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艾勃 《中国广播》2013,(8):38-40
媒体对国家公权力的行使享有新闻监督的权利,同时又负有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的责任,媒体如何既满足公众对司法审判的知情权又正确履行好对司法公正、廉洁的监督责任,是目前媒体和司法机关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媒体在监督司法过程中要找到媒体监督与司法工作的平衡点,体现在曝光司法活动、报道诉讼活动、报道庭外情况、播报庭审情况、发表司法评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冲突是新闻学界、业界热议的一个现象。众所周知,媒体报道具有强大的引导和评价功能,但媒体在舆论监督的同时,自身角色功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异化,出现了越俎代庖的现象,由“媒体监督”滑向“媒体审判”。尤其是在媒体没有平衡报道的情况下,法官可能会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而作出不公正的判决,影响了司法独立。因此,不仅要明确舆论监督的范围,还要完善国家权力的配置及司法本身的独立,寻求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一种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3.
对外传播涉及新闻传播与外交两个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彼此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本文拟从新闻实践的角度出发,就对外传播中媒体的自我定位这一问题展开分析.文章认为,媒体在对外传播中,要积极主动介入外交活动中,发现热点,引导舆论方向;要注意与官方宣传的"和而不同",明确自身的报道特殊;而且要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文章最后对我国媒体未来在对外传播的发展方向上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新闻从业人员对媒体司法监督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全面分析了我国媒体记者在法治报道和司法监督报道方面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了媒体监督司法的效果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艳 《当代传播》2003,(6):57-58
在整个社会监控权力的系统中,传媒监督具有民意性、反控性、公开性、广泛快捷性等优点,但同时,传媒监督又隐含一定的弱点和缺憾,表现为时效性对新闻真实的影响、“媒介把关人”个体意识差异性的影响、新闻监督素质与能力、获取新闻素材手段的有限性、不正确对待受众的新闻欲、新闻舆论视角的倾向性、新闻的商品性,以及舆论监督缺乏应有的法定规范性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传媒监督作用的发挥。理性、客观地分析把握传媒监督的利与弊,才能扬长避短,有效保护和合理规范新闻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6.
任艳 《新闻界》2012,(14):72-74
在对日本媒体及新闻传播业的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日本媒体的报道体现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日本媒体虽然大都以“客观公正”的姿态自居,但在形式自由主义之下逐渐趋于“保守化”.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日本媒体?它是公共媒体还是日本政治权力的宠物?  相似文献   

7.
杨玉玺 《传媒》2008,(8):69-70
新闻舆论监督,经过新闻界多年来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应该说解决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但是近几年来,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比如,在对媒体性质的认定问题上,因受西方新闻观影响,仍有不少人坚持“第四权力说”、“公器说”;一部分编辑记者受“纯新闻理念”影响,大局意识淡薄;少数记者以“无冕之王”自居,干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符的事情等。  相似文献   

8.
某次参加一场关于媒体伦理的研讨会,在讨论到"杨丽娟事件"的时侯,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力丹老师发言说,"杨丽娟事件"引发这么多媒体前去报道,真是媒体的悲哀.媒体应该更多地去监督政府的腐败行为,而不是一个女孩子去追星.陈力丹老师认为,媒体身为"社会的公器",去报道这样的新闻,属于浪费社会资源,而去调查黑幕、监督权力,才是媒体的正途.当时,我因为有事提前要离开,没有机会和与会的专家交流对此事的看法,但我内心,对陈力丹老师的看法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9.
崔金星 《当代传播》2011,(6):105-107,114
网络信息时代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具有互动共生的关系.民众的激情及传媒报道对司法独立天然的侵犯不能成为限制传媒监督的理由.司法应建立与传媒良性互动的关系,为传媒创造宽松的监督环境.网络时代传媒监督对司法的价值及其实现要求司法工作者的新闻观须适应网络信息时代新生态,具有承认并尊重新闻报道权的意识和占领“新闻话语权”、参与媒体...  相似文献   

