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稍懂数学的人都知道,“+”、“-”、“〉”、“〈”、“=”、“∵”、“∴”一类记号,乃是约定俗成的运算符号,分别表示“加”、“减”、“大于”、“小于”、“等于”、“因为”、“所以”的意思。此外,似乎别无他用。  相似文献   

2.
汉语序数“第一”有多种表达方法,如直接用基数“一”、“元”、“首”、“头”、“正”、“初”、“始”、“大”、“长”、“高”、“孟”、“伯”、“上”、“甲、子”、“冠”、“最”、“金”等,但表达的具体内容和用法却又各不相同,本文分别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3.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追求“绿色化”,如“绿色发展”、“绿色能源”、“绿色心态”、“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绿色GDP”、“绿色文化”、“绿色环保”等,教育行业也产生了“绿色教育”、“绿色学校”、“绿色课堂”、“绿色教学”、“绿色批评”、“绿色家访”等概念。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愚不可及”、“欲出又止”、“若无其事”等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个是”一词为唐宋诗词中较常见的口语词,“褫斥”和“究质”也是中古至近古时期较常用的词语。唐宋诗词中“个是”在不同语境中分别有“是否,究竟”、“岂是”、“真是,实在是”等含义;“褫斥”即“废黜(官职)”、“革除(功名)”义;“究质”义为“究问”、“追查”。《汉语大词典》对以上三词应予补录。《汉语大词典》关于“作问”、“漫腾腾”、“认、识”和“丈”释叉或不够确切,或遗漏义项,特予补正。“作问”当为“作难”,“漫腾腾”有“蒸腾、弥漫”义,“认、识“均有“寻觅”义,“丈”有“杖”义。  相似文献   

6.
当下,与“环境”并立的词汇非“生态”与“资源”莫属。但是要谈“环境问题”,必是与“可吸入颗粒物”、“固体废弃物”、“噪声”、“光污染”、“电磁辐射”为伍。  相似文献   

7.
从语义上说,“感到”侧重于表达“心情、体验”,“觉得”侧重表达经过思维分析的“道义评价、事态判断”,“感觉”则侧重表达“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的感受。从功能上说,“感到”后可以直接加“了”、“过”等助词,“觉得”、“感觉”后不可以直接加“了”、“过”。“感到”可作定语,可加名词性宾语。“感觉”可加补语、宾语成分,可作名词。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先秦汉语里“既而”、”已而”、“而况”、“而已”中“而”的语法性质,认为,“而”在“既而”、“已而”、“而况”、“而已”中没有虚化成词素,仍然保持者连词的语法性质。  相似文献   

9.
焦江方 《神州学人》2005,(12):13-15
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多,“海归”群体的增大,职场似乎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才评定规范平台,将“海归”群体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以前的几乎拥有“高职位、高薪酬”的整齐划一的“海归”群体而今却出现了多态化的发展趋势,“海归”的群体结构也显得日趋多样起来,人们对“海归”二字的认识和理解也由此趋于复杂起来,于是便善意地冠以“海归”和欲“海归”者一系列诙谐有趣的昵称:“海带 (海待)”、“海鲜”、“海星”、“海狮”,“海藻(海找)”、“海草”、“海参”、“海派”、“海鸥”、“海泡”、“海根”……  相似文献   

10.
《左传》中共见“无宁”用例4处,杜预皆注“无宁,宁也。”学者多从服虔、杜预、孔颖达、杨伯峻等之说,以“无”为语助词,无义,训“无宁”为“宁愿”“、宁可”等。文章以“无宁”为语气副词,“无宁、毋宁、不宁”、“不亦、无亦”“、无乃、毋乃”等互为变体,多表“难道不”“、岂不”等反问义;“无乃”、“毋乃”则语气减弱,可译为“恐怕”等。以句法层面上“有语气词(如‘乎’等)同现的反问句”“、没有语气词标记的反问句”与“陈述句”为纲展开论述,并以这三种不同的句式实现方式与“宁”“、亦”“、乃”等词缀的变化为两条线索构建起“无宁”诸词在语气表达上由反问趋向测度的连续统。  相似文献   

