洪州豫章郡,有铜坑一。”明南昌府的土产中“铜产西山”可证。吴王濞所铸的铜钱是汉半两钱,数量很多,有“吴、邓钱布天下(吴即吴王刘濞,邓是邓通)”之说。  相似文献   

3.
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我说过,英国有句谚语,叫“不打破鸡蛋,就煎不出荷包蛋”,意思是“有得必有失”。这句话的确很有点哲理,尤其是对于读书学习。无独有偶。杜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有类似的意趣。但是不知为什么,从前有的版本却刻成“读破万卷书。”这一字的颠倒,里面倒大有文章;且不去辨它谁正谁误罢,而孰优孰劣,却是一见眼明的。因为下联“下笔如有神”,是读万卷而有所“破”的结果。如果仅仅满足于“读破”万卷,那也不过是人家的学问,有学而无识,所谓两脚书架而已。这样恐怕做不到下笔如有神吧? 读书作文如此,学习搞科研又何独不然?开卷有益,读书当然首要在“读”。我不是反对读书,而且应该提倡博览群书;作为教师,更须引导学生很好地去读书。但不能仅仅着眼于“读破”万卷。所谓“韦编三绝”,精神固然可佳,可是读死书、死读书,十绝八绝也毕竟无济于事。因此,我以为这里的“破”,  相似文献   

4.
三令五申     
春秋时候,著名军事家孙武曾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兵法,我都看过了,拿我的军队演示一下,好吗?”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一下也行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多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最宠爱的两  相似文献   

5.
谈到读书,贾平凹总是津津乐道。读书的滋味甜酸苦辣涌注心头,贾平凹也时常流泄于笔端。说的最多的,却是一句话:“读书有福”。读书有福?福从何来?读书有福,福从收获中来。贾平凹曾经用调侃的方式历数过爱好读书的种种不是,但是,好读书的各界书虫,从贩夫走卒到学者贤哲,古今大有人在,为什么?贾平凹说,当然是“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读书能“识天地之大,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如此知识广博,洞晓人生,既自知又知人,当然会让你在面对绞尽脑汁都很难理清头绪的纷繁世事的时候游刃有余,举重若轻;读书能“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  相似文献   

6.
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惠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相似文献   

7.
选择未来     
“轩子,醒醒!”一个轻柔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我睁开蒙胧的睡眼。呀,眼前的女孩好漂亮呀!咦,她头上怎么有个光圈呀?手里还拿着根星星棒,穿得像个西洋仙女似的。“你是谁?”我惊讶地问。看我傻傻的模样,她嫣然一笑,“我是魔法世界的十八使者!”什么“十八使者”,“十九使者”?“没听说过。”“我们呀,专职是带领即将满十八岁的少男少女去‘选择未来’!”  相似文献   

8.
一、古文助读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问赵威后①,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②亦无恙③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④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战国策》注释:①赵威后:赵惠文王的妻子,孝成王的母亲。惠文王死后,孝成王年幼,由威后执政。②岁:收成、年成。③恙:病,灾祸。④故:旧,指按照旧例。译文:齐王派使者来聘问赵后,(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校当学生念书,经历由低到高的学历过程,这是广义的受教育的读书;而我在这里所说的读书,是自己找到一本一本的书来读,这是狭义的读书。一般说的“读书”,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等等,  相似文献   

10.
迎春花     
我家门前有一丛迎春花,它柔软的枝条像姐姐的秀发一样飘逸,那黄黄的、小喇叭似的花朵真惹人喜爱。这几天,我正和好朋友小明闹别扭。其实,那全怪我,我很想向他道歉,就送他一束迎春花吧!迎春花是春天的使者,当然也是友谊的使者。我来到它身旁,轻轻地对它说,“迎春花,我采一束花向小明表示歉意好不好?”一阵风吹来,迎春花微微地点点头。我高兴地采了一束,来到小明家。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三册《察今》(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一文有句:“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课本注:“镆铘,有名的宝剑。春秋时吴王闻庐所有。”看到这个注释,当时心里一愣怔:小时候看吴越春秋故事,似乎吴王夫差的父亲叫阖闾,怎么又冒出个吴王阖庐来了,莫非这是哥儿俩?或许是两个并无血缘关系的吴王。讲课时也就这么混了过  相似文献   