10.
张君明 《传媒》2016,(5):94-96
现阶段,媒体监督在满足公众知情权、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但如果媒体超越合理限度介入司法活动,则不利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其权力,实践中“媒体审判”的情形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权衡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有效衡平机制,从而实现媒体对司法的监督和促进作用,确保审判不受外部不当干扰,实现司法公正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树立开展社会监督的责任意识在新闻行业开展社会监督工作并非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任务,伴随于新闻改革的全过程,具有很强的必要性.首先,社会监督是净化媒体生态的迫切需要.在各种媒体绝招频现、媒介竞争白热化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浙江省新闻行业顺势而为,总体上舆论到位不越位,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方面亮点纷呈.但随着新闻改革步入深水区,些深层次问题也正在暴露出来,广告过滥、娱乐至上的问题较为突出;市井新闻鱼龙混杂、小题大做;一些媒体片面追求可读性、收视率,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现象时有发生,广大受众对此微词颇多.净化媒体生态迫在眉睫,开展新闻行业社会监督,有助于新闻媒体清除危害肌体的污垢病菌,况且这种监督是和谐式的,对新闻媒体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职业道德目前是规范传媒行为的主要规范,媒体参与司法监督者的自身道德约束是特别应当加以强调的.在司法案件中,由于涉及诉讼当事人的利益十分重大,例如财产权、人身权、名誉权、甚至生命,一些当事人会不惜重金去贿赂有关人员,也包括新闻工作者.面对这样一个可能发生腐败的险峻地带,媒体在介入监督之前最好还是先约束好自身.否则,媒体不但无法去监督别人,自己却先腐败了.媒体不但不能维护司法公正,反而会损害司法公正.此外具体的道德规范包括:  相似文献   

13.
媒体是一种文化载体,是向大众传播新闻的传播媒介,简单来说,就是传播新闻的个人或者机构.但由于一些社会原因和人为原因,新闻传媒不再单单是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报道,为了产生市场卖点和关注度,新闻传播中有时会造成对被报道人的名誉侵权;新闻传媒不再是因为有新闻而报道,如果没有合适的新闻,甚至可以制造出一些新闻进行报道;媒体也可以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14.
论传媒生态失衡与制衡——以新闻集团“窃听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集团“窃听门”事件引发的媒介危机,反映了传媒内生态及传媒外生态的失衡.本文以“窃听门”事件为案例,主要从三个方面,即独家新闻报道权失衡与新闻解释权制衡、新闻监督失衡与监督新闻制衡、媒介中心失衡与社会系统制衡来分析传媒生态的失衡与制衡问题.  相似文献   

15.
雨人 《新闻世界》2008,(9):133-134
在现代法制国家,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密切相联。媒体对司法活动进行报道并监督司法权的行使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然而,媒体监督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缺乏制约或不当的“监督”也可能给司法公正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而妨碍或破坏司法公正。如何充分发挥媒体对司法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同时避免其对司法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既保护公民依法享有的言论自由和媒体享有的新闻自由,又维护司法独立原则和司法权威与正义,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新闻监督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萧建宗西方新闻监督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通过及时报道关于政府等权力机关公务情况的新闻来对其进行监督,也就是说,新闻媒介在新闻活动中,通过种种手段和途径,将政府的决策及其行为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及时让公众了解政府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17.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宣传工作要树立问题意识,积极推动问题解决,集聚发展的正能量。县级广播电视台要积极对待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大监督报道的分量,这是县级媒体敢于担当,增强社会的公信力,提升影响力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最近制足一项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力度的合作计划。两大媒体已于1”8年9月16日分别在各自的名牌栏目“社会周刊”与“焦点访谈”中同时推出了关于江西省抚州检察分院反贪局非法收取办案费及私自截留赃款的报道。有关部11与检察机关已表示将严肃处理。这是新闻舆论的一种新的尝试。是在兄弟媒体联合进行重点新闻采访报道的基础上的发展和突破。过去,新闻单位对一些重大的典型报道互相团结协作,共同调查采访.写出了许多有深度、影响大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但在舆论监督上兄弟新闻单位有计划地联手报道却不多…  相似文献   

19.
当前,“舆论监督”一词具有党政公文用语、法律用语、学术概念等分别。另外,舆论监督一词与“媒介监督”、“传媒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概念相互混杂交叉。既存在同—概念“舆论监督”的不同内涵,又存在足以混淆视听的相似概念“媒介监督”、“传媒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概念的歧义和混杂阻碍了研究的深入和严谨,带来一定程度的理解和交流障碍,需要做一个系统的辨析。  相似文献   

20.
新闻监督自新中国成市以来就被确立为媒体神圣的责任.然而,媒体监督职能并未纳入法制化轨道.最近几年,伞国安伞事故频发,不由让人重新拾起有关媒体监督的话题.诚然,很多的安全事故是因为官商勾结,监管漏洞,企业肓目追求利润,没有责任心等因素所导致,可是,除了这些因素外,媒体监督职能的缩小甚至缺失也是诱因.由于缺乏媒体监督,在重大事故面前,公众缺少信息安全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