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纸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介,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遭受挑战。先是广播的诞生,后是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每一次挑战,纸介媒体都似乎面临险恶的境地,但报纸在与广播电视长期的竞争中,并没有消亡,反而日益强大和繁荣,到如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众传媒。人们把纸介媒体称为第一媒体,把广播称为第二媒体,把电视称为第三媒体。九十年代出现的电脑互联网是一种有巨大潜力的新媒体,联合国1998年把它定位第四媒体。网络正在以其巨大无比的潜力威胁着有史以来所有媒体的生存。这给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一、网络媒体对纸…  相似文献   

2.
阎晚生 《新闻知识》2001,(Z1):54-55
报纸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介,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遭受挑战。先是广播的诞生,后是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每一次姚战,纸介媒体都似乎面临险恶的境地,但报纸在与广播电视长期的竞争中,并没有消亡,反而日益强大和繁荣,到如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众传媒。人们把纸介媒体称为第一媒体,把广播称为第二媒体,把电视称为第三媒体。九十年代出现的电脑互联网络是一种巨大潜力的新媒体,联合国1998年把它定位第四媒体。网络正在以其巨大无比的潜力威胁着有史以来的所有媒体的生存。这给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3.
张骏德  赵民 《新闻界》2000,(6):25-26
因特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它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吸引力。因此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传统媒介开始把注意力投向了因特网。广播电视与因特网同属电子媒介,在功能上有一定的替代性。面对因特网的挑战,传统的广播电视应作出何种对策,这个问题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和研究者所重视。   目前,关于因特网和广播电视的关系,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通过因特网传送广播电视节目(即“网播”, Webcasting)的可能性;二是“网播”会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产生什么影响。   一、因特网上广播电视——网播   随着…  相似文献   

4.
一、新的挑战 报纸正在受到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挑战,它就是因特网。 报纸,作为最早出现的大众传播媒体,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新的媒体的挑战。广播和电视的诞生都曾引起报界极大的震动,甚至有人预言,报纸将逐步被取代,以至消亡。可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报纸依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电视的受众虽然已经超过了报纸,但报纸仍然处在一个大发展的时代。可能正因为如此,报界人士对因特网的出现并未表现出过去那种  相似文献   

5.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家族中的成员,后来居上,发展迅速,影响巨大,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在新闻领域的主流地位已被电视的兴起而动摇,电影在娱乐方面的吸引力,已经受到电视的强烈冲击,广播虽然与电视在传播信息方面同有快速的优势,但由于其只能听不可见面逊色于电视。因特网的迅速崛起,虽然对电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要超过电视的影响,却还需要时日。电视是一个令人眼花乱的“魔盒”,电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电视获得了巨大成功,电视已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大众传播媒介,那么,是什么原因使…  相似文献   

6.
电视传播与播音主持艺术教育 电视是信息时代的主流媒介.是推进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在电视媒介传播信息的所有符号系统中,语言是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基本载体,可以说,信息传播和语言传播是电视媒体承担的双重使命。反过来看,“语言传播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而由‘古典传播方式’跨入了‘现代传播方式’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 ,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的新局面正在出现。南京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江苏省广播电视学会、常州有线电视台于1999年10月下旬联合在江苏常州举办了“21世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新格局”学术研讨会 ,就21世纪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国际背景、我国媒介竞争新格局、媒介产业化趋势、媒介新技术与未来发展等问题各抒己见 ,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分析。世界传播业发展背景下的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产业的异军突起 ,与…  相似文献   

8.
1999年10月下旬南京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江苏省广播电视学会、常州有线电视台联合在江苏常州举办了“ZI世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新格局”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大新闻媒体、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院系以及新闻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就ZI世纪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国际背景、我国媒介竞争新格局、媒介产业化趋势、媒介新技术与未来发展等问题各抒已见,进行了广泛和深人的探讨,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分析。世界传播业发展背景下的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竞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孙旭培,论证了在我国组建电子传播产…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互联网、手机电视、车载电视、楼宇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媒体不断涌现,形成了多形态的媒体竞争,新旧媒体的更迭交替使部分传统媒体有边缘化的倾向.而日趋壮大的新媒体也正从“边缘化”向“主流化”迈进。积极应对新媒体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冲击,切实提升在新媒体格局中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力,值得广播电视工作者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0.
第四媒体的传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媒体。实际上,第四媒体是不同于传统大众传媒的全新的传播媒介。它包含了人类信息传播的两种基本的方式,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因而它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框架。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有三个基本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即职业传播者,大众传播媒介和不确定的广大受众。而因特网是建立在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群体传播,继而由于传统大众传媒纷纷上网,成为网络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特网开始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某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电视的竞争态势在我国,广播电视的竞争是在四个层面上展开的。第一个层面,是在文化事业的大圈子内,广播电视这个电子传播媒介与其它大众传播媒介,诸如电影、杂志、书籍等等的竞争;第二个层面是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使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对于传播手段相对处于劣势的城市广播来说,一方面承受着来自报纸、电视、网络等优势媒体的冲击,一方面又承受着来自中央台、省台的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找准自己的发展战略,是关系到城市广播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一、城市广播要围绕地域经济和地域文化做文章。以“接近”的优势吸引听众  相似文献   