11.
华语文本中"他者"的因素相对于其他语言的文本来说,出现较晚成熟也较晚.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华语文本中的"他者"本身就带有一种较为强烈的"晚熟"现状.在很多文本中,这种带有特殊叙述策略的"他者"形象说到底,就是一种不成熟的符号与象征在现代文本中的时隐时现.如何解构这种悖论?需从叙述策略这个大问题出发,解构文本中"他者"的叙述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这里对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作了全新的阐释,认为其学术理路是清晰的,其中显在的是修辞学理路,隐在的是美学理路;而"崇高"之所以由此而成为真正的美学范畴,主要是因朗吉弩斯依循美学理路,把崇高的探讨纳入了人性经验的分析,从而为崇高找到了人性的根据和经验的来源;其崇高修辞学思想既承袭了贺拉斯的"合式"理性,又有所突破,表现就是对崇高修辞的特殊性的强调,其意有似于中国文论"文以气为主"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匡维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4):101-103
不同的"位"决定了高校在高等教育结构中不同的功能.真正的定位发生在多重博弈之后.安于其位,就是各个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国家要求以及自身的条件做到安于职守、各司其职.安于其位的前提是正确理解"位"的差异性问题,防止高校盲目追求"上位";安于其位的核心是组织认同;安于其位的保障是制度.  相似文献   

14.
布尔迪厄认为:知识分子是“统治阶级中被统治的一部分”,“文学场”在“权力场”中的这一位置决定了它具有其独特的运作逻辑。中国古代“发愤抒情”的文学传统肇端于屈原而形成于司马迁,其形成是“文学场”向“权力场”疏离的必然,这种疏离昭示了文学场“输者为赢”的运作逻辑。“楚辞”也被作为“发愤抒情”的范型而为后世接受。  相似文献   

15.
个性教育是在与划一教育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教育理念,其本质特征正是体现在它与划一教育的根本对立之处。个性教育就是以对个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尊重为最高原则的教育,而对“个性教育”中的“个性”一词,与其理解为“个人的独特性”,还不如理解为“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媒介体制改革的探索,是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一“二元”政策的保护下,以“行政整合”的方式开始的。“二元”政策的施行和“行政整合”管理体制的建立,是中国媒介渐进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和阶段,是缺乏市场经历的中国媒介,由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管理体制逐步过渡的必由之路。“行政整合”是一种过渡性的管理体制,其意义就在于它的过渡性。“行政整合”这种折衷式制度的历史使命,是要让它自己所催生的“市场”最终成为自己的掘墓人,使媒介通过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和产权为纽带,以控股为手段,以联合兼并为基础的“市场整合”,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目前学术界讨论的“普遍伦理”归纳为“归纳意义上的”普遍伦理和“理论建构意义上的”普遍伦理,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它们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实际上,只有符合时代需求的“全球意识伦理”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从"人性张扬"到"世俗关怀",显示出新时期以来文学思潮历时性的嬗变轨迹。对其特征描述与深层根源探讨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我们客观把握近三十年来文学思潮发展的总体面貌,深刻认识特定历史语境下的社会生活对文学思潮样貌及走向的巨大影响、"人性化"思潮对恢复五四传统与文学回归"人学"的意义,以及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世俗化潮流所具有的促进艺术民主化、大众化与反文化、粗俗化的矛盾二重性。  相似文献   

19.
"钓鳌"这一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在探求"钓鳌"本事的起源的基础上,进而阐释"钓鳌"作为一种意象和情结其本身的审美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它已经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借以安慰自己,从而尝试窥探出古人隐于"钓鳌"情结中一种传统的文人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用神尾昭雄的"信息归属理论"分析"たい句"式在使用上存在的限制因素.可得出在"报告体"中,"たい句"用于第一人称时须用直接形式,非第一人称时须用间接形式;在"叙述体"中,如愿望信息属于视点所在者的归属范围,则用直接形式,反之就须用间接形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