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电视情感节目的界定有两种理解。一种从广义上讲,它囊括了所有以情感为观照对象的电视节目,比如情感谈话类节目、情感记录类节目、情感活动类节目、情感栏目剧、情感电视剧……一种从狭义上讲,专指以情感为主要诉求,以栏目化为基本生存方式的电视节目,其中以情感谈话类和情感活动类最为常见。广义的情感节目从电视诞生就有,  相似文献   

2.
新闻、娱乐、生活服务类节目,在广播中一直是收听率的“三架马车”,而情感谈话类节目作为近几年冲出的一匹黑马,已成为不折不扣的“第四架马车”,且驱动力呈上升之势。但在情感谈话类节目火爆的背后。故事情节过于离奇、节目中的话语和观点与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审美背离、节目形式雷同、节目内容千人一面等问题,也值得我们冷静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樊怡君 《今传媒》2020,(2):111-112
本文采用调查法探讨了《爱情保卫战》节目的特点,探讨该节目对众多正在转型中的情感类节目的借鉴意义,查找了情感类节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改进方法:情感类节目应坚持尊重隐私和弘扬真实相结合的原则,打造突破同质化重围,注重多元化、多维度与创新性,把握媒介融合大势与新媒体传播对接,从而着力解决情感类节目的低俗化、悲情叙事、窥私严重等问题。情感类节目是各类节目研究中相对冷门的领域,本文的切入点较为新颖,同时通过分析趋势、特点等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活情感类节目的批判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类节目的核心在于聚焦普通人的情感故事,弘扬人世间的真善美。它既满足了大众的情感需求,又弘扬了和谐社会的主旋律。然而,当前少数情感类节目在社会角色定位上出现偏差,"三俗"泛滥引起公众反感。"反三俗"成为社会强音。生活情感类节目应高扬起"反三俗"的旗帜,彰显节目所承载的积极意义,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高越男 《新闻前哨》2013,(12):37-38
在遍地开花的谈话类节目中,除了节目的主题和形式,主持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主持人情感表达与流露得当与否,对嘉宾和观众心理把握准确与否,直接关乎节目质量。因此,主持人如何通过心的交流与情的链接将自身情绪融入节目氛围,并以此调动嘉宾和观众的真实情感,促使节目获取良好收视率,值得探讨。一、主持人情感表达在谈话类节目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情感类节目在电视荧屏中出现较多,随着现今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叙事风格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其由社会纪实类节目逐渐转化为戏剧故事类节目。并且,很多节目为了收视率,将节目的真实性转化为表演性。情感类电视节目为人们提供了情感表达的平台,在收视市场上较受欢迎。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各大媒体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在节目改革中不断加大了力度,进行了形式、内容、技巧方方面面的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广播情感类直播板块节目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任何一档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重要载体,从某种程度来看也是节目的名片。因此,广播情感类节目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则更高,主持人本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节目的品牌,尤其主持人语言表现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与受众之间能否顺畅的沟通,决定能否拉近受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并树立起节目的品牌。因此,作为一名播音员或者是主持人,如何在情感类节目中得到受众的青睐,其语言表现力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8.
涂妍  王璇 《新闻世界》2011,(1):28-29
电视情感类节目在中国的发展目前为止经历了两个高峰期。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节目的兴起,是电视情感类节目发展的第二次高峰。本文通过对《非诚勿扰》节目的受众和传播者进行分析,解析其成功之道,同时也分析了其缺陷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刘星池 《视听》2023,(5):108-1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单纯的物质享受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人们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抚慰。在此背景下,我国综艺节目不断完善,以各种新形式满足受众需求。情感观察类节目以多元化的叙事手法、真实的节目视角、丰富的主题满足了受众的情感诉求,在众多类型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其创新形式和强互动的观察方式使观众获得了崭新的视听体验。但同时,情感类观察节目存在把关不够严谨、关注点偏移等问题。未来,情感观察类节目需要做出调整和改变,只有不断创新,合理地记录真实,把握节目的内涵,才能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电视栏目剧和访谈节目为主要形式的电视情感类节目大受欢迎。这类节目,以平民化的视角、生活化的形式,来展现普通人的情感,可以同时满足不同观众倾诉和窥探的欲望,为当今快速多变的商业社会中人们的情感交流和情感需求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是,这类节目由于涉及私密性很强的个人情感,较深地直接介入了私人空间,媒体在个人隐私的保护、节目真实性、节目格调等方面,容易出现偏差。本文试图对此问题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神州夜航》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一档情感类节目,在我国广播情感类节目市场中运作较为成熟。其运作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善于从听众心理需求与节目定位寻找选题;二是通过广播声音结构、节目结构等方面的合理组合有效提升了节目品质;三是借助主持人的亲和力成就了节目与听众之间的高度沟通与融合。本文认为,通过分析其运作模式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广播情感类节目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多档情感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热播,这类以多维视角"观察"生活的综艺模式成为中国综艺节目的新流行。此类节目以"情感"为载体,聚焦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和情感关系,不仅满足了观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也增加了综艺节目叙事模式的多样性。在这类节目当中,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表达更是影响着节目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本文将从语言表达视域出发,探讨情感观察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为该类综艺节目的发展路径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3.
《8090》是湖南卫视对情感类节目创新的积极尝试。它将视线对准80、90后.讲述情感经历、分析情感困惑、解决情感问题。凭借鲜明的主题、辛辣的话题、新颖的形式,2010年1—2月以平均收视率1.15.收视份额2.8的成绩,多次在同时段名列前茅,①开辟了情感类节目竞争的“蓝海”,以全新的节目理念和真挚的情感,引起众多年轻人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
牛利 《新闻世界》2013,(2):12-13
电视谈话类节目发展过程中,主持人情感因素对节目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去说。”主持人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情感,增加语言的穿透力、幽默感、影响力,比一味地“煽情、拍砖、流泪”更富有内在引力,节目才能更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以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新闻女生组》节目为例,分析情感援助类节目中介入式报道的成功之处和负面效应等,以期使这一报道方式在情感类援助节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视情感类节目的类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电视节目的类型分析中,很少有把情感类节目单独做为一个节目类型来进行分析的.但事实上,情感类节目的兴起是近年来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个电视现象.本文意在对电视情感节目的类型和形式做一个基本的界定,并分析其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7.
郭小平 《新闻传播》2004,(10):50-51
这几年各电台办起的情感倾诉栏目犹如雨后春笋,谈友情、谈爱情、说生活,大多是主持人坐在演播间解答听众的情感困惑,但是时间一长,往往出现节目形式雷同、选题狭窄甚至导向问题。那么,广播晚间情感倾诉类节目该如何发展呢?这正是下文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刘英 《新闻传播》2010,(1):83-83
近几年,广播情感类节目大受欢迎,而且节目播出时间不断前移,由以往午夜谈话节目的悄悄诉说,转为下班高峰期人们的共同收听和评论,表现出受众对于内心情感的强烈释放的群体欲望。  相似文献   

19.
《叶文有话要说》是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非常受欢迎的一档情感谈话类节目,节目话题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女性情感、婚姻生活。本文通过讲述节目中发生的几个小故事,带您走进、了解《叶文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情感类谈话节目大行其道,在广播节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分量,许多品牌的情感类谈话节目和品牌主持人不断涌现,各兄弟台争先效仿,使得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暴露出一些弊端。本文在分析当前广播谈话类节目现状后,指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该类节目如何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