13.
电视,在诞生不足百年的历史中,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蹿上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第一把交椅,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电视文化.一个没有足够文化底蕴,特别是特色文化底蕴不足的电视媒体,是很难在其他媒体的挤压下站稳脚跟的,更不用说抵御外来电视文化的强烈冲击了.  相似文献   

14.
郑艺 《新闻爱好者》2011,(22):94-95
电视传播与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电视是信息时代的主流媒介,是推进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在电视媒介传播信息的所有符号系统中,语言是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基本载体,可以说,信息传播和语言传播是电视媒体承担的双重使命。反过来看,"语言传播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而由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家们把社会传播活动区分成三种基本类型,这就是大众传播、团体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广播电视属于大众传播媒介范畴。但是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的实践表明,主持人节目借助广播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媒介,把人类传播的多种形式都融合了进去,从而形成了一些新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传播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特网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兴起的第四媒体。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最大程度地发挥传播优势是应对竞争的必须,而最大限度地克服弱点也是必然要求。对于网络媒介来说,要特别注意避免“聋子式”对话,以及多通道传播带来的信息互相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传播史源远流长。从人际口头传播,到结绳记事,从烽火台的烟柱,到报纸的诞生,大众传媒的发展经历了绵绵数千年。20世纪,电台广播从投入运用到普及5000万人口,花了近40年的时间,电视的普及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当代电视经历了从无线到有线,从地面到卫星的发展历程之后,又踏上21世纪新的起跑线。国际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新兴媒体,而电视则是当前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互联网络以双向、交互以及信息资源丰富为特点。当今国内国外,很多人从原来的每天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获取信息,转向了浏览国际互联网获取信息。国际互联网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多、彻底打破地域限制、与网民双向交流等优势,对传统的广播电视信息传输体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有人甚至认为它的兴起将导致传统大众传媒的消亡。那么,因特网的兴起对大众传播领域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笔者认为主要有:一、因特网与新的传播环境仿佛只是一夜之间,因特网在全球骤然兴起,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截止1997年底,全球186个国家已经全部进入了互联网,目前网上用户达1.5亿。联合国新闻署在1998年5月的年会上,正式提出了第四媒体概念:继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之后出...  相似文献   

18.
科技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因特网作为全新形态的传播媒介,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就一般观点而言,因特网对电视媒体的冲击最大,因此探索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新闻发展,很有必要。第四媒体的强大冲击波有关人士预言,未来的发展中会有不少人离开电视机屏幕而坐到计算机屏幕前,由手握遥控器选台转而去控制鼠标。在我国上网用户中,绝大多数是21—35岁的年轻人。中国新闻媒体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因特网的巨大冲击,是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后,互联网所发消息之多、之快…  相似文献   

19.
引言所谓“媒介大战”是指近两年来国内大众传播媒介竞争蜂起的局势。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开性的信息流通渠道,即大众传播媒介的报纸、广播、电视,近年来日益火爆的竞争态势对传播业自身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和促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媒介最直接的媒介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逐渐转变,媒介人的市场意识渐渐凸显,大家都明白媒体要走入市场,节目要赢得收视必须具备竞争机制和条件。节目靠什么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一靠节目质量,二靠建立、维护名牌栏目的品牌效应。而时至今日,单纯的质量营销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广播电视的品牌营销已经提到了日程并为广大电子媒介工作者所理解和运用。这可以从被称为“本土最新锐的杂志”的《新周刊》连续多年打造“中国电视节目榜”窥豹一斑,更可从“创新创意制片人2004全国电视百佳栏目”评选和中广学会2004年首开的中国广播电视“十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