12.
课本第 3 4页 :“贞观年间 ,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玄奘“取经”怎么会是“使者”呢 ?玄奘是“使者”$河南省郑州市育德中学@张福华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对这句话,课本这样注释“[冠盖相属(zhǔ]使者相连接。冠盖,指使者。”揣摩教材编写者将“冠盖”注为“使者”的依据是“冠盖”指使者的穿戴和乘坐的车子,这里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部分代整体。这样似乎也言之有理。但联系语境看,就有问题了。因为“冠盖相属”前面有“平原君的使者”作全句的主语,再将“冠盖”译成“使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知识的社会。知识,已成为一个现代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基本条件。想要获取知识,就必须运用有效的手段——读书。读书,不仅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更是培养一个人谈吐、气质、思维方式的最好途径。读书已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学生如果仅仅将“读书”停留在语文课本、家庭作业上,他将来肯定不能很好地承载人生。那么,如何让他真正感觉到读书是件“有意”又“有益的事情呢?许多老师和家长也越来越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但仅仅一句“你应该多读书,读书很重要”就够了吗?这里,我想就我个人的想法和做法谈谈如何培养学…  相似文献   

15.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出自《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注:“人有从(董遇)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意自见。”这原本是董遇“不肯教人”的托词,后却多被认为是私塾先生不假思索、不加分析的教条主义教学方法,是学生不加理解、死记硬背的填鸭式学习方法的真实写照。在强调创新、呼吁要让思想冲破牢笼的今天,再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否也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而忽视了对它的深层理解呢?这里,我们想与大家来探讨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一、要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强调“要读”。不论是“腹有诗书气…  相似文献   

16.
一、学法与阅读方法“学法”,有的人把它理解成学习的规律或法则.虽然这样理解不是不可以,但总觉得太大,不好把握.这里所说的学法,仅仅是指学习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学法问题,说的是怎样学习的问题.凡是回答怎样学习的,都可算是学法问题.例如,有人问我怎样学习,我说可去读书,可去问别人,可去试一试(实践),可去看一看(观察).这里,读书、问、试、看,对于最一般的“怎样学习”来说,就是最一般的学法.那么,读书又怎样读呢?试、看、问又怎样去试、去看、去问呢?这里又有一个方法问题.这是第二个层次的方法问题.如果不断追问下去,那就有第三、第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17.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读书吗?读书可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哦。书可以带你到大森林和小动物们做游戏;还可以让你通过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和哈里·波特一起走进魔法学校,去感受魔法世界的无穷魅力……还等什么?现在就一起来“糖果图书架”吧,这里有琳琅满目的图书等着你,这里的书是甜的,知识是甜的,相信这种甜甜的滋味会陪伴你一生。本期书虫给大家介绍的是“高产小作家”高璨的作品。(书虫)  相似文献   

18.
在前不久的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螳螂捕蝉》一课,觉得受益匪浅。下面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片段:师:你觉得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小组讨论)生:我认为吴王是个独断专行的人。当他要攻打楚国时,有大臣提出不同的意见,他就固执地说,谁敢劝阻他,就处死谁。师:那吴王是个坏人喽?生:(思索片刻)我认为吴王也有他的优点。师:什么优点?生:他听了少年讲“螳螂捕蝉”的故事之后,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说明他跟廉颇一样能知错就改。师:(微笑)你能对学过的人物进行比较,这个方法好。生:吴王还有其他优点。师:(饶有兴趣)说给大家听听。生:他对少年说:“你早晨跑…  相似文献   

19.
手不释卷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英勇善战,但是不爱读书,吴王孙权就叮嘱他要多读书。吕蒙听了,为难地说:“军队里事情这么多,哪儿有时间读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读书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以为最主要的就是“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也就是叶老所倡导的“潜心会本文”、“语语悟其神”的方法。可是,现在还有相当多的学生不会这样读书。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当老师提出一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某段课文时,学生往往匆匆一读,便举起手来准备回答问题了。像这样读书,在头脑里留下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印象。那么,如何让学生“潜心会本文”、“语语悟其神”呢?有一次,我听徐善俊老师教《我的战友邱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