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与现代化建设以及高职高专的定位需要建立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是实现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行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提升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作水平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合作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进学校与企业用人部门广泛合作,逐步建立教育与社会生产密切结合产学研合作的机制,是中国高职高专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机制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合作过程中的内在运作方式,主要包括相互之间的关系与联系。探索高职高专产学研合作机制,可以使人们透过现象认识其内在的本质。一、基本特征在我国第一次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正式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六大基本特征,其中“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笔者把高职高专…  相似文献   

3.
产学合作是高职高专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必要举措和必由之路。本文笔者即围绕高职高专产学结合人才发展培养问题展开集中讨论,包括了:阐述我国高职高专产学结合人才发展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诸现存问题的致因;给出了产学结合人才发展培养模式运行机制以及提出了推进高职高专产学结合人才发展培养的建议。希望对高职高专产学结合人才发展培养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盛海洋 《考试周刊》2012,(61):166-168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施,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的。产学合作可以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的不同层面上,通过专业设置与改造、课程开发与建设、行业技能培训、科技服务等多种途径实施。高职高专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机制。包含动力机制、运行机制、调控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产学研合作机制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在合作过程中,双方之间的内在工作方式,主要包括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双方运作过程中的相互联系。探索高职高专产学研合作机制,可以使人们透过对高职高专产学研合作机制的现象认识,深入到对高职高专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本质说明。一、高职高专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基本特征高职高专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基本特征,主要源发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基本特征。在我国第一次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正式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六大基本特征,其中“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  相似文献   

6.
产学合作教育是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一、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专业设置建设。高职高专教育在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设置方面,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其专业方向应具有较高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2)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结合教育仍处于摸索试验的阶段,其良性运行的社会机制还远远没有形成,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作为产学结合教育所涉及的各方均应端正思想观念,构建互惠双赢的运行机制,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实现人、财、物诸要素的资源共享,以推进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结合教育仍处于摸索试验的阶段,其良性运行的社会机制还远远没有形成,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作为产学结合教育所涉及的各方均应端正思想观念,构建互惠双赢的运行机制,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实现人、财、物诸要素的资源共享,以推进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认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加快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实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并加强产学合作工作实践,可进一步拓宽高职高专学校的办学途径,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高职高专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项目化教学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有益手段。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外贸函电必然也要进行项目化教学的改革。这必然对人才培养机制、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职目录》和《管理办法》的制定,对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规范专业名称、引导内涵发展、强调产学合作、促进证书教育重要的作用;是关系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带有全局性的重要举措,对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高专教育毕业生的适应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产教结合型实训教学的组织实施与成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规约了高职人才的教学过程,即强调产学结合的实训教学,要求通过大量的实验、实训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对于近几年规模发展迅猛,而就业形式却不容乐观的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能力无疑是其成功就业的重要条件.因此,开展产学结合型实训教学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行业先导“人才培养模式是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它一改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以“英语交际能力 商务管理与业务能力 行业知识技能“为特色的崭新的订单式行业人才培养模式,行业和岗位针对性强,是高职高专就业教育的最高形式.希望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产学合作经验,为校企共同培养高职商务英语行业人才方面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模式等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会展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院校在我国会展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根据此类院校的特点提高会展人才培养质量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模块建设、教学方法改进和产学结合上做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面临深层次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生产一线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生产应用型(创业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教育转变,国家十分重视高职高专的教育。由此,课题组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途径与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得到西南农业大学荣昌校区(原四川畜牧兽医学院)的立项资助,立项时间为2000年7月,结题时间为2003年5月。该成果为本项目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6.
产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合作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其特点是人才培养必须构建产学结合“教学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为社会、企业培养高技术能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要完成上述任务,该文认为,应从构建制约机制、构建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构建保障机制、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机制.构建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机制、构建多元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就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提出了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定位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级技术型、智能型、复合型的应用性人才上;在人才培养中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要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适应人才培养的方向;要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要改革办学模式,实现产学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完善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体系,延伸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应重视高职高专学生的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搞好产学研高职高专发展天地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职高专教育能不能办出特色,受社会欢迎,关键要看能不能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而结合点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和广度上。近年来,多数高职院校通过深入研究产学研结合的规律,重视和深入与企业的紧密结合,使办学特色得到较好体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是高职高专教育走出困境、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的显著特征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上确立了六个基本特征,其中与企业结合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特征,而其他特征或其他方面的改革,都离不开产学…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催生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产学合作教育机制,"订单培养"作为定向就业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育人模式中最直接、最有效、最能实现深度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明晰了学业与就业融通、专业与产业贴合、教研与科研共促、育人与用人双赢的指导思想,使订单式培养成为涵盖整体专业教育流程的全套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课程改革中的四用和四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课程改革这一核心任务.文章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的"四用"原则,做到"四结合",探讨高职高专的课程改革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