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作为语言中的活跃因子,文化词语的特殊性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特质,这种特质是文化词语意象的底蕴。在跨文化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意象移植一向为译者所关注。文章拟从跨文化语义的角度就文化词语的意象进行概述。进而在不同文化关联性制约下对文化词语翻译的意象构建进行探讨,以明确意象移植的“度”。  相似文献   

2.
李明 《学语文》2015,(3):25-26
名词和形容词是古典诗歌中尤其是情景交融类诗歌运用比较多的词语,名词常常在诗歌中表现为各种意象,而形容词则修饰这些名词(意象),强化其情感。动词和副词等其它词语则连缀起这些词语,而且通常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诗歌主题。因此,研究这几类词语可使学生深入诗歌文本。  相似文献   

3.
李贺诗歌的独特之处是多方面的。鉴于诗歌的意象最能体现诗歌的风格。本文试图从意与象的关系、意象的色调、意象的词语结构、意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想象对意象的生成影响等诸方面来说明李贺诗歌意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古人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语言是概念的外在化,意象是概念产生的土壤。意象由形象和意义构成,但意象之"意义"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显现。语言中意象成分越多,就越具有形象性,它的意义越易于理解;反之,意象化的成分越少,抽象化的程度越高,它的意义就越难于理解。词是语言交流中意象的对等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苦于某种思想或情感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概括,这也就意味着这种思想情感无法准确地得到表达。海德格尔说:"词语破碎之处无物可存。"伽达默尔认为,词语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5.
解读古典诗歌应遵循其本身的风格选点切入,把词语和意象作为解读或欣赏的切入点。选择词语切入,体察其情境意义,把某一词语所传达的客观形象放到与之相联结的特定时空范围及与之联系的一切“关系形象”中去综合考察。选择意象切入,分析其表达方式的特点,结合古代诗人“神会于物”的特点,把会于物的神发掘出来。两点切入,纵深发掘,再现古典诗歌中的意、志、趣、艺。  相似文献   

6.
严奉戌 《湖南教育》2008,(12):24-25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简言之,意象即艺术形象,也就是被赋予了作者情感的、能引发联想的具体的东西。欣赏一首诗,外行眼中只是词语与词语的连接,内行眼里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  相似文献   

7.
对白居易诗歌中与"云"有关的意象词语进行语言分析,意在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挖掘或阐释这些意象词语背后的"隐含意义",揭示其间融入的人文因素和文化积淀,从而为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思路作出尝试。  相似文献   

8.
穆旦诗歌在用词、用句上理性色彩随处可见,但是这种理性色彩并不是说就意味着沉稳、不活泼、教条等,相反,他对词语意象的运用相当地娴熟,他深刻的思想通过意象完全释放出来,做到了以物扬志,以景传情。"意象"可以分为主观性意象和客观性意象,穆旦诗歌的词语意象,主观性色彩比较浓厚。在主观性意象当中他的诗歌大多运用了象征性手法。  相似文献   

9.
在诗歌翻译中,意象的传达与重构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在诗歌重构的过程中,某种形式的变通也同样很有必要。从郭沫若的《英诗译稿》来看,等化、深化和浅化,只要运用得当,不失为诗歌意象重构的理想手法。  相似文献   

10.
整体意象:诗歌翻译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翻译实践中,诗歌的意象应涵盖个体意象和整体意象,诗歌翻译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个体意象和整体意象之间的关系。正反例证表明,理想的诗歌翻译既要重视源语中个体意象的有效转换,更取决于源语整体意象的成功重构和再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词语的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相当丰富,因而诗的感情容量大,启示性强。统观中国诗歌,自然界的意象占据着显著地位,而且其意蕴不断丰富。大自然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诗歌意象的源泉,历代的诗人们总是努力地从中寻觅属于自己的新鲜活泼的意象,来构织他们的诗句,构织他们的理想或苦闷得以发泄的沟渠。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一定意义上是自然景物不断意象化的过程。唐代三百年,自然景物意象化的过程十分迅速,同时诗歌创作也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12.
蒋馨 《海外英语》2011,(4):154-155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汉语文化全球化的脚步势不可挡,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借此契机,该文对文化意象的重构策略试做一些建设性地探索。旨在为英语翻译爱好者提供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创作过程中相互融合的有机统一体,是“物我相融”而创造出来的可感可触的具象。一首诗从字面上看,那是词语的连缀;但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文化的不同反映在翻译上经常可以表现为译文意象的不完整和流失.从意象流失的原因及哲学基础,“原生性意象“、“继发性意象“和审美意象的解读,暗示性词语的运用和意象的寻回,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对意象的不同表达等方面来分析翻译中出现的现象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化意象是诗人常用的情感载体,诗词翻译应尽可能准确、完整地重构原作中的文化意象,传递其蕴涵的文化内涵。译者对原诗文化意象语义的识解直接关乎译文质量的好坏。论述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的四个主要维度对汉诗文化意象及其翻译进行探讨,研究译者对诗中文化意象的识解操作及其对运用目标语进行文化意象重构的影响,从而为准确处理文化意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意象的问题;在诗歌创作中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意象是诗歌思维过程的必然结果,是诗歌艺术的本质因素。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意象就没有诗。特别是诗意的深度。诗歌境界的妙处,如果离开了意象的内蕴,离开了意象间的整体结构关系,使几乎无从谈起。诗歌艺术,就是依靠外在形式──看似简单而内在又包容了诗人心灵深层意识可能的特殊语言载体来实现其独特的信息传递的。可以说,诗的意象已经进入了这种多维性质的表达层面。意象是以表象的物质形式显现于诗歌之中的,但它却是诗人超越物质实在而进行主观重构的结果。凡是优秀的诗歌意象都是…  相似文献   

17.
陈颖 《湖南教育》2007,(11):30-31
熟悉阅读诗歌的策略,重构诗歌意象,感悟诗歌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目标。诗歌阅读教学的过程是诗化心灵的过程:探究诗歌文本。直观诗歌意义;感受诗歌情景,孕育诗歌意象;感悟诗歌真情,进入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以词语为载体的一种修辞艺术,是诗人情感与世间万物的融合体。在探讨英汉诗歌中景物意象语义特征的基础上,诗歌意象的对比研究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意象是日常语言的审美变异,其语义具有多层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从英汉诗歌景物意象的语义特征及其对比研究反映出了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特征、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9.
水浒108将绰号中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在翻译时,如何传达这些意象的文化内涵是绰号翻译的关键。文章从文化语境的视角出发,以沙博理的绰号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绰号中意象的翻译,并总结出成功的意象翻译要实现原文在译文中的文化语境重构。  相似文献   

20.
一、链接生活。让词语在想象中丰满起来 低年级学生不能以理性思维来理解词语,需要把解词与其熟悉的生活相联系,进行感性触摸,逐步把握词语的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